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启超,这位活跃在中国政坛、学界三十余年的一代风云人物,与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息息相关。梁启超学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思想解放,学以致用,强调学术为维新变法服务,学术活动服务于政治目标;治学方法最重科学精神;研究以史学为中心。因此,为继承和弘扬其宝贵的思想遗产,对其思想与学术活动的考察,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充满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跃红 《商场现代化》2005,(30):301-303
梁启超,这位活跃在中国政坛、学界三十余年的一代风云人物,与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息息相关.梁启超学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思想解放,学以致用,强调学术为维新变法服务,学术活动服务于政治目标;治学方法最重科学精神;研究以史学为中心.因此,为继承和弘扬其宝贵的思想遗产,对其思想与学术活动的考察,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充满意义.  相似文献   

3.
于泽 《消费导刊》2010,(4):212-213
在清末民初的中国政治中,梁启超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名字。梁启超在这一时期的政治活动众多,因而显得其政治观点也极具变化性。通过对其政治主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梁启超政治思想的价值,这对于重新认识立宪派的政治思想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是晚清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我国19、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宣传鼓动家。梁启超在中国新闻事业上的地位,早有新闻学者将他同沃尔特·李普曼相比较。1896年,他在《时务报》上发表了《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这是梁启超阐述其新闻思想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此文的分析,研究阐发梁启超对早期报刊的功能与作用方面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晚年在著述中对孔子的生平经历及思想渊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孔子思想作了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归纳与诠释。梁启超晚年的孔子研究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历史意义,他既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开拓了孔子研究的新局面,因而在孔子研究史上具有特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张莉 《商》2014,(48):98-98
《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由20世纪二十年代梁启超在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改编而成。在这部著作中粱启超论述了史的目的及意义、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中国传统史学、史学改造、几种专史的做法等,充分反映了梁启超的史学思想。该著作不仅在当时对转型期的中国吏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当今的历史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末以来,西方各种思想学说传入中国大多发生了“转变”和“调适”。梁启超的功利观就是一种基于“群己和谐”的功利观,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盛行的清末,梁的功利观中明显强调“集体利益”,是一种以群体为本位的功利观,这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的功利观不同。梁启超功利观的这种转变和调适的原因,既有其受日本相关学说及西方学者对边沁功利学说修正的影响,又有其受中国传统文化“功利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牟同飞  任晓栋 《现代商业》2008,(18):272-27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报人,不仅在办报实践上有诸多建树,其新闻思想也对后世的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涉及到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很多方面,尤其在办报活动与政治宣传的关系、新闻工作者专业主义精神、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以及新闻舆论监督方面,提出了不少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即使在当下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也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1903年梁启超"大、小民族主义"概念的提出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从东渡日本之初不时声言"革命排满"到游历美洲后提出"大、小民族主义",梁启超这一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伴随着中国传统"夷夏之辨"、"天下观"等思想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对接与调适。其中,梁氏本人对瑞士政治学家伯伦知理国家主义思想的借鉴至关重要,它促使中国传统主要以文化取向为主的"夷夏之辨"、"天下"思想最终转化为以国家取向为特征的"大、小民族主义",进而衍化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的《新民说》在其一生的学术思想中占了很大的份量,研究梁启超的《新民说》必须从两个阶段来深入,第一阶段:1902—1903年,趋向于革命道路。第二阶段:1903年访美归来之后,他不再持激进、破坏的观点,而趋向于改良道路。分析了梁启超从激烈走向保守的调适思想,也从中看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梁启超曾说过:“求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之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中国的农业大国地位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从农业着手。  相似文献   

12.
人说想知道一个国家的未来如何,就看它的教育。的确,正如百年前梁启超梁任公所言一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是可塑性极强  相似文献   

13.
《商》2015,(30)
关于梁启超是否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界观点各异。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他首先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者,其次他传播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再次他的目的应该是为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服务,基于这三点理由,对梁启超的思想和言论进行分析,得出他并没有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商》2015,(51):93-94
梁启超被公认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精心培育出了九位成功的儿女,其中三位更是当选为院士。他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趣味教育等等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家庭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卢柯含 《中国报业》2024,(2):174-175
新闻评论是媒体树立权威性、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基础。梁启超的办报经验和新闻评论思想,对于当代新闻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对梁启超的《时务报》进行分析,探析了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对于现代新闻评论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的一生是政治生涯与学术生涯的二重组合,他政治欲望高,学问根底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学术上,他都是一个有长期影响的人物.然而,由于时代、社会和个人的原因,真正认识梁启超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拟截取一些能反映梁启超性格、人品、才学和理想的片段,综合起来或许可得其全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理论内涵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同富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内在逻辑是,依据社会矛盾理论和方法论原则,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人民的立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及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其实践进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推动生产力发展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并缩小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不同群体之间消费、能力和收入的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映兰 《商》2013,(15):336-336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新闻传播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从构建社会制度的高度,阐述了新闻事业的功能。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理论的完善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谭娟  陈遊芳 《现代商业》2006,(12X):64-65
本文从社会角度切入,分析了服装企业“民工荒”问题从中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和日趋严重现象的原因,提出整个社会应从思想和行动上尊重民工;建立和完善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加强发挥其协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化以及西方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和皴染,激发了晚清至五四如火如荼的国民性批判热潮,谱写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欧——日—中三部曲。如果说梁启超开启了中国国民性批判思潮之滥觞,那么鲁迅的国民性理论和创作便是五四国民性批判思潮的重镇。聚焦于梁启超的积弱溯源与鲁迅的疗救意识,便可清晰地展现五四国民性批判思潮之源流,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国民性批判思潮是对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晚清国民性批判思潮的自然承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