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我国28个省级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各省级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低,各区域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区域公共金融滞后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从纵向比较来看,与2006年相比,2010年各省市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且东部、中部和西部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科技金融的实施对科技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创新公共金融政策和工具,构建区域性公共金融平台,提供长期持续的公共金融支持,实现公共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投入匹配,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完善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江苏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界定了科技金融内涵,揭示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统计数据对我国和江苏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各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有效带动科技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但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显著,科技与金融结合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江苏科技金融能有效带动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对科技金融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反馈效应,公共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发展起主导作用,市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助推作用有待增强。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苏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9)
文章首先总结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研究现状,其次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山西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模型,确定了指标体系,最后根据模型结果对山西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金融创新风险为核心,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企业和政府干预的动态博弈模型.博弈结论表明: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干预的实质是风险分担问题,政府有意愿将金融创新风险转嫁给金融科技企业;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干预意愿取决于金融科技企业初始发展策略.在不完全信息下,政府干预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之间存在两个均衡:低效均衡和帕累托均衡.对此,减少政府干预、加速金融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两条路径:一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金融科技企业承担更多金融创新风险;二是增强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知识认知,为金融科技创新制定更好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6.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科技金融、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耦合协调度及不协调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省域科技金融、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除北京外的中国内地省域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进一步运用DEA模型进行测度发现:初始创新投入系统中各要素无效率省域分布比较复杂,企业创新禀赋无效率均值最高;创新中间产出与投入系统中,发明专利与商标权产出有效率,但以此作为中间投入的无效率均值高、省域分布广;最终产出系统中,某些省域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不足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产出不足情况比较突出。据此提出创新初始投入系统协调发展观、创新中间投入与产出质量观和创新最终产出知识产权盈利模式观,以改善创新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的状况,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9.
区域科技创新需要得到科技金融的支持,区域科技金融的发展亦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二者协同发展,为区域知识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引擎。在介绍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主客体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发展的驱动力,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系统协同发展的运行机理,并由此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发展管理模型,进而提出实现系统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科技金融创新中的风险与政府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系统分析了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风险投资、银行贷款、科技保险中存在的相关风险,认为目前需要政府进一步介入,并通过加强科技金融信息体系建设,着力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深化改革银行贷款制度,加快拓展科技保险业务,进一步改善政府资金扶持,大力夯实科技金融发展基础,以降低、分散、补偿和规避科技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虽然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间良性协同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资金比例仍然偏低。基于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无论以债权介入还是以股权介入,均寄希望于从科技创新的未来收益中获得回报。因此,良好的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是科技企业与金融资本结合的前提。而知识产权与商业模式的评估依赖于战略眼光和市场敏锐度,缺乏统一的标准。只有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衔接科技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实现金融资本与科技企业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陈斌 《新经济》2015,(11):25-26
本文首先对科技金融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进而对我国现阶段科技金融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科技产业融资难的问题,从五个方面的创新问题提出了科技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向,最后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建议,期望实现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杨道衡 《经济师》2020,(3):116-117
近年来,伴随我国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应用进程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金融行业的耦合关系愈发明显。在科学技术和金融行业结合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各个流程中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内容和监管重点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结合湖南省科技金融融合之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管控的具体建议和优化路径,旨在为湖南省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我国28个省级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各省级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低,各区域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区域公共金融滞后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从纵向比较来看,与2006年相比,2010年各省市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且东部、中部和西部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科技金融的实施对科技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创新公共金融政策和工具,构建区域性公共金融平台,提供长期持续的公共金融支持,实现公共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投入匹配,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完善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金融自由化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主要特征。金融自由化导致金融系统趋向于脆弱,传统金融监管手段明显不足。文章在分析我国金融自由化趋势基础上,探讨金融自由化导致的金融脆弱性,提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金融脆弱性是金融业的本性,是由于“逆向选择“、“道德困境“等因素引发银行整体流动性不足而产生的.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引发金融脆弱性的生成机理也是多方面的,单靠市场手段与金融机构自身调整是无法实现的.因为金融脆弱性的产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与突发性,其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深刻的,因此,政府拯救金融脆弱性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黑龙江省2000—2010年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定量分析了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构建了黑龙江省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的动态模拟流图及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VensimV5.9仿真模拟.利用该模型从增加财政投入、金融业发展规模及加大金融业参与科技创新的协作力度三方面设定模拟方案,分析了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对今后几年科技创新的关键指标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为提高关键指标应采取的措施,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率先将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动力,在金融科技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加快金融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金融科技创新实践道路.因此,在比较分析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基础上,归纳总结广东省近几年在金融科技创新实践当中的主要做法与突出成效,为深入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创新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金融相互融合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地方政府是推动科技金融协调发展的引导者。对地方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进行分析,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并以江苏省苏南和苏北地区为例对地方政府引导科技金融发展路径及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苏北地区金融市场欠发达,高新产业融资模式仍以内源式传统银行贷款模式为主;苏南地方政府对科技金融的引导力度和贡献程度显著高于苏北地区。最后,提出了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