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治理兼顾主体的多元性、互动性,强调过程的发展性、延续性,倡导利益的调和性。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由政府垄断提供,造成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这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文化需求。文章从社会治理角度切入,分别从供给主体、决策机制、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现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指向的“治理逻辑”效能的提升。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行政主导的供需错位、文化扶持的只“送”不“种”、责任主体不清下的主位缺位和文化资源开发下的价值悬置等问题,其应然效能暂未有效发挥。着眼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和提高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以数字技术赋能推进供给旨向回归、以文化机制创新驱动公共文化再生产、以多元主体参与锻造协同治理模式、以产品价值定位实现公共价值共享。  相似文献   

3.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理应遵循党建核心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夯实文化基础设施、构建交流信息平台内在逻辑,探索适合社区自身的公共文化建设之道。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但要看到,依然存在党建核心引领作用有待持续增强、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性较低、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度不高、公共文化凝心聚力作用有限等问题。为此,应当从持续增强党建引领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能力、充分实现公共文化建设育人化人立人核心价值、全面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活力、全方位推进基于需求的社区公共文化供给体系四个维度着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文化惠民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曜 《老区建设》2013,(16):30-33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必须以终端为王,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有效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内蒙古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牧区公共文化供给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不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需求不匹配、不适应等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与"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本文从如何补齐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短板,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提出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赣州市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效明显,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设施建设滞后、供需失衡、人才短缺、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新时代需要从加强设施升级改造、创新供给内容方式、构建多元主体供给机制、实施“文化+”跨界融合等方面,推动赣州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养老问题的日益严峻,单一的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主体必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养老机构等供给主体为辅助与补充,各个供给主体协调提供养老服务的新主体形式。  相似文献   

8.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现基于江西会昌、安远、寻乌、万安、永新5个连片国家贫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地调研,以现状为切入点,从供给侧视角重新审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供需对接等深层次问题,探索贫困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是乡村振兴的深刻主题及客观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乡村振兴进程中拉萨市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分析了拉萨市当前主要是由政府供给,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供给,自主供给和社会组织自愿供给的三种主要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发现了乡村振兴进程中拉萨市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在供给导向、供给主体、信息化建设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存在的挑战并着重探讨了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机制,完善拉萨市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可从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以协同推进为抓手,促进不同供给主体的多元性、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监督三个方面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龚文海 《改革与战略》2009,25(10):149-151
多元供给与治理,是现代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完善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要致力于培植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主体,构建科学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架构。在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架构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各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形成有机统一和职能互补的网络;同时,要通过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外部治理环境,促进公共就业服务的最佳供给和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1.
政府公共治理实现的是政府与非政府利益的平衡,利益博弈过程中的平衡需要制度来规范。公共治理的制度理性应当是以维护第三部门的利益为基点。公共治理的失序,主要在于政府公共治理制度的非理性。构建合理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制度理性替代非理性化的社会治理,将潜在的制度供给转化为现实的供给,将有助于政府公共治理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田璐玚 《科技和产业》2023,23(13):175-182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协同供给可以形成社会联动效应,降低公共服务成本。运用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分析框架,通过交叉分类方法从协同主体的利益与目标两个变量的耦合性出发分析广西钦州市智慧居家养老项目中养老服务主体间不同种类的协同关系,可以从加强政府领导、形成合作联盟、建立市场标准、创新扶持政策4个方面完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不同类型的协同供给,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向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和转变。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辉明 《老区建设》2008,(10):47-50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不等同于平均化,在尊重自由选择权的基础上,更强调供给机会均等和原则均等,它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供给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及困境,供给均等化的制度设计是新时期发展的一个迫切需求。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关键是要更新理念,以多元化供给方式,坚持平等的公共文化权利原则,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韩凤莹 《开发研究》2020,(1):131-136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的可行路径之一,为农村文化发展起到巨大作用。针对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存在的地区差异性,通过增加对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状况的关注,以进一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农家书屋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依托,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临夏州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内部资源短缺、实际利用率较低、场所建设便利性不足"等问题,提出在多元治理背景下,通过坚持政府主导,协调多方主体参与,创新农家书屋管理模式。合理配置农家书屋内部资源,满足不同阅读群体差异性需求,从而建立农家书屋发展的长效机制,发挥农家书屋应有的文化作用,助力文化扶贫,提高深度贫困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空间合作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创新。城市公共空间合作治理模式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也具有必然性。传统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模式的困境,城市公共空间呈现的特点以及城市居民自我意识的觉醒都是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的兴起,也为城市公共空间合作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城市公共空间合作治理中,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模式,需要统筹多元主体利益。  相似文献   

16.
高韧  翟军亮 《理论观察》2011,(5):101-103
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进程中出现了民主与效率价值取向的整合趋势。涵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提供方式、筹资方式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体系,近期看主要是一个涉及领域开放等内容的制度变革问题,长远看还是一个涉及多元供给主体平等合作和权力分享的治理问题。民主与效率整合视阈中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问题的深入探讨,需要以创新需求表达机制、供给决策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监督机制为重点的配套保障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17.
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河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效率不高、人才缺乏等问题,需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根本,以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机制的建立为抓手,以规划的设计与动态调整、农民需求的表达以及互联网资源的运用为重点,多措并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河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8.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不够规范,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待提升。问卷调查发现,百姓喜闻乐见的科普养殖、种植和少儿养育等实用型文化资源供给较少,群众并不急需的理论甚至学术类书籍却为数不少,供需错位导致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难以得到充分和及时满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需求、利益主体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多元协同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对此,本文将基于治理理论中的协同思想,厘清社区协同治理相关概念,并结合目前社区发展实际,分析我国现代城市社区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现状,探寻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应如何更好地实现多元协同治理的路径,使各种社会力量得到整合和优化,最终推动社会善治.  相似文献   

20.
沈苏莉 《特区经济》2014,(5):156-158
在传统的农村垃圾"碎片化治理"的模式下,本文认为实现农村的良性发展,除了权力主体积极参与的动力因素外,还要有高效有序、协同互动的运行机制。实际上,各类利益组织也在以积极的参与姿态营造着农村的现在和未来。本文在协同治理的视阈中,探讨农村垃圾协同治理的可能性以及试图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政府为主导、市场运作为基础、多中心治理主体(政府、企业、农民、农民自组织、媒体等)互动合作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