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岳祖浩 《魅力中国》2014,(8):153-154
女大学生婚恋观是对女大学生婚姻、恋爱观念的统称。当前,女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出:恋爱动机多样化,性观念保守与开放并存,婚恋注重物质条件,婚恋自决性强等新的时代特征。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就业困难、西方文化的冲击、婚恋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生理心理阶段特点等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建立就业导师制度,增强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将婚恋观教育纳入教学体系,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2.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背景下产生了恋爱动机自由化、婚恋观念物质化等新特点.校园文化作为隐性因素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婚恋专题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3.
李思为 《改革与开放》2012,(12):133+13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44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婚恋观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社会、家庭、学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4.
王琪 《老区建设》2011,(12):39-42
当代女大学生恋爱在高校中是普遍现象。她们在婚恋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如恋爱与学业的矛盾、婚前性行为、失恋、闪婚、闪离等。培养科学的婚恋观对女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从自我人格的完善、家庭与人个关系的重组,学校教育方式的转变等方面着手,培养女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在校大学生恋爱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为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使高校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指导工作有的放矢,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比较深入地了解和探讨了在校大学生婚恋的思想道德状况。  相似文献   

6.
网络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有着不良的影响,致使网络时代的女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出表达方式直接化,择偶标准多样化,婚恋目的功利化,性行为轻率化等特点。我们要采取占领网络阵地,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等措施来提高女大学生对婚恋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人们在婚恋观的价值衡量与判断等方面在此种变换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形成了许多关于婚恋行为方面上很多问题。当代“90后”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定群体,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新血液”他们的婚恋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深层了解分析他们的婚恋观问题不仅仅能反映出当下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取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出我国未来社会的婚姻家庭状况。由此,探讨当代“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问题不仅有着重要理论意义,还具有一定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啸 《中国城市经济》2010,(9X):241-242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念,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华中农业大学100名学生进行婚恋观调查,随后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男女生初恋年龄无区别;生长环境对初恋年龄,婚恋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具有与时俱进、独立自主、理性和感性并行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出现与性别因素、生长环境因素、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碰撞等方面的影响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对于失恋态度比较积极,但事实说明仍需引导。结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基本正确,但仍应大力加强高校学生工作,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一种纯洁而高尚的心灵交融.古典婚恋诗里完整真实的爱情体验特征,不单单展现了爱情心理的全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它蕴含着爱情的审美感、 道德感和理智感,大学生感同身受的同时,更加受到爱情的教育.古典婚恋诗表现的爱情体验,有追求爱情之时的大胆真挚,相恋之时的幸福愉悦,相思之时的缠绵悱恻,分离之后的悲怨哀婉,失恋之际的痛苦坚强,这些体验不仅能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为重要的是还能使他们接受一次爱情真挚情感的洗礼.  相似文献   

10.
全秀 《黑河学刊》2011,(9):123-124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婚恋已经呈现出普遍化、网络化、多样化的趋势。但是他们的婚恋缺乏科学观的指导,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和扭曲,从而对身心健康和学业带来负面影响,影响他们未来的情感生活、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稳定。本文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肖培铜  拓宏伟 《魅力中国》2013,(26):380-380,333
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婚恋现存在婚恋双方不将结婚作为恋爱的最终目的、恋爱双方以“自我为中。”的主导意识以及婚恋意识趋向庸俗化、功利化等问题,并深刻分析当代大学生婚恋观产生问题主要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主要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存科 《新西部(上)》2010,(6):172-172,176
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婚恋观教育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作用,全面优化学校的地缘生态和校园文化生态,切实构建针对性教育体系,主动帮助大学生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内心环境,积极融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婚恋观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源自于恋爱中的男女对婚姻及性的看法,在不同身份及时代背景下的恋爱男女身上会有不同的体现,婚恋观是不同的.高校对女大学生要加强婚恋观教育,开展性心理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4.
正确的婚恋观是当代大学生人性完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使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和社会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婚恋观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李春侠 《新西部(上)》2009,(8):140-140,103
本文立足文本,通过<氓>的解读,分析其经典意义,探讨妇女问题.内容分为两大块:前一部分着眼于文学意义的剖析,从语文的角度感悟人物形象的心路历程;后一部分着眼于哲学意义的剖析,从诗教的角度讨论现实生活中妇女的婚恋问题.文章主张妇女克服爱情至上的不良婚恋观,强调妇女权益的捍卫,呼吁广大妇女作自信、自爱、自强的新时代女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幸福婚恋的原则、大学生的婚恋困境和高校婚恋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试图解困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迷途.  相似文献   

17.
孙文华 《魅力中国》2011,(17):375-375
“8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当中的新型群体,承担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新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80后”大学生的婚恋新现象及婚恋观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80后”这一群体及我国的社会现状。因此,关注他们的婚恋问题也就是关注我们青年的发展及祖国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活的丰富,接触群体的增加以及心理、生理的不完全成熟,对婚恋问题的处理能力不够健全,大学生恋爱出现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辽宁科技大学四个年级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了解了当前我校大学生婚恋问题的现状,并对产生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理智对待婚恋问题,并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婚恋观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为了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客观上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实现思想政治与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有机结合。本文在分析新形式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实践挑战的基础上,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婚恋观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力,他们普遍都处于婚恋的关键时期,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和行为却存在着种种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严重影响了家庭与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幸福感。文章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