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瑞超  张鹏 《当代财经》2013,(2):98-107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FDI进入我国,但内资部门相对薄弱的吸收能力使得FDI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我国技术创新的效率仍有待提高。文章在测算我国各省创新绩效的基础上,运用系统GMM广义距估计研究了在外资异质条件下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双重作用,我国吸收的FDI总体上不利于吸收能力双重作用的发挥;港台FDI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却不利于技术吸收,而欧美FDI则表现相反;外资技术含量过高不利于内资部门技术吸收,并会削弱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企业形式相比,外商独资企业不利于内资部门技术吸收,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逆向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2.
秦剑 《财经科学》2012,(11):84-93
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盈利和增长的关键性力量。本文考察了吸收能力和知识转移对跨国公司在华突破性创新的成功驱动机制。利用中国13个省165家在华跨国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填写的调查问卷,采用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吸收能力有助于跨国公司在华知识转移的开展,吸收能力和知识转移同时促进了突破性过程创新,而吸收能力也有助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提升。最后,本文还发现过程创新对跨国公司在华的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也具有正向驱动效应。研究结果不但为在华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过程提供了实践指导,也为识别和培育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突破性创新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利用浙江省338家创新型企业2008~ 2010年三年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内生创新努力的R&D经费投入、R&D人员投入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引入吸收能力这一变量,研究吸收能力在内生创新努力和创新绩效间是否起到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企业内生创新努力的R&D经费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具有滞后性,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影响越来越小;R&D人员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且呈现不稳定的特征;吸收能力在内生创新努力和创新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尽管组织间学习已经获得较多关注,但鲜有研究探讨它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从组织间关系和双元性理论视角,提出了组织间的纵向利用式学习和横向探索式学习,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探究了两种组织间学习方式与绿色创新的关系,并检验了绿色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基于203家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结果表明:纵向利用式学习和横向探索式学习都能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相比横向探索式学习,纵向利用式学习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作用更强。绿色吸收能力在横向探索式学习与绿色创新之间也起调节作用,但它并不调节纵向利用式学习与绿色创新的关系。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组织间学习方法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丰富并拓展了绿色创新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培育一定程度的吸收能力,并将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整合,有助于组织知识与技术转移绩效的提升。本文以珠三角地区102家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吸收能力、知识整合对组织知识与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直接正相关关系,吸收能力与知识整合对技术转移绩效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企业若能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将外部技术转化为企业组织自身的知识(技术),将能更好地提升技术转移绩效。  相似文献   

6.
吸收能力与战略技术联盟的创新绩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珺  文守逊 《技术经济》2009,28(12):1-3
通过引入吸收能力,本文扩展了只考虑外生溢出的AJ模型,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战略技术联盟企业吸收能力和研发投入水平之间的函数,比较了有和没有吸收能力下知识溢出率对R&D投资影响的差异,并探讨了战略技术联盟过程中吸收能力对联盟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蕊 《生产力研究》2021,(4):131-136,141
研究选择2012—2016年五大高技术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的技术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财务冗余资源、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三个指标对企业的异质性特征进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探究主并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在异质性特征与创新绩效之间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顾客主导逻辑和组织吸收能力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寻求竞争优势的新概念。基于顾客主导逻辑相关知识,探讨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型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Mplus对构建的混合模型进行中介调节效应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服务流程创新在组织吸收能力和企业服务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顾客导向在组织吸收能力通过服务流程创新影响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中发挥调节作用。鉴于此,建议现代服务型企业围绕顾客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注重对技术与高知人力资本的投资。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是推动稀土产业茁壮发展的关键,亦是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为此,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我国矿业(稀土)企业与外部组织间的协同创新过程为研究对象,展开连续5个月的日记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强组织间联结能够透过协同创新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弱组织间联结则将抑制,甚至削弱企业创新绩效;技术吸收能力能够强化组织间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幅度,且该机制在组织间联结的前因影响下,仍呈现显著;企业的战略信息识别水平越高,越能够强化技术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提升作用;但该机制在仅具备低技术吸收能力的前提下失效。故建议相关矿业(稀土)企业在协同创新合作中,因注重维系与协同方的组织间联结,尝试构建强社会网络关系,并重视自身战略信息识别与技术吸收能力体系的建设,以突破贸易保护思潮的技术"封锁"。  相似文献   

10.
吸收能力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复杂的组织现象,是技术创新、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产业经济与战略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指标,很多学者用该理论解释不同的企业创新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文献,说明了吸收能力的基本内涵和模型。其次在企业网络的视角下,探讨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第三,总结了两个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本文指出随着外部知识资源对企业创新重要性的增强,不能继续把知识作为一个已知的常量,要区分不同的知识属性是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要以企业吸收能力为核心,从整体的角度系统探讨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用有效的研究方法科学地分析各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把吸收能力分为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构建了信息化障碍、潜在吸收能力、实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河南省209家中小民营企业为对象,研究了信息化障碍对潜在吸收能力、实现吸收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实现吸收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②信息化障碍对潜在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间接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③潜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间接效应只有在信息化障碍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往文献对于吸收能力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组织层面,缺乏个人层次的探讨。回归吸收能力概念本质,从个人层面出发,将知识吸收分为识别、同化和应用3个阶段,通过采集与分析上海、重庆、西安、广州、长沙等地的113份技术主管有效问卷数据,探讨个人知识吸收对双元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知识识别有助于探索式创新和挖掘式创新的实现;个人知识同化导致了探索式创新和挖掘式创新之间的差别,探索式创新需要个人同化能力,挖掘式创新则不需要;个人知识应用对双元创新均无作用。结论可为企业管理者以鼓励员工正确定位知识吸收,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创新联盟的知识互补包含差异性和关联性两个维度。创新联盟知识差异性通过任务冲突的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作用。创新联盟知识关联性与关系冲突之间存在负向关系,而关系冲突与创新绩效之间也同样存在负向关系,进而创新联盟知识关联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吴晨  杨震宁 《技术经济》2021,40(4):29-38
本文将组织边界理论与企业演化理论相结合,从路径依赖视角,界定和测量企业边界依赖这个构念,分析企业边界依赖包括能力边界依赖、心理边界依赖和知识边界依赖这3个重要的理论维度,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三家企业的深入研究,探讨了企业存在边界依赖行为,揭示了企业边界依赖、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能力边界依赖、心理边界依赖和知识边界依赖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进而有利于企业取得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吸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技术环境和企业双元创新倾向,提出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实现机制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QCA对107个上市公司跨界技术并购案例进行构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创新绩效构型中,主并企业创新倾向与吸收能力不同维度间存在差异化匹配关系;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基础广度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对于创新绩效提高相对重要;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更有助于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拓展了吸收能力理论,丰富了跨界技术并购领域实证证据,可为不同特征企业制定跨界技术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整合绝对观与相对观,研究“任务冲突→关系冲突→冲突缓解→凝聚力→团队绩效”的链式作用关系,既可推动团队冲突管理理论发展,也可为项目、任务或问题团队将团队冲突转化为团队绩效提升动能提供理论指引。以105个来自天津市9所高校的国家级与市级“大创”项目团队为被试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两个时隔半年的纵向数据调查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关系冲突比任务冲突对团队凝聚力的影响更直接、积极和显著;情绪规范与任务网络强度、交流协作是缓解团队冲突的两条有效路径;凝聚力是团队构成、结构、过程中影响团队绩效的最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9份地方产业集群企业问卷数据,实证分析了集群网络结构、吸收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绩效三者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集群网络结构对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网络规模、中心度和强度正向影响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②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绩效;③集群网络结构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绩效。但在集群网络结构的各项指标中,除网络规模外,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强度并不直接影响创新,而是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创新绩效;④在集群网络结构、吸收能力、技术创新绩效三者关系中,潜在和现实吸收能力是发挥网络结构优势、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转移视角,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两个维度,以浙江四地194家企业为调研对象,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中的交互紧密度、关系稳定性和政策利用度对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稠密度对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交互紧密度、关系稳定性对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相对薄弱的吸收能力是制约FDI技术创新溢出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测算各省创新绩效的基础上,从外资异质的角度分析研究吸收能力对我国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双重作用,进入我国的FDI总体上不利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吸收.港台外资虽有助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却不利于技术吸收,而欧美外资则反之;外资技术含量过高不仅难以吸收,而且会削弱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相比,外商独资企业非但不利于内资部门技术吸收,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技术外溢.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89家研发联盟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联盟伙伴间冲突,联盟经验与成员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联盟伙伴间冲突倒U型影响成员企业的创新绩效;联盟经验正向调节伙伴间冲突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文章的研究结论弥补了现有的理论贡献,对联盟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