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对金融、实体经济及货币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放大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遭受的流动性冲击,另一方面阻塞了货币政策的流动性传导机制,导致大量中央银行救援资金滞留银行内部。中央银行应重视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所造成的资金转移效应、冲击放大效应,做好流动性管理以及把握好流动性救援时机。  相似文献   

2.
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对金融、实体经济及货币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放大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遭受的流动性冲击,另一方面阻塞了货币政策的流动性传导机制,导致大量中央银行救援资金滞留银行内部。中央银行应重视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所造成的资金转移效应、冲击放大效应,做好流动性管理以及把握好流动性救援时机。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可以从市场流动性、融资流动性、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和流动性需求四个维度来分析。四个维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流动性传导的五种机制——借款者的资产负债效应、信贷紧缩效应、对金融机构的挤兑效应、信用传染效应和对不确定性的规避效应。五种传导机制使单个流动性冲击演变为系统性的流动性冲击,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冲击传导到其他金融市场,并相互强化形成了流动性的循环。为了防止或减少流动性危机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既要提高单个金融机构应对流动性冲击的能力,也要改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必要时中央银行应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增强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后,美国等国家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度震荡,历史罕见。金融市场震荡是疫情影响投资者信心,金融市场本身的风险需要释放,以及经济基本面悲观预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来看,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疫情应对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市场震荡是否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国外金融市场震荡对国内金融市场的传导需要审慎理性处理。  相似文献   

5.
金融创新是社会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金融市场需求及风险对冲机制的建立,需要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市场内容,而在流动性紧缩的市场环境中,金融创新不仅削弱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而且使得货币政策传导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元化,传导途径变得复杂化。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利率传导路径下,金融创新对利率的负冲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对其风险水平、盈利能力、流动性等方面造成冲击。不论是作为宏观调控政策传导渠道,还是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平台,商业银行在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信用风险暴露、流动性管控和盈利水平等方面分析疫情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基于32家上市银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商业银行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加快数字化转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比研究新冠疫情和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的不同影响.分析研究发现此两次都对全球经济、金融造成巨大冲击,但2008年的危机表现为金融危机传导至实体经济引起的经济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则表现为外部因素直接冲击实体经济造成经济危机,短期对金融系统影响较小.长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将重塑全球经济,全球产业链地...  相似文献   

8.
运用基于TVP-VAR模型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方法和Copula方法,量化分析金融各子市场与五大实体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和债市的风险溢出效应较大,银行业的影响更容易传导至工业和能源业等传统行业,而债市的影响更多传导到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汇市的风险溢出效应较小,且更容易传导至能源业。相较于其他金融市场,债券市场对实体行业的尾部风险溢出作用相对更强;国债波动对实体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大,但是企业债与实体行业的尾部相关系数更大。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风险之间存在互相溢出,近年来金融市场成为风险被溢出者,尤其是外汇市场。因此,要将实体经济的需求特征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的考量范围,定期监测和分析金融市场风险,尤其控制银行和债券市场风险的溢出。  相似文献   

9.
美国金融危机大致经历了风险积累阶段、在金融市场传导放大阶段、向实体经济和世界各国扩散等三个阶段.在金融危机的风险积累阶段,通过风险积累的自我加速机制、金融机构间的捆绑机制积聚了大量风险.在金融市场的传导放大阶段,通过损失加剧的集体行动悖论效应、去杠杆化机制、危机的心理预期超调机制使得危机爆发并在短时间内造成了巨大损失.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和世界各国扩散阶段,通过流动性紧缩机制、财富效应机制、乘数机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损失回馈机制、危机在国际间传导的债务危机机制,使得危机不断蔓延,形成了世界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序推进,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持续扩大,传统的信贷资产和以债券为代表的证券资产正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向,带来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与调整。研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在外生冲击的传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金融冲击通过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影响实体企业产出的传导机制,发现以金融市场冲击和信贷政策冲击为代表的金融冲击能够带来扩散效应和非对称效应,会通过银行内生的资产配置行为扩散到两类企业生产中,对这两类企业的产出产生不同影响。此外,本文对上述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说明了上述传导机制的合理性及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序推进,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持续扩大,传统的信贷资产和以债券为代表的证券资产正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向,带来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与调整。研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在外生冲击的传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金融冲击通过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影响实体企业产出的传导机制,发现以金融市场冲击和信贷政策冲击为代表的金融冲击能够带来扩散效应和非对称效应,会通过银行内生的资产配置行为扩散到两类企业生产中,对这两类企业的产出产生不同影响。此外,本文对上述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说明了上述传导机制的合理性及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2.
肖玉强 《中国金融》2020,(22):74-76
<正>备用银团业务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规范化和快速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多元化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高了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也成为联结资本市场与间接融资市场的纽带。截至2019年末,美国备用银团存量总额达到2.91万亿美元,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蔓延初期的一个月内,企业从备用银团中累计提款2000亿美元以上,对于疫情下的流动性风险控制和金融市场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持续地受到流动性冲击风险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压力指数衡量"金砖国家"面临的流动性冲击风险,基于影响流动性冲击风险的国际因素、传导因素和国内因素,构建了影响"金砖国家"流动性冲击风险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2000年1月-2014年9月"金砖国家"的月度数据,通过面板Logit模型对国际、传导和国内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金砖国家"在2008-2014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所承受的冲击风险进行测算。结果发现,传导因素对"金砖国家"流动性冲击风险影响最显著,国际因素其次,国内因素影响很小。本文据此提出了"金砖国家"防范流动性冲击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联储加息预期直接触发跨境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国际金融冲击,可能会通过国内政策调整和金融市场适应间接导致汇率政策调整冲击和国内金融市场冲击。因此,依赖银行中介引入国际资本,基于家庭投资信息不对称、银行家道德风险分析国内金融冲击、国际金融冲击和政策冲击下流动性风险的传导路径和救援路径有很好意义。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一般冲击均衡下,银行生产率冲击造成的经济波动最大,不仅关乎着一国金融市场的兴衰,也牵动着一国的经济增长,该冲击主要通过资本资产价格渠道引致银行挤兑风险,而银行挤兑发生后的救援又可能会背离流动性注入的初衷,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跨境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冲击主要依赖银行资产负债表和资本资产价格渠道进行扩散,触发银行挤兑后实施的流动性救援政策有助于缓解经济波动,但外汇储备的减少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汇率政策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影响金融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着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不良资产、资本金不足、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完善,金融市场不发达,以及宏观经济波动、汇率和利率变动、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因此,需要完善金融法规框架,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机构防范风险和竞争能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和建立金融安全网,建立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着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不良资产、资本金不足、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完善,金融市场不发达,以及宏观经济波动、汇率和利率变动、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因此,需要完善金融法规框架,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机构防范风险和竞争能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和建立金融安全网,建立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金融集聚风险的传导主体多元、诱因复杂、路径多变,它不仅对金融集聚区本身产生影响,也极有可能通过对实体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传导引发产业危机和区域经济危机。金融集聚区内竞争和创新过度、金融脆弱性和外部因素是引发金融集聚风险传导的主要诱因;金融集聚风险的传导方向和路径主要有金融集聚区内传导、向实体产业传导、向外部联系地区传导和国际化传导。预防金融集聚风险,要加强对集聚区内各主体的风险监管,构建金融集聚区与实体产业的风险防火墙,建立金融集聚风险识别平台和金融集聚网络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加强金融机构、金融集聚区与政府的协同交流,完善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国际金融集聚风险防控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中国发债上市公司在流动性冲击下的企业现金持有、流动性工具选择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流动性冲击下,债务依赖度高的企业会增持现金进行流动性管理而非利用银行授信;国企和公司治理能力强的企业在面临流动性冲击时会增持现金;企业在面临流动性管理时会考虑自身抵押贷款能力而非破产风险。企业在流动性困境中应增强对现金流的管理,提升资产抵押和公司治理能力;商业银行应实行抵押资产多元化,充分发挥银行授信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金融经济中,金融套利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金融套利行为的存在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推动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一体化进程。但是同时也会造成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对金融管理形成冲击等负面影响。因此,利用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是对金融套利行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全球性风险事件,对俄罗斯乃至全球经济和国际收支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是金融危机作为金融风险事件,首先冲击金融市场;而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公共卫生风险事件,主要冲击实体经济,二者对俄罗斯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不尽相同。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对俄罗斯国际收支状况的冲击和后续影响,归纳其共性和特性,提出我国在后疫情时代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内外部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