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贵州省迎来了相对集中的几波房地产政策调整,首次出台了限售政策,公积金二套房首付比例也相应提高,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效应持续发力,市场供给明显回暖,需求持续增加,房地产投资实现小幅增长,商品住宅销售较快,价格大幅上涨,房地产市场稳中有升。且贵州省城镇居民住房需求会持续增加,住房租赁大有可为,但房企信用风险也会随之上升。本文针对贵州房地产业市场状况、主要政策以及未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2015年,黑龙江省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比2014年有所好转,但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大幅下降、投资大幅下降,市场购销两低迷.2016年,预计商品房价格将保持微幅增长、政策继续利好和安居保障工程加快发展等.但房地产业存在商品房库存高、开发商资金短缺、居民购房职业意愿不强等问题.黑龙江房地产应探索采取多种措施去库存,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发展、全力开启金融创新,支持企业正常运营等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城市房地产现状 近几年我国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2005年5月9日出台"国八条";2006年5月17日出台"国六条";2007年1月起正式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30%-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税.然而,房价在政府的调控下仍然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4.
2015年起,为实现房地产"去库存"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刺激政策,但是房地产市场却出现以四大城市为代表的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而其他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缓慢的现象。文章运用人口迁移动力模型——推拉模型分析了人口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发现人口集聚会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收入水平、促进资金聚集、促进城市对人口吸引力的提升3个方面刺激城市房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r洋日前表示,保持房地产价格的稳定,是中央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为此,在过去十年间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然而,这些政策收效并不明显,房地产价格非但没有被抑制住,而且上涨明显,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房价更是上涨数倍.国家统计局对70个大中城市的监控数据显示总体房价上涨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的建成区不断向更远的郊区扩散,郊区新建住宅的较低房价压低了城市的总体房价.姚洋认为,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多,不断出台的调控政策进一步强化了民众对房价上涨的预期,"新国五条"的所得税条款更是直接助长房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6.
限购令的背景及影响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去年起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但是部分城市的房价并未出现实质改变,甚至有上涨趋势.本文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房价不断上涨的原因及当前"限购令"的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房地产价格为何居高不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安战 《辽宁经济》2005,(11):73-73
1998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业逐渐向市场化迈进,房地产价格也随着市场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到2004年4季度其增长率达到10.08%,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率仅为3.9%。为了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不断地出台政策来调控房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肇始于2009年底的本轮抑制性房地产政策调控,可以说是史上最为严厉的紧缩性措施。纵观十几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和发展历程,兼与政策及调控相伴而行,而本轮以限购为着力点的政策调控主要针对于房价的过快上涨,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厘清房地产业的现实生存状况,探究内在发生机理,跟踪房地产业新变化和趋势,将有助于正确判断房地产业的转型轨迹,重构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房地产市场转向的形势判断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转向,这是对目前房地产整体市场做出的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报告》2006,(279):1-17
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区别对待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房地产业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总体来看,调控初见成效。但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太快,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难以满足等问题。亟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和完善住宅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0.
王婷婷 《发展》2012,(6):88-89
房地产业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2010年以来,针对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从坚决遏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等方面采取了大量的调控措施,系列调控、限购政策的出台对兰州市房地产业造成了很大冲击,其发展变化也对兰州市地方财政收支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回顾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低迷态势,创5年新低,而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市场,在2013年高成交量的表现后整体销售速度放缓、库存量大幅增加,市场观望情绪严重。结合中国的经济状况及发展需要,国家首次提出对房地产市场实现分类调控的概念:即对一线城市继续增加供应,抑制、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限购政策不退出;而对于库存量比较大的城市,要控制供地结构、供应结构,此举旨在使房地产市场从行政化逐渐转为市场化的运作方式。2014年出台的针对全国的房地产政策主要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生巨变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一线大城市为首,全国房地产市场都出现了"量价齐跌"现象,特别是市场销售低迷尤为严重。2009年黑龙江省的房地产业也在这种大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发展、变化。因此,科学分析、正确判断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及时出台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综合配套调控政策,减免房地产业不合理的税费,完善房地产业投、融资交易环境,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保持黑龙江省房地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以束,中央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区别对待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房地产业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总体来看,调控初见成效。但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太快,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难以满足等问题,亟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和完善住宅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开发商建房告别暴利时代、投资投机分批撤离住房市场和消费购房以改善居住为主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全国仍有部分省市房价继续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房地产业异军突起,房地产业投资从9.64亿元增长到24.44亿元,累计增长2.54倍,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7.16平方米增加到20.46平方米。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房价也在不断上涨。为了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特别是2005年被喻为中国楼市的政策调控年。继2005年3月17日央行取消了实行多年的房贷优惠利率后,  相似文献   

16.
政策频频出手 房价涨势依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各地房价均保持持续上涨,2007年,各主要城市房价相对于2000年翻了三倍。为了给高烧的房市降温,避免产生房地产泡沫,从2005年开始,政府接连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决心不可谓不大。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贷款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业的持续升温,央行已出台并发布多项政策进行调控,但部分城市的房价依然飞速上涨。本文从分析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入手,对巨额银行贷款进入房地产业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检验了银行贷款与房价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业的大量信贷资金投入.是推动房屋销售价格持续走高的重要原因。同时,指出目前商业银行需要注意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上海经济》2013,(7):11-1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日前表示,保持房地产价格的稳定,是中央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为此,在过去十年间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然而,这些政策收效并不明最,房地产价格非但没有被抑制住,而且上涨明显,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房价更是上涨数倍。国家统计局对70个大中城市的监控数据显示总体房价上涨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的建成区不断向更远的郊区扩散,郊区新建住宅的较低房价压低了城市的总体房价。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下半年起,全国各大城市商品房价格一路上扬,远远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国务院从2008年年底陆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特别是2010年出台了“国十条”,从“调结构、抑投机、控风险、明确责任”4个方面,正式确定楼市政策基调,表示政府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决心和态度。为贯彻国务院调控房价精神,建设部、银监会等部门迅速出台政策,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响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精神,2010年9月国家有关部委又出台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市场为啥"高烧不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寒冰 《上海经济》2006,(10):39-40
2005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形下,房价似乎逐渐从疯狂回归理性,房价上涨的势头有所减慢。有的城市甚至传来房价大幅下跌、房地产中介关门大吉、开发商呼吁救市的消息。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萧条的景象,中央甚至将2006年定位住房消费年,以期加大内需、遏制楼市颓势。然而时至今天,忽又传来消息,深圳楼市狂飙不止、北京房价脱缰、南京楼市加速回暖、重庆房价不正常上涨等等,房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飙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