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信用卡》2009,(6):74-74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方面负责人在回答记者关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农村金融”相关问题的提问时,透露了央行下一步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方面的工作思路。目前,人民银行正牵头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实施和落实。  相似文献   

2.
推动金融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以三明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对于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推动金融机构发挥农业经济生产要素中资金供给主体的作用,更好地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做好“三农”工作的突破口。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工作的成效,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将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合作共赢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月兰 《新疆金融》2008,(12):45-47
“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资金供给不足、缺少与金融服务相配套的担保及保险机制、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等。当前,如何结合昌吉州的实际情况,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家》2009,(12):F0002-F0002,1
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一行赶赴新疆,深入调研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进展情况。他在调研过程中强调:“银行业支持和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要实现‘六个突破’,即要在大力支持小企业发展、大力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大力支持消费、加大信贷支持教育力度、促进提升资源产品附加值,促进提升边境贸易等六个方面有所突破。”在考察农信社业务情况时,他鼓励员工要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积极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福建省为例,阐述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优势及特点,分析农村金融服务的制约因素,从出台农村金融普惠政策、采取农村金融差别化监管政策、建立农村金融补偿机制、对惠及民生的“三农”产品服务采取特惠政策、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构建激励金融机构服务“三农”长效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09,(3):72-72
央行有关方面负责人阐述下一步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思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方面负责人在回答记者关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农村金融”相关问题的提问时,透露了央行下一步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方面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党的十七大也做出了“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重大决定。中央的政策导向和总体部署,推进了农村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金融监管当局及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清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今年年初,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目标。该目标的提出,为金融机构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有效发挥金融对“三农”经济的支持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植根于农村、服务于农业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当初以在农村金融市场“逐步淡出”为主体发展思路而目前处于“进退两难”尴尬境地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则应抓住时机,转变观念,突出重点,有效投入,与其他金融机构并驾齐驱,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基层央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武 《海南金融》2006,(8):76-7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面对农村金融服务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客观现实,基层央行应进一步提高履行央行职责的能力,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窗口指导”,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列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式纳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将向9亿多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村镇银行是中国的银行体系中的新生儿,它的诞生为原本单一、缺乏活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说:  相似文献   

11.
据对大兴安岭地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问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和农业基础薄弱等因素,使大兴安岭地区金融机构对“三农”支持力度、广度远远不够。农村资金外流、农业信贷投放不足、农民增收缓慢、农村金融服务落后等问题在农村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12.
魏薇 《中国金融家》2008,(11):18-19
回首过去30年,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摸索中前行,从2003年开始,我国迎来了改革的新阶段:困扰农信社多年的产权小清晰问题已基本解决;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锤音初定;农业发展银行的“三农”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健康稳健向前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巾还加入了新生力量,组建后的邮政储蓄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增加了“三农”金融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3.
印度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借鉴国际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经验,加快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问题,切实提高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水平,近期,银监会派团对印度农村金融服务及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北京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一个金融机构是否具有竞争力直接体现在它的服务意识是否强烈、服务品种是否丰富、服务手段是否多样以及服务方式是否便利上。  相似文献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网络建设滞后。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后,只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三家金融机构,真正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由于存在对农村资,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应对农村金融多元竞争格局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央关于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方针政策要求,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鼓励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创立发展的政策措施,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多元竞争的格局有望逐渐形成。我们看到,农行服务“三农”的总体方案已付诸实施,开始在8家省分行试点;政策性银行方面,国家开发银行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服务”历来是常说常新的话题,又是事关“三农”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棋局。提高服务“三农”能力,支持农村发展,需要金融业真抓实干地一步步践行与落实。可喜的是,过去的一年,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增长,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都在一点点改变着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村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金融书屋     
《金融博览》2010,(9):80-80
《国际大型涉农金融机构成功之路》 本书深入分析和研究了12家国际大型涉农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经济的实际.提出加快发展适合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涉农金融机构.对于我国涉农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难题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支持“三农”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首要任务。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农村金融市场退出,涉农政策性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没有及时跟进,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的局面,农村金融服务与“三农”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为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的职能定位和业务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参与这种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如何在这一体系建设过程中避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业务趋同化,如何营造适应农发行业务特点的内、外部环境,从而使农发行能够更好地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笔者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