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拆上市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上市公司对收缩性资产重组方式的分拆上市需求的日渐强烈,分拆上市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数据环境,国外有关分拆上市的研究在二十多年来得以快速发展。本文从分拆上市的内涵、分拆上市与其他几种收缩重组方式的区别以及分拆上市研究的主要视角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分拆上市越来越成为我国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经济动机和分拆上市的市场表现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发展路径,并以东北高速的案例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两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投资者预期与公司专业化经营两个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短期股价效应,并以2018年12月—2021年12月中国发布分拆预案或筹备公告的9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事件研究法对股价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对超额收益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分拆上市公告会在事件日附近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异常收益率,但该效应持续时间较短;母公司信息披露越多且分拆上市确定性越强,异常收益率会有越好的表现;当母公司与子公司分属不同的行业进行分拆时,会有更高的异常收益率;当子公司盈利能力越强时,会有更高的异常收益率。上市公司应充分权衡分拆上市的利弊,以分拆上市的动因与绩效为导向,科学有效地分拆;监管层应加大审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分拆上市相关法规,科学指引上市公司分拆。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对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理论研究和台湾实践经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为国内可转债分拆的交易框架和定价设计提供借鉴。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对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其次,阐述可转债分拆的交易结构与理论定价;再次,介绍台湾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现实定价与法律框架;最后,结合国内的发展现状,提出国内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相关制度设计框架,并给出了进一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16,(8)
本文系统分析了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时机选择与市场反应的关系。首先,介绍分拆上市的三个经典理论:信息不对称假说、资产剥离价值假说和期权理论。随后,基于电能实力分拆港灯上市进行案例分析,同时,辅以另两个采用类似时机选择策略的往年案例加以补充说明分拆效果。最后,得出结论 :在市场高位时进行分拆会带来较为正面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防范和遏制个人结售汇分拆行为的发生,外汇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政策,对个人分拆结售汇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在实际管理中也借助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加大了对分拆行为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王佳 《西南金融》2020,(4):55-64
分拆上市作为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市场化并购重组的重要手段,在境外市场被广泛运用,但A股市场的分拆案例相对较少。2019年12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在境内上市奠定了政策基础。由于我国分拆上市制度还刚刚起步,仍需在加强监管、完善配套制度、确立有关业务规则等方面开展持续研究。为厘清成熟市场分拆上市的实践,本文重点研究美国和中国香港市场,对其分拆上市的相关规则、有益经验以及最新案例进行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后续细则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里,分拆上市成为股市关注的热门话题。证监会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而同方股份等公司也积极响应,拟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主板公司为什么要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在目前创业板估值明显偏高的情况下,不排除分拆上市是以最大化圈钱为目的。因此,在现阶段,监管部门对分拆上市应保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证监会监管的变化角度,分析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阶段演变及A股上市公司选择分拆上市的动因、影响和风险,探讨分拆上市对上市公司的利弊,并得出相关结论与建议。结果表明:分拆上市共分为探索阶段、市场发展阶段、市场成熟阶段;分拆上市动因较多,总体是为了促进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共同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开辟新路;分拆上市对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有影响,集中表现在市值、融资能力、股权结构优化等方面;分拆上市会给母公司与子公司带来不同的风险,可以通过拟订方案、健全制度等方式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0.
赵亚辉  周博 《新会计》2024,(2):21-24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分析威高股份分拆上市的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威高骨科分拆上市的动因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价值重估、满足融资需求、实现业务聚焦、强化管理层激励和提高企业知名度;经济后果方面,威高骨科分拆上市后提升了企业价值,拓宽了融资渠道,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巩固了发展基础,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威高骨科分拆上市成功案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总结了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的特征并分析了监管过程中的难点与对策,希望对解决个人分拆结售汇监管难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分拆上市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已成为许多企业高速扩张的重要手段。在中国,随着青岛天桥和同仁堂分别分拆青岛环宇和同仁堂科技在中国香港创业板上市,分拆上市也逐步成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新的投资热点。文章就分拆上市的相关财务效应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分拆上市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已成为许多企业高速扩张的重要手段。在中国,随着青岛天桥和同仁堂分别分拆青岛环宇和同仁堂科技在中国香港创业板上市,分拆上市也逐步成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新的投资热点。文章就分拆上市的相关财务效应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花旗分拆的原因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花旗集团近期宣布了把旗下业务一分为二的战略重组计划,及分步出售了旗下证券经纪业务的股权。这些举措标志着花旗过去10多年创立的"金融超市"模式宣告终结,开始艰难转型。花旗分拆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持续亏损需分拆自救、政府施压及其"金融超市"模式不太成功。花旗分拆的启示是,不可轻易断言全能银行模式终结;投资银行业务模式加速转型;金融危机虽仍持续,但出现大型金融机构倒闭的可能性较低;花旗分拆为有实力的银行提供了战略收购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现行常见的个人分拆结售汇方式分析入手,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检查中存在的难点,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个人分拆结售汇业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基金分拆和异常分红的现象引人注目.本文阐述了2006至2007年开放式基金分拆和大比例分红后的净值收益率的变化,分析了基金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压力的变化.通过实证方法,从流动性的角度出发,试图揭示基金分拆和大比例分红的目的,为基金管理者以及基金投资者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邢璐璐 《中国外资》2022,(10):106-108
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分拆上市作为一种新颖的收缩式资产重组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分析分拆上市对金山软件绩效的影响,对其他计划分拆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了解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的过程,并运用专业知识分别对两家公司分拆后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分拆上市对康恩贝和佐力药业产生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个人外汇业务规模扩大以及银行个人外汇业务的办理渠道和方式的不断创新,境内个人通过分拆方式购汇并汇出境外逃避外汇监管的违规行为呈现增多趋势。"个人分拆购付汇"不仅扰乱了我国外汇市场秩序,使个人项下的资金成为异常资金跨境乃至"热钱"流出的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个人分拆购付汇行为的新现象,对遏制和防范个人在分拆购付汇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方案主要包括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等。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各有优劣,前者可以确保国有银行的完整性,后者则有利于解决政企分开、减轻股票市场面临的压力等。综合分析,分拆上市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