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容性创新与中国现阶段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密切相关,这一概念无论从理念还是政策角度,对于我国政府而言仍是全新的。印度作为较早开展包容性创新的国家,在包容性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以印度包容性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归纳和总结了印度在构建包容性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开展低成本创新、依靠基层组织支持草根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对我国包容性创新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技术经济》2018,(3):73-81
通过回顾国外草根创新的已有研究,梳理了国外草根创新的研究脉络。首先阐述了草根创新的概念和内涵。然后说明了草根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草根创新的以下方面:特点;挑战;网络和媒介;学习和成功;扩散和可持续性。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包容性创新实践与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导的“人人参与创新活动、人人共享创新成果”是一致的。以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部分企业作为调研对象,搜集整理了265组有效数据,利用PLS SEM模型方法验证了包容性创新实践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创新成本、创新设施以及创新主体与包容性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但政府扶持、企业合作与创新绩效没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提出,政府需要制定与出台关于包容性创新的制度和政策,并非一定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而应当优化创新设施布局,鼓励当地大众广泛参与创新活动,支持创新创业者与企业开展合作以开发具有适用性、成本低的产品,助力思维变革,营造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4.
包容性创新将以往受社会排斥的低收入群体纳入到创新活动中,同时整合创新参与主体的各项资源与能力,从而使低收入群体的创新能力获得提升与发展,并分享创新成果。包容性创新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一脉相承。探讨包容性创新的历史演进,梳理包容性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揭示包容性创新的内涵和机理,归纳其特征,分析包容性创新的制约因素,提出包容性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首先利用熵值法从基础设施环境、创新性教育、主体、投资、制度、金融环境以及市场化程度7个方面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测度。利用2011-2015年数据检验包容性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最后,为了营造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提出东部地区要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极化效应”,形成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涓滴效应”,中部地区构建创新的“洼地效应”以及西部地区形成“本地市场效应”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探索性地从包容性创新基础设施、创新支撑条件、创新主体、创新投资、制度环境、市场及金融环境、企业创新能力7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包容性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8-2011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包容性创新环境在区域上具有很大差异性,从包容性创新环境综合得分排名来看,北京居首,东部省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明显优于中西部省份,2008-2011年各区域包容性创新环境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我们对云南省部分草根NGO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关于草根NGO生存现状的基本数据。根据我们的调查,草根NGO的数目仍在不断增多,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只是少数且相当一部分的草根没有注册的计划;草根的活动领域多元,活动方式多样但活动范围大多局限在一个县之内;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大多数草根未将规范的治理结构当做组织的紧迫追求;草根的人力资源质量有比较乐观的提升;资金来源大多依赖捐赠,整体规模偏小。我们认为,在资金方面对外界依赖严重的公益性组织与一些资金自给自足的互益性组织相比,在登记注册等外在制度环境要求以及内部治理结构追求方面均呈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印度经济飞速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的原动力——"甘地式创新",其以低价格为目标,追求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组织形式,以实现消费者的可负担性和产品的可持续性,使社会不同层次人群都有均等的机会享受创新成果,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增长。提出了我国企业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系列建议,包括颠覆商业模式、变革组织形式、获取新的组织能力、增加政府对企业的科研投入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9.
刘骏  张蕾  陈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4):108-114
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企业创新速度备受关注。从宏观作用机制方面对企业创新速度进行分析,利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企业创新速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企业创新速度对创新成果具有正向促进作用;②创新速度并非越快越好,其与创新成果呈倒U型关系;③创新速度自身存在门槛效应,创新速度越快,其对创新结果的弹性系数也就越大;④创新速度存在创新成果门槛效应,企业创新成果越多,创新速度对其的弹性系数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包容性创新是基于包容性增长而进行的创新。利用武汉市1990-2014年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包容性创新指标,并对各创新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武汉市创新科技成果及人才评价指标已不适应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不能体现创新包容性。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包容性创新驱动武汉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创新比较,包容性创新强调为被现有经济社会体系排斥在外的BOP群体提供平等参与市场以提高收入、发展绩效与扩大权利的机会.本文对该领域进行简单的文献梳理,发现目前仅有极少学者运用等权重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区域包容性创新绩效进行指标体系构建,进而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构建进行改进与创新,得出结论:包容性创新环境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的前5个省(市)依次为青海、北京、西藏、上海和宁夏.包容性创新投入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的前5个省(市)依次为江苏、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总体而言,北京和上海包容性创新绩效最强.  相似文献   

12.
包容性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企业在开展包容性创新时往往受到传统经营惯性、金字塔底层(bottom of the pyramid,BOP)市场缺陷和包容性创新营利阻碍等多方面的惯性障碍,不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包容性创新的内涵特征,分析形成企业包容性创新惯性障碍的内在原因,构建创新理念转换机制、共益性结构洞桥接机制和包容性创新商业模式探索机制,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两阶段共享投入关联DEA模型,测算中国内地23个省市样本期整体及各子阶段创新效率,并从时间、空间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构建空间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创新生态环境对其创新效率的空间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样本期整体与创新研发阶段效率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呈M型变化趋势,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较低,呈W型变化趋势;创新生态环境与创新效率具有强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地理邻近空间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在整体创新阶段,劳动力素质、政府支持均与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而市场结构与创新效率正相关;在研发创新阶段,人均GDP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成果转化阶段,除对外开放程度与创新效率负相关外,其余影响因素均与创新效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欧国峰 《经济》2005,(10):68-70
规模庞大的中国民间资金已不满足于投机为主的灰色盈利模式,央行的“收编”意图正迎合其寻求变身的动机,从草根金融到资本市场的空白地带,都有望成为其大展拳脚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俄罗斯在原子能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广泛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较为完整的科技创新系统,为俄罗斯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提供了颇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其产品和服务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在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以及拓宽国内和国际市场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包容性创新作为一种使普通大众受益的创新,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其关注的核心是弱势群体(或称边缘群体)。科技型小微企业包容性创新是企业对新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旨在通过创造更多机会改善普通大众的社会及经济状况。从资本、资源配置、组织网络、委托代理、伙伴关系、企业家等角度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包容性创新的影响因素,论述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包容性创新的实现路径及其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7.
首先梳理了包容性创新的理论渊源,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包容性创新的主要特征,最后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其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包容性增长到包容性发展,再到包容性创新,包容性正成为现阶段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根据“包容性创新”这一术语的演变过程,从传统创新的单一价值观缺陷出发,分析了包容性创新推行的必然性,综述了包容性创新的研究进展,并论述了相关理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包容性增长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增长是近十年来国内外提出的新理念,其核心是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是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决定因素。从包容性增长基本内涵认知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包容性增长理论与研究的现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中国当前存在的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和低效率问题,提出将包容性创新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兼顾公平和效率,并从契约化视角探讨了包容性创新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契约化的政府购买是市场化、社会化及去行政化的结合,通过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反馈机制和“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以社会组织为桥梁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为确保包容性创新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效融合,以包容性增长为出发点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