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商》2015,(37)
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坚定道路自信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全国各族人民在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上要一直坚定的信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和人民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成就,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加倍珍惜、不断创新发展、始终坚持,使这条道路越走越自信。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他不仅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也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3.
《商业研究》2012,(8):119
<正>2012年7月23日,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同志在开班式上讲话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  相似文献   

4.
刘丁银 《消费导刊》2013,(4):197-198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根本问题,鲜明地指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性,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实践中既学习借鉴外国经验又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力图走合作式、和平式、和谐式发展的全新路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立足基本国情、实事求是的实践探索新道路,具有强有力的现实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道路的正确性,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坚定这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新道路的自信。  相似文献   

6.
田艳华 《商》2013,(2):173-173
十八大报告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这个角度解读十八大报告中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我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们正处在深刻变革的时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总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抓住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商务发展道路。在商务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这条道路,要突出把握好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8.
唐业仁 《中国报业》2012,(2):120-121
自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探索,是这一道路的源头和萌芽。在此基础之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这一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丰富了这一道路,至今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则是对这一道路的坚守与推进。本文就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中,媒体宣传作出的贡献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徐光 《商》2014,(38):61-6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革命、建设、发展的根源在于我们党的道路选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将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并由此而要求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0.
王倩 《商》2014,(22):47-48
一个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的伟大胜利,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出一条成功之路,科学之路,理论创新之路。本文就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念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建构,还是对它的成熟形态和发展前途的解读,都不能脱离世界历史语境。在此语境下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理论。该理论体系的本质内涵包含三个方面,即人的解放和发展的方向.即进行现代化的建设;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即保持中国特色。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关于两制共存时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它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而当两制共存时代结束后,它必定在完成历史使命后退出历史舞台,届时也将会有新的世界性理论形态出现。  相似文献   

12.
刘金良 《北方经贸》2011,(12):25-26,35
用在的创的创小平略思发展成果国特色社: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继续运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精神,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新。,创新之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由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想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的推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理论创新的新,科学发展观是党对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创新是中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特会主义理论也将在实践中不断被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主社会主义是西方国家中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以改良资本主义为目的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演变过程中的一种阶段性的理论表现和实践模式.因而它不是"西方特色社会主义",也并非所谓"成功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着原则区别.当然,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需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搬照套.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不同时期创造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以一种新的形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个新的哲学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为未来现代化的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目标。对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生成过程、影响因素、生成方式问题研究,从根本上属于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主体从感性直观到理性思维,从理性思维到理想信念,从理想信念到实践行动的政治心理优化过程,即“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改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因而,其过程的研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社会主义一般,而且还包括社会主义特殊与个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它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全部理论与我国民族文化精神相融合的现实产物.或者说是具有真正中华民族个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整体现。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一些阻滞中国继续向前发展的社会文化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从中国文化与社会主义之关系的角度来论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何以可能,及其当下所遭遇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百年历程中,发展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各个时期的发展后,商品流通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流通体系初步建立并愈益完善。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包括持续深化流通市场化改革、统筹推进流通治理 现代化、不懈探索中国流通特色创新、发挥流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等,对于新时代持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社会主义概念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探讨。认为社会主义概念可从多种角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征、内涵等可以当作一个单独的问题进行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文章还建议应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把以公有制为主体改为以公有制为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