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休闲社会的发展,个体的游憩参与行为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通过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文章构建了由游憩参与者、游憩活动与游憩空间共同组成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讨论了深度休闲、游憩专门化和地方依恋之间的具体关系。研究发现,深度休闲对游憩专门化和地方依恋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游憩专门化对地方依赖具有负向影响,并在深度休闲与地方认同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角色。研究表明,游憩者的深度休闲特质越明显,对地方依恋的总体程度也越高,主要原因是情感认同的提升;而深度休闲特质越明显的个体,其游憩专门化水平也越高,主要原因是持续的活动涉入促进了认知和行为的专门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城市休闲服务供给视角,以哈尔滨市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游憩者个体特征对城市森林公园休闲供给的感知差异。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游憩者对休闲服务供给因素的需求存在差异;年龄与游憩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家庭月收入则与游憩满意度存在负向影响;城市休闲服务供给因子包含基础设施、游憩交通与服务、游憩网络与信息、游憩环境4个维度结构;此外,通过最优尺度回归分析估测了包括休闲服务供给因子在内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游憩者满意度的影响,发现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为休闲氛围浓厚、卫生设施分布合理。对此,为城市森林公园提出营造浓郁的休闲氛围,完善休闲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个性化休闲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游憩空间是城市空间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休闲文化和游憩行为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属性深深地打上了“休闲”精神的烙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意识的增强,休闲游憩需求已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三明城市绿道为例,对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满意度、健康效益评估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满意度和健康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对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1);绿道游憩者的满意度对健康效益评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2)。依据研究结果,绿道管理者应注重游憩者的游憩动机,优化设施,加强管理,从而满足游憩者的内在需求,提升游憩者的满意度,加强城市绿道对游憩者的健康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然在加速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很多地区面临的难题,在利益的驱动下,传统的消极生态保护理念难以抵挡城市建设的不断蚕食,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理念。通过对国内外休闲游憩绿道研究情况的分析,探讨了休闲游憩绿道建设的意义,阐述了休闲游憩绿道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特殊作用。同时针对其地域特色提出了休闲游憩绿道建设的具体思想。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是中国典型的内陆城市,远离热点旅游区、民族众多且经济发达程度不高,近300万乌鲁木齐市民的近程休闲与旅游需求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对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新疆首府的乌鲁木齐市旅游空间范围得到不断拓展和延伸,目前已形成环城游憩带的雏形,为满足市民的近程休闲需求以及促进城乡统筹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对环城游憩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可以为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乌鲁木齐市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推动乌鲁木齐市乃至新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可为类似少数民族地区大城市发展环城游憩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田金霞 《时代经贸》2008,6(8):113-115
凤凰发展休闲旅游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发展基础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依托特色资源,把握古城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强化保护意识,加强区域合作,有效整合资源,采用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手法,通过情境化、体验化、特色化休闲项目和游憩方式设计,打造融山水观赏、休闲游憩、民俗体验、文化品味、生态养生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将纯观赏型游客转化为观光休闲度假型游客,把凤凰建成兼具观光休闲功能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田金霞 《时代经贸》2008,6(12):113-114
凤凰发展休闲旅游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发展基础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依托特色资源,把握古城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强化保护意识,加强区域合作,有效整合资源,采用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手法,通过情境化、体验化、特色化休闲项目和游憩方式设计,打造融山水观赏、休闲游憩、民俗体验、文化品味、生态养生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将纯观赏型游客转化为观光休闲度假型游客,把凤凰建成兼具观光休闲功能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9.
殷群 《经济研究导刊》2015,(4):247-249,263
云南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具有旅游体验、文化传播、休闲娱乐、以人为本、审美教育的旅游价值。通过分析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开发时应注意处理好白族婚俗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与其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整合、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认真规划,分步实施等问题,提出合理的旅游开发对策,为发展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城市游憩带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推动作用的研究在休闲游憩产业领域中逐步受到关注。以乌昌经济一体化为背景。建立和完善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和米泉市三城市间城市游憩带,并将游憩带作为三城市的中介,使泛乌鲁木齐城市群成为可能,以此增强城市化向全疆的辐射作用。同时着重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地域生态四个方面分析游憩带的完善对泛乌鲁木齐城市化推动作用,初步构想利用综合指标体系量化分析游憩带对城市化的贡献率,以期作为调整与完善城市游憩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逐渐成为一种消费现象,休闲产业发展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综述国内外休闲产业发展研究,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休闲产业发展的若干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整合理论的城市休闲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郑胜华 《经济地理》2005,25(2):228-231,251
对城市休闲发展的研究是基于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其重要性在即将到来的体验经济时代越来越得以体现,所以关注和研究城市休闲发展就成了一个现阶段在理论、实践层面都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大连城市居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利用特征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李峥嵘  柴彦威 《经济地理》1999,19(5):80-84,17
本文利用大连居民日常生活行为调查的结果,在比较居民工作日与周末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基础上,从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和空间属性角度,对大连市居民周末休闲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中对居民社会属性与其休闲时间利用─—尤其是活动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引入时间地理学方法描画了居民周末活动路径,为城市休闲规划提供了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4.
深圳休闲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强 《经济地理》2006,26(2):349-352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已成为众多深圳市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休闲产业也已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分析深圳休闲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在产业认知、产业政策、产业形象、产业布局、产品体系结构、产品亲和性、产品市场发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休闲消费蕴含休闲时间消费和休闲消费支出。本文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居民休闲消费不平等问题。研究发现,休闲时间消费和休闲消费支出不平等现象日趋显著。本文通过K means均值聚类刻画了休闲时间消费差异。构建回归模型发现,休闲时间和收入是影响休闲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随着年份的推移,休闲时间逐渐成为影响“有钱无闲”群体休闲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收入的拉动作用逐渐弱化。对于“有闲无钱”群体,虽然增加该群体收入能有效提高其休闲消费水平,但收入与年份交叉项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游憩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生 《经济地理》2000,20(3):96-100
文章系统分析了前苏联游憩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地域游憩系统”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游憩地理学走向成熟是要标志。认识在游憩地理学学科形成过程中,以B.我奥布拉仁斯基为首的地理学家自始至终起到了不呆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女性的日常休闲特征——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春晓  何流 《经济地理》2007,27(5):796-799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的日常休闲生活对城市空间演化正在产生深刻影响。但目前,地理学界对女性休闲的研究很少,城市规划和建设往往也缺乏性别差异的考虑,对两性社会地位的平等发展带来障碍。文章通过在南京市湖南路对市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女性的休闲时间、场所、方式、出行、消费等方面的特征,并对两性的休闲行为差异进行了对比,认为女性的日常休闲活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正在超过男性,但其休闲生活质量低于男性,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它为城市规划及区域规划提供依据,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的需求.在研究各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的现状及变化特征,指出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构想.  相似文献   

19.
罗艳菊 《经济地理》2006,26(4):698-701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研究了不同利用水平下游客的拥挤感知与游憩利用影响的感知差异,并探讨了其对游客总体满意度的作用,主要研究结论为:①在利用水平高的游憩环境中,游客对各种游憩利用影响的感知显著高于利用水平低的游憩环境;②游客对某些游憩影响较为敏感,但它们并不一定影响其总体满意度;③对游客总体满意度产生作用的主要为“环境”与“设施”因素,在高利用水平环境中,拥挤感知也会对游客满意度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民周末休闲活动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休闲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与工作相提并论的一种生活方式。休闲活动在受到城市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本文以深圳市民活动日志调查为基础,应用时间地理学方法,旨在寻找深圳市民周末休闲活动的空间特征以及居民休闲行为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本文提出了深圳市民周末休闲活动的四圈层二集中带的空间结构模式,同时分析在居民个人属性与休闲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