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将对今年全球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产生较大冲击,对我国央行提供流动性的精确度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挑战。本文对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采取的流动性救助手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梳理分析了近期我国及三大央行应对疫情采取的流动性救助措施,对我国央行完善流动性救助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同业业务通常主要承担商业银行司库职能,其主要目的是用于银行资金的流动陆管理。近年来,商业银行在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表内贷款规模受到限制的压力下,开始挖掘同业业务的发展空间,大量配置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央行称之为“同业渠道”业务。这种盈利模式给银行带来了较好的收益,但同时电加重了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一个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行的流动性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者提现、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者的正当贷款需求的能力,它对商业银行尤其重要,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流动性问题解决不好,就有可能转化为流动性风险,酿成支付危机,引发大规模的挤提风潮甚至大批银行的倒闭,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因此,流动性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也是银行流动性、赢利性、安全性的“三性原则”中的首项。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流动性标准”和“流动性及系统性风险标准”是中央银行向问题银行提供最后贷款的主要标准.立法与实践中,两种标准存在内涵界定不清、可操作性不强等弊端,严重影响最后贷款的有效性.相比之下,作为一种新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标准,“系统性风险标准”能够有效弥补上述缺陷,并与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律宗旨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是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本意是指与工商企业发生短期存放款业务关系的银行,即在工商领域从事短期融资业务的银行。它包括如下涵义:第一,其负债业务以吸收工商企业和居民的短期存款为主,它是唯一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银行,所以许多国家又将它称之为“存款银行”;第二,其资产业务主要是发放“商业”贷款即短期的工商业贷款,主要从事期限短、流动性强、安全性强的票据贴现和以流动性资产为担保的周转性贷款;第三。  相似文献   

6.
银行愿意用流动性资产形式保持自己投资基于如下心理因素:在一定的资产总量下,银行的流动性偏好越强,对中长期资产要求的流动性溢价水平就越高,贷款利率定价就越高。当前,商业银行持有大量流动性资产和中长期贷款的低流动性溢价并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选择行为,受来自于央行的政策压力的影响大于来自于市场的经济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1,(35):88-88
本周港股周一受到欧洲债务问题影响低开,周四全球主要央行宣布将联合向欧洲银行提供美元的贷款,提供美元流动性支持,周五港股在外围股市带动上涨。  相似文献   

8.
从最后贷款人角度再析央行与银监会的监管合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使中央银行有必要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危机中提供流动性支持。从中央银行制度的历史变迁来看,银行监管是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为维护自身资产的安全而延伸出来的一项重要职能。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之间,存在着“内部角色冲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银监会分设的重要初衷,但分设后却又无法回避“内部角色冲突外部化”的难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内部角色冲突外部化的角度出发,指出完善央行与银监会的监管合作机制是我国现阶段改进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林康 《现代金融》2006,(11):46-46
近年来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几大商业银行上市以后,筹集了大量资金,必然要寻找出路,因此,贷款量持续上涨,直接导致流动『生过多。银行流动性过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解决:一、充分利用央行票据的良好流动性,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比如扩大同业融资规模、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合理安排债券投资期限结构、发行一些期限较短的债券、加大中短期央行票据的投资力度等。二、加快融资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央银行再贷款政策及转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中央银行体制形成以来的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也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政策工具。基于对央行再贷款政策三次转型历程的分析,针对当前再贷款存在的问题,我国再贷款政策需要进行第四次转型。转型目标是再贷款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调控手段,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作为转型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利率双轨、银行市场竞争以及金融管理约束等是制约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重要现实因素。本文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将利率传导制约因素纳入银行行为方程及银行间货币市场流动性传导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以及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在改善政策利率传导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济下行时,在利率传导机制存在阻滞的情形下,央行需要合理搭配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才能相对有效引导贷款利率下降;同时,流动性分层也是影响利率传导的重要因素,央行需要结合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操作,提高流动性调节的精准性,才能有效改善货币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借新还旧”,即以新贷款偿还旧贷款,一般是指借款人向银行用新贷到的款项偿还已经到期的贷款。“借新还旧”的合同订立往往是借款人的流动资金不足,如果无法按期还贷,将面临每月万分之四的罚息,这就会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这时借款人向银行提出借款申请;对银行而言,通过“借新还旧”,  相似文献   

13.
10月8日六国央行对金融市场实行了联合救市措施,同时降息50个基点,以求缓解金融市场流动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银行和信贷者松了绑。问题是:美国和欧洲丧失偿还能力的银行需要多少救助资金?汇丰银行分析师在IMF对贷款损失和银行资本负债表分析的基础上估计,银行需要注入6750亿美元资本。  相似文献   

14.
量化宽松是指央行通过大量印钞或者买入政府、企业债券等手段,向银行体系注入超额资金,让基准利率维持在零。现在,零利率在短期内已经注定失效,美联储已经诉之于更为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但预期效果不佳。一方面,欧美银行体系的功能在危机中遭到严重破坏,现在急需补足资本金,因此,再多的流动性也难以使银行加大放贷规模。另一方面,量化宽松极有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现在央行向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以来,银行间市场隔夜拆借利率波动明显增强。尤其在月末与次月初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反映了银行流动性趋紧、货币调控“边际效应”增强的影响,也与存款“冲时点”有一定关联,从而使央行流动性调节与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走势的预测分析,研究改进商业银行流动性考核方式,使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行今年前三季度各项贷款增加315.4亿元,但全年信贷计划仍然“实施空间较大”。而这是全国银行的一种普遍现象。如今的央行“要为第四季度信贷计划的放与收发愁”了。年初,央行将今年的人民币新增贷款目标定为2.6万亿元,而前三个季度下来,仅新增1.79万亿元,尚有8100亿元的信贷计划“闲置”。而若剔除票据融资性质的贷款,闲置的贷款计划将更大。  相似文献   

17.
央行发布的《关于居民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对住房消费升温起到了加热助推作用,但住房消费贷款资产负债在期限上的“不匹配性”和银行抵押贷款流动性风险等问题如鲠在喉.严重制约着住房金融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将目光投向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本刊记者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前景采访了金融界专家全国政协委员赵海宽先生和中国金融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研究员秦池江先生。  相似文献   

18.
张泽毅 《金融纵横》2002,(10):23-25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流动性不足的贷款和其他债务工具包装成流动性强的证券,并辅以信用增强措施促进证券的出售。通过资产证券化,提高了银行资金的周转速度,加强了信贷资产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抵押贷款模型,基于中国央行实施流动性便利操作的实践经验,从央行目标函数、预期违约选择价值评估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验模拟商业银行贷款的相关行为,并分析在不同折损率和利率策略下银行违约情况等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合理折损率标准的设计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动机、扭曲资产配置和价格、增加央行风险敞口,从而影响社会总福利.因此,央行在操作流动性便利货币政策工具时,必须同时考虑折损率和利率的影响,才能达到其控制风险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贷款流动化是转移银行风险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处置贷款资产的方式有两种:其一,将其保留在资产结构中,直至最终清偿;其二,将其转让出去,提前收回本息,从而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如能将劣质贷款转让出去,既有利于增强流动性、转移了风险,又增强了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两种方式中,采用前者较为普遍。当前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占比高、风险贷款增加的严峻形势下,必须采用更有效措施,增强银行贷款资产的流动性,以化解和转移风险。利用贷款证券化增强贷款的流动性,转移银行风险,其操作是:银行将部分缺乏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