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有低端市场颠覆下后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多从要素创新和流程重塑视角,分析其在企业价值提升中的重要作用,而缺乏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深层次思考,以及低端市场中后发企业如何凭借商业模式创新颠覆在位企业行业地位。为此,将颠覆式创新理论和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相结合,基于低端市场研究背景,采用单案例探索性研究方法,以长城公司为案例样本,对低端市场颠覆下后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端市场颠覆下的后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一般经历细分市场切入、价值网络重构、市场格局颠覆、竞争壁垒构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以组织惯例演化为主线,以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为样本,采用SPS案例研究法,从微创新角度探讨组织惯例内涵及其演化过程模型。基于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探索微创新对组织惯例演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首先,在惯例演化搜索、变异及选择阶段,组织惯例分别以模仿式微创新、自主式微创新及延续式微创新3种方式演化;其次,在不同惯例演化阶段,微创新对组织惯例作用机理不尽相同;最后,在组织惯例演化过程中,惯例表现形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选取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振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借鉴扎根分析流程,梳理后发企业逆向创新障碍演化过程,揭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障碍机理,即后发企业逆向创新过程中的障碍是多重的,且多重障碍间存在叠加效应;归纳破解后发企业逆向创新障碍的策略组合,提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过程中应树立策略组合的观念,采取组合策略规避或破除障碍;强调后发企业尤其要关注创新回溯阶段的技术回溯升级障碍和法律规制抑制障碍,重视并适时确立前瞻型战略柔性策略,居安思危,提前作好应对发达国家技术规范和法律规制挑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作为后发赶超的关键之举,明晰颠覆式创新的前因条件及驱动模式,对后发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整合分析模型,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149个后发企业案例进行组态分析,探究颠覆式创新驱动模式。结果发现: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驱动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的必要条件;存在4种颠覆式创新驱动模式,其中,市场驱动型和组织联盟型能够触发“自下而上”颠覆式创新,政府驱动型和技术主导型可以催生“自上而下”颠覆式创新;特定条件下,技术、组织和环境前因条件组合通过“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颠覆式创新;不同驱动路径前因条件间存在互补或替代关系。结论不仅能够揭示我国颠覆式创新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可为后发企业通过颠覆式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技术组合创新理论,通过对华为无线网络技术后发追赶的纵向案例研究,建立复杂核心技术创新的五阶段模型,从复杂性和核心性两个方面建构复杂核心技术,分析复杂核心技术创新及后发追赶的主要困境与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根据技术创新范围、规模、复杂性与核心性形成过程,复杂核心技术创新过程分为产品原型、市场准入、边缘市场、核心技术及核心市场5个阶段;复杂核心技术的高市场转换成本导致后发者面临巨大困境以及先发者存在路径依赖,后发追赶需要长期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分别解决技术复杂性和核心性;技术复杂性和核心性均来源于技术组合创新以及市场需求,技术复杂性为核心性提供整体优势和经济动力,技术核心性进一步增强技术复杂性,形成技术的多层次网络结构与整体优势。研究结论完善了复杂核心技术创新的后发追赶理论,对后发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后发企业在逆向跨国并购后会与被并企业产生资源依赖关系,需要开展有效的技术学习才能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但现有文献对该过程机制缺乏探讨。文章通过慈星2010—2022年的纵向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后发企业由追赶阶段到超越追赶阶段的转型过程中,资源依赖由“后发企业对被并企业的技术依赖”向“被并企业对后发企业的市场依赖”演化,技术能力由“产品工程能力”向“产品创新能力”演化,其中后发企业采取技术解构和技术重构的学习机制驱动了两者的演化过程。研究结论揭示了后发企业逆向跨国并购后的技术学习过程,丰富了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和资源依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探讨市场环境影响下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能够丰富颠覆式创新理论研究。在文献讨论的基础上,选取小米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结果发现: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需求和产业3个方面,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价值网络重构两条路径实现颠覆式创新。在理论上,为探讨市场环境与颠覆式创新关系提供分析框架,并提出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影响下实现颠覆式创新的思路。在实践上,为后发企业正确认知市场环境并有针对性地构建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具有路径演化的特征,在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作为技术创新核心要素的人力资源具有相异的配置模式、配置关系和管理特征.在技术路径产生阶段,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以内部开发为主;在技术路径演化阶段,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在技术路径跃迁阶段,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以租赁为主,并注重革命性新技术人才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张毅  闫强 《技术经济》2022,41(2):38-49
以演化经济学和系统动力学视角,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华为早期技术研发进行系统性分析,建立后发企业技术创新及其演化的系统动力模型。研究发现:新产品开发是资本增长的动力,技术创新是产品开发的动力,人才和研发组织是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人才也是组织结构优化的动力,而发挥人才价值的关键是人才激励;市场既为后发企业提供不断进化的市场动力,也传递先发企业和后发企业的竞争压力,促使后发企业不断产品开发和集成创新,供应商为后发企业快速进入市场并对关键技术进行模块化创新提供动力;企业家和研发组织把外部动力和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使内部动力及进化选择机制与外部市场竞争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以全球化背景为研究情境,以全球制造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江铃汽车与核心企业奇瑞汽车两个汽车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企业创新网络理论为基础,结合企业成长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通过识别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网络构建过程,从结构特征、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深入探索企业如何运营创新网络,进而归纳总结出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网络发展经历了由封闭到开放、分散到集中、非正式到正式、单核到多核的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非核心企业创新网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核心企业创新网络一直处于主动状态,具体网络功能经历了模仿式创新、吸收式创新、整合式创新、自主式创新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本土化理论——复合基础观,以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为例,结合后发企业追赶需要考虑的重要情境即机会窗口,分析后发企业在追赶过程中,如何合理、灵活地采取复合式战略回应机会窗口,并利用机会窗口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从初始追赶到超越追赶再到行业前沿的追赶历程。研究发现,同一行业内不同机会窗口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某一机会窗口的出现也会触发其它机会窗口出现,进而引致整个行业机会窗口涌现;基于复合基础观视角,后发企业追赶路径的演变过程为:最初以技术模仿式创新为导向实现边缘赶超,继而以市场把握和扩张为导向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然后以全面协同创新为导向实现系统竞争力提升;后发企业通过实施复合式战略回应机会窗口的开启,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把握住发展机遇,实现追赶;与追赶路径演变相关联,随着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积累,战略回应机制也相应地呈现为“被动回应—主动回应—引领拓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视角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解读,是研究产能过剩这一复杂问题的新视角。从后发国家工业化阶段的分析发现,后发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之后有可能会遇到产能过剩问题。这一问题的理论支持有雁行模式和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同时也可以通过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企业之间就创新进行的博弈进行分析。在理论阐述之外,对我国不同行业进行分析,建立对于行业国际分工地位和产能过剩程度关系的计量模型,以衡量国际分工地位对某一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增长必须以创新为依托。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相关内容,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和关键节点的状态与特征,并以具有明显集群特色的浙江省作为案例,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进程。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模型,并认为国内外各区域创新系统正按照该模型进行由无序向有序的自组织演化。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增长必须以创新为依托.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相关内容,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和关键节点的状态与特征,并以具有明显集群特色的浙江省作为案例,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进程.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模型,并认为国内外各区域创新系统正按照该模型进行由无序向有序的自组织演化.  相似文献   

15.
苏南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生态是苏南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创新生态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推动苏南现代化进程。苏南创新生态主要由创新要素、辅助和服务要素、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不同要素之间形成了共生演化。苏南创新生态在演化过程中表现出多样性增加、关键主体主导能力增强、根植性加强和开放式创新深化等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后发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着政策限制、市场挤压和技术竞争等挑战。颠覆性创新作为管理实践中重要的创新理论与分析工具,价值创新为进一步探索颠覆性创新技术演化与市场侵入提供了新的着眼点,从而为海外情境下后发企业突围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基于颠覆性创新和价值创新相关理论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NVivo12对一加手机案例进行自下而上编码,归纳其演化路径。结果发现:本土后发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颠覆性创新演化模型主要由4个主范畴构成,其中异质性需求定位是颠覆性创新价值主张的前提,用户中心化技术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融入文化的商业化创新是价值传递的手段,市场侵蚀是价值实现的终端。结论可拓展颠覆性创新理论情境,对本土后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企业创新网络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创新活力的源泉,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主体参与式创新,可优化创新网络的关系嵌入,两者是驱动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重要因素。结合企业家精神和关系嵌入理论,采用探索性双案例研究方法,以贵州茅台和均胜电子为案例研究对象,按照“情境—过程—结果”逻辑,探析企业家精神与关系嵌入互动过程中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一般过程。研究发现:①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网络的发展表现各异,企业家精神和关系嵌入的作用亦存在差异;②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遵循位点移动,整体呈“倒U”型;③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机制表现为市场导向为主的内部驱动路径和技术导向为主的外部驱动路径。  相似文献   

18.
王敏  银路 《技术经济》2010,29(2):28-33,38
新兴技术演化是在技术自身、市场需求、配套环境、企业能力等众多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本文对企业能力、市场需求和配套环境与新兴技术之间的共生演化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个新兴技术"三要素多层次共生演化"模型,旨在通过研究本模型为揭示新兴技术演化过程的特征提供一个多视角的整体性分析框架,为进一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入研究新兴技术演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以专利家族为研究视角,阐述技术路径动态演化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专利家族自引会对技术主路径造成干扰,通过对主路径进行调整,提出一种修正技术主路径的新思路。研究发现:光刻技术在“投影对准和曝光系统—浸没式投影物镜—浸没式光刻材料—光刻胶”4个阶段经历了“路径消解—路径产生与路径依赖—路径消解与突破”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以荷兰阿斯麦、德国蔡司和日本东京电子为代表的专利家族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以阿斯麦为核心的利益联盟垄断核心技术,强化光刻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作用,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路径依赖理论的认知,通过揭示光刻技术路径演化过程及企业演化格局,为后发国家突破技术路径依赖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0.
科创型特色小镇作为我国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对当地创新创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核心企业主导的创新网络的科创型特色小镇,具有更强的发展动力。因此,探索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网络与科创型特色小镇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杭州云栖小镇为例展开研究,结果发现:①创新网络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差距清晰化阶段、提升探索阶段和成熟规范化阶段;②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创新网络演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创新网络演化不同阶段存在差异性;③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和科创型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协同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