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笔者通过近年对草鱼苗种培育过程中车轮虫病诊断与防治,掌握了此病发病特点及原因,总结出了比较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技术,以期减少车轮虫病危害。现将该病的流行情况、防治方法及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一、发病特点1.早期特点:育苗早期,水温较  相似文献   

2.
<正>鳙鱼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是鱼头火锅的首选。近年来,梅州市掀起了一股主养鳙鱼的热潮,尤其是水库养殖的鳙鱼"鱼头"深受群众的青睐,售价坚挺。随着放养密度的加大和投喂配合饲料,水质难以调控,鳙鱼发病风险率高,容易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笔者通过对当地多个养殖户的调查分析,结合鳙鱼细菌性败血病的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秋季昼夜温差大,水温的波动亦大,是鱼类发病的又一个高峰季节,此时鱼病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1.定期对水体消毒。经常换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每7-10天使用生石灰或含氯量30%的漂白粉1mg/L兑水全池泼洒,或用  相似文献   

4.
<正>甲鱼肝肿病也叫肝炎病、坏肝病,是一种综合性肝病,主要发生在规格200克以上的甲鱼,发病严重的死亡率可达20%左右。笔者在指导养殖户用中草药防治甲鱼肝炎病的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从此病发病原因、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等方面,阐述了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6.
<正>水霉病是一种水产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着地域分布广泛,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发病时间长等特点,其危害性不言而喻。然而防治水霉病,重"防"也重"治",需要我们从病原、病因、病理等多个角度去分析解决。近两年笔者来先后专程前往上海、  相似文献   

7.
浅说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主要防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淡水养鱼出现危害最严重的疾病。该病从感染到发病死亡的时间短,流行范围广,危害鱼类多的特点,一旦发病却难以及时有效地治愈,而且容易重复感染。为此,笔者一直致力于鱼病防治工作,并在渔业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成功经验,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现将有关出血病的病理、主要症状以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类发病的高峰期。随着池塘养殖集约化程度和鱼产量的不断提高,鱼病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夏季鱼病来势猛,危害大,真正到了发病出现死亡,一般的防治方法效果都不好,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鱼病的综合防治工作,现将笔者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病防治是提高鱼苗、鱼种成活率和成鱼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但在养鱼实践中,许多养鱼户对鱼病防治不重视。发病后不加分析,随意乱用药,以致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下面笔者列举鱼病防治中的10种错误作法,以期引起养鱼户的重视和纠正。  相似文献   

10.
<正>药物防治、生态防治、免疫防治是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控制的三大主要方法。其中,药物防治最为简单、实用,也容易被养殖者所接受。在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过程中,为保证药物防治"安全"、"有效",必须对  相似文献   

11.
<正>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笔者根据多年的入户指导经验,对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一些特点及防治方法作了总结,供广大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鱼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周密而复杂的系统化工作,无论是病前预防、病后诊断,还是进行药物治疗、疗后管理,这每个环节都密不可分至关重要,笔者通过近三十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来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一、鱼病防治工作中"防"重于"治"由于鱼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  相似文献   

13.
<正> 大口鲇抗病力较强,特别是成鱼阶段,一般不易发生鱼病。但在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阶段发病较多,有时会造成大量死亡。常见的鱼病有水霉病、白皮病、暴发性病毒病、肠炎病、寄生虫病及亲鱼外伤等。现根据我们工作中的鱼病防治体会和他人经验,将大口鲇的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就乌鳢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原因及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借鉴。一、乌鳢发病的主要原因1、操作不当,鱼体受伤在捕捞、运输和分养过程中,因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使鱼体表受伤,入池放养前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由于国外收购订单增多,罗非鱼养殖规模迅猛扩大,在种质退化和环境污染的双重胁迫下罗非鱼出血性疾病日趋严重,给养殖业者造成极大损失。罗非鱼出血病发病特点流行季节长,6-9月是该病的暴发流行季节。发病时水温多在25℃以上。发病死亡率高,流行期间发病率可达50%~70%,据报道,死亡率可达30%~90%,甚至全军覆没。发病类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发病死亡多发生于一周之内,慢性发病时间长达两三周甚至两个月。发病水域广,池塘养殖、水库网箱养殖均可发病。笔者根据近三年来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出血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水霉病是春季和晚秋高发的水生动物类病害,危害鱼类、蟹类、虾类、龟鳖、黄鳝、鱼卵。主要发生在鱼苗放养阶段。用药防治效果甚微,损失极大,因此,水霉病防治重在预防。笔者根据水霉病的发病原因,现总六种水生动物类水霉病防治技术要点,以供养殖户参考。1.蟹类患水霉病与水质过肥、水质不清新、注水量少、蟹体受到外来的机械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两年茂名市部分罗非鱼养殖场出现大量死鱼现象,经诊断为罗非鱼链球菌感染造成死亡。笔者在鱼病期间和期后多次深入养殖区调查,发现部分罗非鱼养殖场没有发生死鱼情况。在调查中,将罗非鱼养殖病害防治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罗非鱼养殖病害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一旦发病很难控制,治疗难度很大。一、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鳜鱼暴发性出血病是目前鳜鱼养殖中发病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来势凶猛,往往给养殖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坐诊鱼病门诊,碰到不少病例,获得了一些防治鳜鱼暴发性出血病成功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大宗鱼类养殖中,草鱼病害发生率较高,由此造成的损失较大。现将我市草鱼病害情况及其防治技术对策介绍如下:一、"老三病"1、发病特点:该病在我市发生病程长,从3月份到11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以烂鳃病最为严重,肠炎病、赤皮病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