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着自身经营的好坏,对社会经济金融的稳定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数字金融发展很快,金融数字化已经成为该行业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传统金融在时空上存在障碍,而数字金融则不受时空的限制。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降低,并且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银行的风险评估能力。分析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的积极作用,关乎到当前经济的稳定,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接着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数字金融对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具有显著作用,因此使得银行的整体风险承担得到减少。  相似文献   

2.
高速发展的数字金融推动商业银行形成新竞争格局的同时给银行风险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采用中国149家中小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数字金融如何影响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和风险承担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中小商业银行间竞争,提高了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承担;(2)中小商业银行间竞争减弱有利于降低数字金融引发的风险;(3)数字金融发展对城市商业银行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大.因此,中小商业银行需防控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同时结合自身竞争优势制定转型发展战略,增强面对危机时的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瑶  黄贤环 《商业研究》2023,(5):142-152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了金融机构识别客户的能力,显著促进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表现出“马太效应”。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主要通过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来实现。同时,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组,数字金融发展更是助推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而非金融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能够有效抑制数字金融发展对其影子银行化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4.
使用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首次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基础上构建了2011—2020年173家商业银行微观数字金融指数,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冲击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市场竞争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呈现出“先市场挤出,后技术溢出”的“U”型影响,拐点出现在指数197时,对应时间是2015年,即数字金融冲击短期会恶化银行流动性创造,长期会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且表内与表外流动性创造影响效应一致。(2)数字金融发展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作用程度具有异质性,相较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西部地区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与东、中部地区银行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1—2022年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数字金融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金融错配的中介作用。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数字金融可以降低金融错配,进而促进数字化转型;第三,数字金融对非国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加显著;数字金融对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本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数字金融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融资、支付、投资和其他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作为传统金融通过科技赋能方式形成的新产物,数字金融对传统金融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行业的代表,在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从竞争、业务、风险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具有补充完善作用,同时,本文给出了一些建议,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进步发展有积极影响。商业银行加强自身与数字金融的融合,注重创新,同时做好对于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影子银行意指从事融资贷款业务,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不受金融监管的非银行金融中介。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业务迅猛发展,影子银行体系对市场结构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挑战。影子银行满足了商业银行体系不能满足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但影子银行易引发信用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顺周期性风险交叉传染风险、监控不足的风险。完善影子银行监管,必须加快立法进程,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实时监控,从而引导影子银行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8.
陈子永 《商》2013,(9Z):168-168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给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但与传统金融相比,其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也更值得关注,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9.
郭双颜 《现代商业》2023,(8):144-147
科技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数字经济这一新的金融业态,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依托金融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同时分析了国外许多先进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借鉴国外先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制定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态势越来越明显,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经济、新金融、新技术推动了整个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数字化、互联网化、智能化、5G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的不断赋能和平台经济、生态经济的崛起,为银行转型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物理渠道作为银行经营发展的最基本的服务渠道,其转型结果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竞争能力。本文以A银行为例,分析了物理渠道转型内涵,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物理渠道转型的原则及策略,可以为银行从业人员研究物理渠道转型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姚静娟 《现代商业》2013,(36):29-29
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是商业银行顺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挑战的银行战略转型选择,其表内影子银行模式加大了银行流动性风险和资本脱实向虚的经济风险,对央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带来较大挑战。本文旨在对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银行未来业务创新的方向和监管思路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时代的P2P网络金融业务给传统金融造成巨大冲击。民间金融机构积极推进以P2P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效促进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交流,增进融资效率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本文阐述了民间金融机构的P2P网络金融产品的内涵与特点;从P2P网络金融业务的监管风险、技术风险及信用风险等方面揭示民间金融机构开展P2P网络金融业务所面临的风险;最后提出给予P2P网络营销模式的民间金融风险监管策略、民间金融新渠道拓展策略及民间金融的产品策略等民间金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向生活各方面的渗透,互联网在各业务领域内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也给银行的发展以及金融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金融业务互联网化、互联网信用业务、网络货币和互联网支付清算业务等,其迅速发展虽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却极大地促进了金融模式的升级和创新,是传统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信用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随之产生,应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融机构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面临的风险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作为金融机构的商业银行,它所获取的经济利益与风险相伴相生。其中含有市场风险、流动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这些风险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无疑是信用风险。因此信用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优先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情况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对策,用以降低信用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以内,而使银行收益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5.
王樑 《现代商业》2024,(5):127-130
当前正处于我国金融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加剧了对金融行业的冲击,金融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农商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农商银行市场竞争力。本文首先剖析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然后梳理了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问题提出对应的转型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利用面板计量估计方法,从数字经济对银行主动风险和被动风险的差异、数字经济不同渠道影响的分析和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等方面,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银行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主被动风险差异来看,数字经济显著降低了地区银行业被动风险;第二,从作用渠道来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减少经济波动等渠道降低地区银行业风险,也会通过金融深化、加剧银行竞争等渠道增大地区银行业风险;第三,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本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邻近地区银行业风险水平,且其降低效果比本地效应更加显著。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为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金融的风险,然后从政府提高指导与监管力度、地方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完善地方金融风险的预警体系四个方面对地方金融的风险的防范管理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杨军战 《商业时代》2007,(25):72-73
信用衍生工具市场发展迅速,其在转移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同时,又带来了其它的潜在风险。本文在探讨信用衍生工具优势的同时,又分析了其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新问题。着重强调了信用衍生工具对银行监管带来的挑战,其中涉及资本金要求以及会计披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去杠杆背景下,通过对债券信用风险、银行流动性风险、银行表外业务及股票波动等金融风险交叉运行机制的分析,构建t-Garch-Copula模型对交叉传染风险进行度量。研究发现,银行流动性风险与债券信用风险存在较大的相互依存感染几率,且中型银行受债券信用风险感染的可能性最高。此外,实证结果表明银行是目前表外业务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其中小型银行受表外业务风险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金融的风险,然后从政府提高指导与监管力度、地方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完善地方金融风险的预警体系四个方面对地方金融的风险的防范管理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