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开放式情境下,企业通过创新搜索获得外部资源是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但创新搜索如何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机理仍然不明确。基于创新搜索理论和网络能力理论,构建了创新搜索、网络能力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作用关系理论模型,并以江浙沪地区183家制造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搜索深度和宽度以及网络能力均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创新搜索的深度与宽度提升了企业网络能力,并通过网络能力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网络能力在创新搜索深度、宽度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搜索宽度对网络能力的影响比对搜索深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在创新网络环境下,深入探讨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OI)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整合外部资源进行产品创新,提升创新绩效。基于创新网络环境,对252家高技术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网络关系能力是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加快开放式创新有利于提升合作成员的网络关系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绩效。在创新网络环境中,网络溢出效应可进一步提高网络关系能力的调节能力,网络关系能力能够影响OI对企业绩效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22,(1)
开放式创新是否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是学术界和企业关心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文献,以开放式创新概念内涵的研究为起点,对开放式创新的类型以及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其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对开放式创新的衡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丰富。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知识连接—知识交互—创新绩效”概念模型,采取问卷调查法研究外部知识源连接、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①知识连接多样性与知识连接深度对渐进性创新绩效、突破性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连接多样性对两类创新绩效的影响均高于知识连接深度;②内向型创新、外向型创新对于企业获取渐进性创新绩效及突破性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③企业通过内向型创新能够将知识连接多样性、知识连接深度的价值转化为渐进性创新绩效及突破性创新绩效,而通过外向型创新能够将知识连接多样性、知识连接深度的价值转化为突破性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织双元性理论,探讨知识搜索平衡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的调节作用。基于苏南地区158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搜索联合平衡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环境动态性在其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知识搜索匹配平衡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环境竞争性在其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在考察企业网络能力、产业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引入产业网络关系维度和结构维度作为中介变量,同时引入产业网络类型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实证研究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的方法,对网络能力与产业网络、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以及产业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互作用机理作了研究,同时对产业网络的中介作用和产业网络类型的调节作用做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109家中小电子科技企业的调研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检验了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吸收能力的协调作用。结果显示:对供应商和顾客开放能够改善创新绩效,对竞争者开放会降低创新绩效,对科研院所开放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不显著;吸收能力显著提升了对供应商和科研院所开放的创新绩效,但对顾客和竞争者开放的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构建了共同市场规则与制造过程创新及企业绩效关系理论模型。选取长三角地区153家中小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SPSS17.0和AMOS7.0,对有效样本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共同市场规则对企业制造过程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制造过程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创新是企业在共享经济与全球经济背景下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但是开放式创新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是一种挑战,因此探索开放式创新绩效提升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06份企业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组织知性资本、知识管理能力与开放式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组织知性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开放式创新绩效,知识管理能力在其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且在网络嵌入性调节组织性格与知识管理能力关系的过程中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效应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11.
商业模式创新对经营绩效的积极效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二者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仍需深化。基于双元能力视角,探讨制造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内在联系,运用192家制造型中小企业数据分析发现,因效率边界作用,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而由于新颖效应,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为U型;双元能力在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倒U型关系,以及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U型关系中都发挥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以互补性知识资源作为中介变量,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构建“内外兼修”的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均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互补性知识资源在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内向开放式创新负向调节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互补性知识资源的关系,且存在有调节的中介作用,而外向开放式创新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可为不同类型质量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开放式创新情境下本土企业战略选择与质量管理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商业模式创新对经营绩效的积极效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二者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仍需深化。基于双元能力视角,探讨制造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内在联系,运用192家制造型中小企业数据分析发现,因效率边界作用,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而由于新颖效应,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为U型;双元能力在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倒U型关系,以及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U型关系中都发挥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4.
企业基于社会和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常州市8个产业集群的257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集群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基于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基于社会关系建立的非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也呈正相关;2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3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在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在集群背景下,企业应通过经济和社会关系建立正式或非正式学习渠道,形成多维供应链知识网络,并借助技术学习和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的双向作用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5.
现有研究表明,嵌入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关系网络在制造企业服务化与服务创新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但究竟何种网络嵌入特征能够促进制造企业跨界获取服务创新相关知识进而促进服务创新尚不明晰。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组织搜索理论,构建了知识密集服务嵌入、跨界搜索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36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密集服务嵌入的4个特征——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数量与关系多样性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跨界搜索在知识密集服务关系嵌入特征的关系强度、关系质量与服务创新的关系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知识密集服务结构嵌入特征的关系数量、关系多样性与服务创新的关系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组织学习过程中的投机性行为影响着企业创新绩效。运用组织学习与创新理论,从开放式创新视角阐述了国际化企业投机性学习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内向型创新模式能够提高创新绩效,但国际化程度负向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投机性学习行为削弱了内向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即投机性学习不利于提高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绩效。研究结论对于新兴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与国际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技术能力、创新战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和创新绩效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者之间的理论假设模型;分析了技术能力与创新战略、技术能力与创新绩效、创新战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了技术能力与创新战略的匹配程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开放式创新模式、制度合法性对企业取得首次创新成果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内向型与外向型模式都能促进创新绩效提升,但企业国际化程度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国际化程度负向调节内向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正向调节外向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制度合法性距离对内向型、外向型开放式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借鉴IT应用模式与组织能力的分类,将企业IT能力分为开发式IT能力和探索式IT能力。以家电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IT能力、企业间关系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IT能力对企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间关系对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但3个维度(信任、承诺和依赖)的调节作用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