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会时的发言先做要点式的说明。一些领导讲话时,总离不开“上中下”的老套子,比如:在×××基础上”“在×××运动中”或“在×××领导(指导)下”等等,结果话说了半天,开会者还不得要领,昏昏欲睡。如果一开始就开章明义地说:“今天我要讲的有三点,第一点是……,第二点是……,第三点是……。”这样,先就发表的内容做分项说明,能使与会者一开始就掌握住事情的大概,一边听,一边推测接下要讲的重点是什么,在早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能留下清晰的印象,不会把重点遗漏。这种讲话方式,也能帮助讲话者头脑清醒,条理分明。三分钟内说完一件事。开会时,基层领导一般是  相似文献   

2.
声音要洪亮作报告起码应让听众听清楚。如果讲话人有气无力,坐在后面的听众听不见或听不清,他们就会小声讲话或做别的事,于是台上台下一片嗡嗡声,其讲话效果便可想而知。当然,使用较响的音量并不是指高喊大叫,那样既有损讲话者的喉咙和声带,又会令听众感到紧张疲惫。所以作为经常讲话、作报告的领导,应尽可能地掌握一些科学的发声方法,努力把音量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一般以最后排听众听清为宜。作报告既不宜声音太小,更忌口齿不清。有的领导讲话口齿不清,或者吐音不清,让人听起来好像是这个字又好像是那个字,模棱两可;或者有吃…  相似文献   

3.
夏业良 《经营者》2005,(5):112-112
人离不开故事,人的一生就是从听故事开始,而到讲故事结束的。听的第一个故事千差万别,因为每人的妈妈总是不一样;临终遗言是人讲的最后一个故事了,人之将死,百分之九十说得都很有悬念感:“我有一笔钱藏在……”华章新书《用故事轻松领导》就把爱讲故事的人和爱听故事的人牢牢地拴在了一起——故事已经是个卖点了  相似文献   

4.
喝酒就是工作吗?谭天近日,在乡里开会,有位领导酒后吐「真言」:喝酒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喝酒,再观言者颜色,大有「一语破天机」、「工作经验谈」之妙。笔者听此「高见」,心里有个疑问老是在打转。诚然,喝酒与工作不能说没有关系。如今机关干部下乡也好,乡镇干部下...  相似文献   

5.
现在开会有一个常见的现象:领导讲话、专家讲课完毕,听众照例会致以热烈的掌声;紧跟着,主持人再作一番高度评价,然后要求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我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但仔细一想总是有些别扭。鼓掌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就像婴孩感到舒适时,咧着嘴巴拍手,  相似文献   

6.
芜崧 《秘书》2013,(1):21-23
领导干部经常面对公众讲话作报告,如果讲得没有水平,像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听众就会不耐烦;如果讲得精彩纷呈,像一杯好茶香气四溢,听众就会欲罢不能。那么,怎样才能使讲话生动有趣、吸引听众、激起共鸣呢?打比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抽象的事情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介绍几则经典故事,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光泽县寨里镇的山头村,是南平市“小康建设先进村”,党支部是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又被列为全省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谈起这些成绩,村干部的体会是:村级工作事事与群众相关,要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群众会。群众会开好了,事就好办了。那么,在乡以上干部嫌会多,给群众开会的干部叫“开会难”,农村群众喊“会荒”的呼声中,山头村的群众会是怎么开起来的呢?想解决“会荒”,就要开群众爱听的会山头村地处闽赣边界山区,全村33.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6万亩,其中毛竹面积8000亩,有…  相似文献   

8.
笑口常开     
小张的朋友问他:“请问,每次你和你的妻子争吵都是怎样结束的 ?”  小张回答:“每次都是她跪在地上向我爬过来。”朋友大吃一惊:“真的吗 ?真难以想像。”小张说:“确实如此,她一面爬一面说,‘你这个胆小鬼,赶快从床底下给我爬出来 !’”更有趣的笑话 某单位老丁,耳朵非常聋,但他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一点。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吃饭,一位朋友讲了一个笑话,大家都笑了。老丁也跟着别人哈哈大笑起来。一会儿,老丁说:“这个笑话很有趣,但我给大家讲一个更有趣的笑话。”于是,他便讲了起来,大家听后笑得比刚才更厉害了。正…  相似文献   

9.
敏感     
乔迁 《乡镇论坛》2011,(9):38-38
局长从纪委开会回来,直接进了秘书室。看局长进来,秘书小张连忙站起身,满面笑容地望着局长说:“局长,您开完会了。”  相似文献   

10.
交流的力量     
在企业里面领导其实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既定的任务。那么如何让别人听你的指挥,为你心甘情愿地做事?如何去领导员工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关于企业领导力的观点也层出不穷:中国人历来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作为领导的管理者,为了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刻意让自己具有一副“领导样”,利用自己的职位来领导员工。但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个创新驱动型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权威领导不但会出现树倒湖狲散的结果,而且也会扼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客户服务部的小张找到莹莹,说是莹莹的一个客户,续保催费催了几次了就是催不上来,不但催不上来,客户脾气还坏得很。小张告诉他,再不交费保单就要失效了,对方说啥失效失效,让他妈统统失效就扣了电话,搞得小张一头雾水,再也不敢要他的电话了。这不,实在没法了,小张才来求助莹  相似文献   

12.
袁月 《活力》2014,(23):47-47
我们知道广播节目是给听众听的,听众能不能听清、听好、听出兴趣来,从中受到感悟、得到启发,是检验节目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内容的关注性,节目的可听性,都关系到能否使听众产生心理愉悦,是诱发听众听下去的内在约束力。如果播出的内容正是听众关心的想知而未知的,听众就会给以极大的关注。好的节目、名牌栏目尤其要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广播改革使广播走向对向化、专业化,因此,节目自身的定位与传播的受众群体定位要对应,这样才能使节目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下面针对广播的优势互补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集体说谎     
在说谎上面,有几个是清白的?不要认为讲假话很可耻,关键是怎么讲。有人靠假话挣口饭吃,没了假话,保护不了自己,也没了听众。如果真要责怪,只能责怪我们自己,为什么常常要听假的?如果真的有人开口说真话,刺痛的只是我们大家。  相似文献   

14.
早晨开会的时候,有位同事迟到了,领导就问,说这都几点了,他说2900点了,领导说什么时候,他说收盘的时候,领导终于生气了,说你赶紧出去,结果他说我现在出不了,满仓。  相似文献   

15.
沙湖游记     
偶然一个机会,到宁夏开会.临走前,殷勤的东道主安排我们去游览沙湖.   沙湖,一个听起来很普通的名字.生长在千湖之省的我,湖,见得多了.大名鼎鼎的杭州西湖去过,气势磅礴的洞庭湖也游过.千里迢迢到宁夏来看湖,并无什么新奇兴奋的感觉.只是觉得,可能是西北缺水,宁夏有那么一个有水的地方,就称之为湖了.   ……  相似文献   

16.
跃跃 《国土经济》2006,(2S):68-69
如果说,曾经有一个梦,那么多年,似远还近,若有还无。当你站在湖边,望太阳慢慢落下又渐渐升起,听巴赫的大提琴,和着 湖水拍打岸边的声响,便觉得天堂就是这样,你就会认定,这个梦就是那木措了。  相似文献   

17.
达沃斯     
达沃斯这个小镇因为开会而出了名,而这个会,也因为它的内容使得它有点满不在乎的形式变得那么自然,那么有自我散发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徐宁 《活力》2014,(12):102-102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它就好比一条传送带一样,将有声信息传递到听众的耳朵中。而新闻内容就是这条传送带中相当重要的有声信息。广播新闻是通过音频技术,将听觉信号有序的组合,面向特定的听众传播正在发生或者刚刚发生的事情。新时代中,广播在媒体中的地位虽然不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么强势,但是拥有传播方式即时性、传播范围广泛性、收听方式随意性、受众层次多样性、播出灵活性,制作成本低廉性的它始终在媒体大潮中屹立不倒。而且,随着近几年汽车的越来越普及,广播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听广播,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喜欢通过广播来接受最新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9.
刘成文 《秘书》2011,(1):45-46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领导干部开会讲话,总是先由秘书写好讲话稿,然后在会上照本宣科,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如果哪次大会不发领导讲话材料,反而会成为咄咄怪事,讲话的人好像缺了什么,开会的人也不知道怎么记录了。开会发讲话材料,有利于会议过程的井然有序,有利于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但是也有不少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冉小染 《重庆财会》2002,(11):17-17
就消费而言,有集体消费、公款消费,私人消费、超前消费等等,可最近听一位常到部门检查的朋友讲,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消费中,还有一种消费,那就是“职务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