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锁定变化发展的“动成长企业”,惠普一连串解决方案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市场目标?  相似文献   

2.
“阿里妈妈的定位就是帮助中国小企业成长为中企业,帮助和阿里巴巴一起成长起来的中型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  相似文献   

3.
徐昊 《电子商务》2004,5(8):14-15
<正> 7月初,惠普公司产品技术及专业服务集团新解决部首席设计师Jon B. Raphaelson来到北京,向诸多媒体详细解读了一遍惠普的“动成长”企业(AE)战略。抛开Raphaelson那个显得有点太长的头衔,其实“动成长”企业战略缔造师这个称谓更容易让人了解他的工作与成就。与惠普公司推广“动成长”概念的热情不相上下的还有一家公司,影响力也同样无比巨大,那就是IBM和它的“随需应变”战略。作为年营收额分别为700亿和900亿美元的公司,惠普和IBM无疑是整个IT产业的风向标,这两个巨人在其具体优势和业务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随着惠普企业规模的增大和IBM企业战略的调整,他们对IT产业未来的审视与理解表现出了相似的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4.
《浙商》2013,(3):85-85
前言:2012年6月21日,平安银行杭州分行联合新昌县人民政府及相关单位成立的浙江省中小企业成长基金“新昌天姥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弋即“天姥基金”牲新昌落户。这是浙江省首个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而设立的助推地方企业发展的中小企业成长基金,也是破解全省中小企业融资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5.
冬天的故事     
们在追问“新兴市场如何诞生世界级企业”的时候,一直是就“成长”本身在追问。我们很少意识到,企业总是在经济周期里成长的。成长中的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生机盎然的气候,还有充满着肃杀和萧条之气的环境。企业不能一厢情愿地希望在“卓越”的季节里“追求卓越”。企业即使有幸诞生在“黄金时代”,也要意识到任何“黄金时代”都不可能是绵绵无绝的。企业只能在不断更替、吉凶不定的季节里求生存和发展。所谓卓越的企业,其实是无论在黄金时代,还是在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甚至在黑铁时代里,都能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台风来到的时候,连锗都在天上“飞”,但这样的“飞”显然不是“卓越”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变化种类更加繁多,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业务创新的能力也必须适应这种动态的要求。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惠普一直推动的“动成长企业”时,可以看到其一直在强调帮助“企业IT与业务同步”,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使企业能够快速应对业务变化和利用变化提高竞争力,因为,适应性IT架构是实现动成长企业的关键。记者在采访惠普ESG事业部产品经理王镝时,王镝就HP最新推出的PA-8800以及9000等服务器产品对“让IT与业务同步”进行了阐述。王镝分析,对于行业用户而言,这些新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继续保持了在相关竞争行业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张海勇 《中国广告》2004,(1):145-145
广告应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广告应是媒体成长的“助推器”,广告应是受众生活的“调味品”。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推动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此工程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司长王远枝指出—— 推动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十一五”时期做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行动纲领。 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十一五”期间要初步形成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布局结构相对合理。管理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持续增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扩大的中小企业群体。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主体是广大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 一定要引导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企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培育国内外知名品牌,培育企业的核心竟争力,切实转变经济境长方式。 在扶优扶强的同时要注意扶小扶弱,从对单个企业的支持转向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支持,既要关注沿海发达地区,更要关注中西部地区:既要注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又要注重中小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制度与文化是企业有效管理的手段,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之间有着双向共生效应和互补效应.一方面企业制度推 动企业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新的企业文化促进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企业成长一直是企业理论研究的重点,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解释也较多。但通过对企业成长的主要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理论的逻辑实质上是沿着“劳动分工”这一基本思路下的两条朝着不同方向演化的分支,一条是企业成长的外生思路,强调企业的成长受到外部既定条件的约束;另一条是企业成长的内生思路,强调企业成长是自发自生的,与外部条件无关。对于企业成长的正确认知,需要在糅合这两种解释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11.
2004年8月,惠普在风景胜地九寨沟举办“中国惠普2004年服务论坛”。数百名来自国内IT界的技术专家、管理人员、研究机构和媒体的代表齐聚一堂。其主要论题之一就是如何实施ITIL,使企业的IT架构能够不断适应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为企业的“动成长”提供动力。 2004年7月,CA冠群公司在北京举办“IT服务管理精英论坛”。在此次论坛上,CA携手国内外从事ITIL研究的知名  相似文献   

12.
经销商说     
《糖烟酒周刊》2005,(46):12-12
成长中的企业,管理比较简单,老板要用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加强执行力,快速成长就行了。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就要用和自己互补的人,找到“魏征”型的人物,经常给自己劝谏和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因为老板在做事时,两个人有配合,老板才有余地,才好“唱戏”,才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7,(31):54-56
“管理跟不上”,“内在机制影响了企业的成长”,“企业缺乏凝聚力怎么办?”……2007年上半年,糖烟酒周刊在各地举办的论坛中对企业成长进行了多次探讨,成都、北京、济南……尽管区域不同,但是企业对于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却是惊人的一致。其中,对企业内在管理机制的疑惑占据了很大比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专业服务企业发展迅速,这一类型企业的成长日益受到国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资源能力观视角,回顾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的国外相关研究,阐述和分析专业服务企业成长中的特点和规律,最后指出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研究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微型企业的存活率和成长率?近年来,万州区不断探索,努力创新,按照“前期创业,后期兴业”的发展思路,“先行扶持、后续帮扶”并驾齐驱,“五动举措”开辟了微型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截至今年8月底,万州区用两年半的时间,累计发展微型企业7071户,占全市微型企业发展总量10%以上,列全市第一;微型企业存活率达92.7%,带动就业49049人。  相似文献   

16.
《商业企业》2006,(1):4-4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发展.市场在不断膨胀.企业不论是何种行业、哪钟业态.都将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一些具有大智慧的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管理方面已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可持续成长”。而要保持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就不得不强化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7.
关玲永  蒋凤霞 《现代商业》2007,(7Z):20-20,19
文章对影响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五个力”:改革力、竞争力、创新力、文化力、和谐力进行了分析,“五个力”决定房地产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说,嘉陵的生机和活力,嘉陵的王者之气,嘉陵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执著,来源于企业不断凝聚的人气,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和谐气息。负责这项工作的中国嘉陵集团党委书记赵海强,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大型企业集团党委书记,他的成长经历见证了嘉陵集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也见证了嘉陵人“改善无止境“的奋斗求强精神。而在这个过程中,以赵海强为代表的中国集团嘉陵党委,为凝聚企业的人气,为创造企业和谐发展的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宁 《糖烟酒周刊》2007,(31):36-39
中国食品行业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持续发展和购买能力的增强,制造了包装食品的旺盛需求;消费结构变化带来了产品结构的调整,众多食品企业开始走上品牌化和高附加值的道路;同时.技术进步为新品类不断爆发提供了保证。食品企业的快速发展期也是食品市场格局变动和新规则形成的时期。有专家预言,5到10年之后,中国食品产业将形成和现在截然不同的新布局。面对美好前景和广阔市场,中国食品企业进入了全面“爬坡”阶段。,在这个阶段,食品企业将会面临一系列“成长的烦恼”。本刊市场研究中心将食品企业在成长中的难题归纳总结为5个,即产品研发、发展融资、市场推广、内部管理和厂商关系。本期专题文章对这5个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跨过5道坎儿,食品企业将从生存层面上升到发展层面,从初级阶段过渡到高级阶段。祝愿更多的企业突破成长的瓶颈,不断从成长走向成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李博 《糖烟酒周刊》2007,(35):35-36
随着经济的增长、技术的进步以及消费的升级,中国食品行业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产业门类众多。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开发难、发展融资难、内部管理难、市场推广难、厂商融合难等问题正在制约着食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明显的成长瓶颈之间的矛盾,就是“中国食品产业成长之星活动”和“中国食品行业孵化计划”的启动背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