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根本原因是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以及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乏力,技术产业化、市场高端化及双自联动的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可以缓解制造企业技术能力不足和市场竞争乏力的约束,但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又面临着“制度瓶颈”和“界面割裂”的双重难题。为了把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融入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过程,本文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设计了转型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深入研究网络时代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化路径、市场化路径以及协同化路径,以求从整体上重塑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的内生性原动力。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再造与组织结构优化是决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序参量,通过技术创新形成技术生态位、商业模式再造形成市场生态位、组织结构优化形成组织生态位,通过“技术-市场-组织”的协同演化逐步实现技术产业化、市场高端化、组织平台化,共同推进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当今全球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建立基于TRIZ理论与大数据的智能化技术创新模式,有望解决传统技术创新模式下创新效率低下、难以找到正确技术创新方向、技术转化传统路径不畅、技术与市场对接存在障碍等问题。以专利技术开发为例,分析了TRIZ理论及大数据在技术需求预测中的作用,探讨了协同创新模式下TRIZ理论、数据挖掘在技术研发中的应用,研究了专利运营平台在技术市场中的重要位置;探索利用TRIZ理论和大数据关联技术需求、研发及市场,促进需求、研发及市场之间无缝对接,达到加速技术创新及技术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标准化水平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其中专利技术的标准化又使得技术标准的强势与专利权的优势相结合,使得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市场优势倍增。"得标准者得市场",专利技术标准化已成为国际竞争中新的游戏规则,更是西方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手段之一。目前,国外企业利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竞争路线取得了较大的技术和市场优势。而尚处于专利标准化起步阶段的我国企业却面临着极大挑战,尤其在技术密集型的电力行业,各个主要电力企业正在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其面临来自国外企业专利标准的挑战更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外国企业实施专利标准化战略的成功经验,并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提出专利标准化建设建议,构建电力行业专利标准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数字产业具有前沿性、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技术标准国际化是数字产业保持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法,以昕诺飞为研究对象,探索企业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的路径及机制。结果表明,昕诺飞实现技术标准国际化的主要路径是基于自主研发或收购专利组建标准联盟或专利联盟并制定发布联盟标准,进而将其转化为国际标准、目标国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可基于标准开展相应认证检测,形成“联盟+标准+专利+认证检测”的闭环,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市场垄断化”的良性循环,以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的关键在于组建联盟,我国数字产业可通过“标准联盟+专利联盟”的双联盟策略,形成核心层稳固的开放式战略联盟,通过构建共生演化生态系统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建立强大的专利战略,对提升生物技术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我国生物技术专利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浙江48家生物技术企业的124项发明专利和浙江5所高等院校的70项生物技术发明专利的实证研究,对生物技术专利的创造、管理、运用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剖析,指出生物技术企业在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协同、专利战略管理水平、专利战略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亟需改善和提高。认为生物技术企业专利战略应当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市场创新战略和经营管理战略密切结合,协同发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郝锋  李瀚  珉琦 《资本市场》2006,(1):118-120
“国际大型跨国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各个科研领域形成了强大的经济科研实力,依托知识产权制度,将自身的专利与标准紧密结合在一起,创立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一条龙’获利道路。” 在国际竞争下,中国产业必须拥有有自主知识产权之标准,否则就会成为别人的附属国和OEM,只能做世界的配角。 而当中国企业再不仰人“标准”生存,对于国际企业来说,这将意味着他们失去源源不断的坐收专利费用。 赢得标准,就赢得巨量金钱!  相似文献   

7.
凭借技术标准锁定获得的市场优势或市场控制权容易使企业滋生创新惰性,而标准锁定效应下技术创新路径的依赖、系统创新的困难、标准专利化的专利壁垒等则会加剧创新惰性。运用主次因素分析法对标准锁定效应下企业创新惰性生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从成本—收益导向、渐进—革命博弈两个方面探讨了标准锁定效应下企业创新惰性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胡文慧 《财富时代》2022,(11):55-57
<正>据调查,目前较多企业中技术瓶颈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技术的竞争。为了实现技术创新、技术保护,中小企业有必要开展专利战略。专利战略可以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是企业为了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巩固和提高自身竞争优势而发展出的一种竞争战略。为此,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专利战略的发展状况,并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专利战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中小企业专利战略发展提供具有一定建设性的帮助,同时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应对策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专利技术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
舒辉  高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1):111-116
大量理论与实践证实,推进专利和标准协同发展,能够实现创新成果效益最大化,然而,在其实现过程中将面临来自多层面、多方面的问题。在分析专利和技术标准由分离走向结合的协同演化关系的基础上,从技术、市场、管理、政策及法律五大层面,探讨了专利和标准协同转化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制造企业发展过程表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演化关系。结合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制造企业演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模式、协同演化关系。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存在3种模式:简单线性模式、反馈控制模式、复杂系统模式。基于此,构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模型,指出协同演化呈现“创新-调整-适应”等复杂的螺旋化发展过程,并提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的3种机制:互动机制、学习机制、选择与反馈机制。突破了关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简单的线性关系和静态视角,从动态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补充和修正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认识,丰富了现有创新演化理论。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启示在于:单一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制造企业带来盈利,但是其作用和持续性均有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协同是制造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建立博弈模型,探讨技术革新认知差异情形下,外部技术创新者向寡占竞争格局的生产企业授权生产新产品专利的最优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创新授权者关于新产品市场的认知劣势使固定收费契约不具备完全优于特许权收费契约的绝对优势;在双重收费契约下,专利人授权对象选择因认知差异影响,由排他性授权向非排他性授权决策转变;认知差异性削弱了创新企业市场势力,从而提高特许权收费契约优势,而拍卖、股权投资等有助于创新企业克服认知劣势。据此,建议创新企业明晰创新专利长期回报,综合搭配应用多种授权契约;以非排他性授权策略配合特许权收费、双重收费和股权投资等契约模式,实现技术交易产业链激励共容下的利润最大化,促进技术创新传播应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技术-市场-产权"三维理论为基础,界定了企业自主创新的5种基本模式,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及强度匹配的概念与定义。基于专利数据测度,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与强度匹配的计量方法,提出了技术创新能力强度、强度匹配与自主创新模式3者关系的网格图,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机理与模型,应用该机理和模型对我国23家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技术-市场-产权”三维理论为基础,界定了企业自主创新的5种基本模式,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及强度匹配的概念与定义。基于专利数据测度,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与强度匹配的计量方法,提出了技术创新能力强度、强度匹配与自主创新模式3者关系的网格图,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机理与模型,应用该机理和模型对我国23家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专利许可通过运用专利技术获取技术收益,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专利技术拥有企业的许可策略受到研发投资的不可收回性、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潜在竞争的影响。基于动态博弈方法,考虑到竞争性企业进行专利技术研发投资的选择和专利许可策略决策,研究了竞争市场下双寡头企业的研发投资和专利许可博弈问题,并比较了固定费专利许可模式和按产量提成专利许可模式的绩效。  相似文献   

15.
运用期权博弈和合作博弈理论,基于对称双寡头模型,从技术互补程度出发,将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互补程度、专利经济寿命、市场波动率)作为数学模型中的输入量,专利价值和投资阈值作为输出量,研究了互补性专利下创业企业协同创新的金融性质。结果表明,具有互补性专利的企业协同创新能够获得理想的专利投资价值,并且专利互补程度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科技型中小企业R&D模式选择——虚拟技术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芬  吴博 《经济师》2001,(12):153-153,155
随着我国加入WTO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将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 ,而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永葆活力的根本。为此 ,中小企业应适时调整传统的研究与开发 (ResearchandDevelopment ,简称R&D)模式 ,采取有较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虚拟技术策略。技术虚拟作为虚拟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中小企业适应瞬息万变市场环境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专利战略的视角,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具备创新技术的新颖性、创新技术的创造性、创新技术的实用性三个基本特征。技术创新具有特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技术创新发生过程的普遍规律。将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利分析、专利创造和专利实施为纽带联结起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技术预测、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形成一种在时间上继起和在空间上并存的关系,构建一个专利战略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型( PS-TI模型),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指导框架。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5,(12)
技术创新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文章在对创新模式内涵界定以及分类的基础上,从技术特性和策略动机两个维度,分析了不同的技术特性和策略动机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指出对应于不同的策略动机和技术特性,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专利质押融资是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协同创新行为。国内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引发了新的融资需求,而目前小微企业实际融资不畅,使得专利融资成为小微企业的应急之需。在对小微企业专利质押融资现状及其障碍性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助推小微企业专利产业化、构建专利融资协同体系、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专利信贷的支持力度、搭建专利质押融资平台、继续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等应对策略,以及实施供应链专利融资、大数据金融等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协同创新成为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一种主流模式,是指创新活动中以知识不断增值为核心,官(政府)、产(企业)、学(高校)、研(科研院所)及中介机构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一种创新组织模式。在梳理、分析已有协同创新、技术创新网络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技术创新网络扩张概念,并认为协同创新对技术创新网络扩张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技术创新网络扩张概念模型、机制与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