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一,“小老穷”林业局的概念“小老穷”是我国森工部门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指经营时间已久,可采资源濒临枯竭,在经济上严重困难的林业局。它的基本特征是“两个严重危困”,即森林资源严重危困,企业经济严重危困。目前,一般林业局也面临这种情况,然而“小老穷”林业局与一般林业局在森林资源和企业经济上的危困程度是不同的。“小老穷”林业局应该是森林资源已经枯竭或濒临枯竭,企业经济处于非常困难而难于运行的境地,这“两个严重危困”  相似文献   

2.
1987年9月1日至5日,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和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在哈尔滨市联合召开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小老穷’林业局经营对策研讨会”。来自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林业生产、科研、教学等单位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这次会议对“小老穷”局问题的研究,意义不仅仅在于“小老穷”局本身,还在于对它的研究有助  相似文献   

3.
湾沟林业局经营面积93394hm2,全局总人口19430人。在职职工7193人,离退休职工2387人,现有固定资产1.6亿元。“七五”期间成为全国森工行业有名的“小老穷”局。进入“八五”企业更加危困,1990年开始亏损,1992年木材产量调减到6.3万m3,当年亏损1780万元,1994年9个月发不出工资,人心波动,企业维艰,面临着能不能生存下去的抉择。严酷的现实迫使我们寻找企业的出路。1994年5月我们实行了“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多级管理,主辅剥离”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把基层单位撵下海,分散经营、分灶吃饭、分流人员、分担压力,当年就扼制了经…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湾沟林业局建立于1958年,是吉林省开发较早的森工企业。总经营面积93万hm2,职工7623人。由于连年的重采轻育,到80年代中期,可采资源已近枯竭,木材产量由年采28万m3降至10万m3,成为全省森工企业中有名的小老穷局。截止1994年底,累计亏损5480万元,各种债务达7000多万元,已连续拖欠职工工资4个月。企业陷入无法生存的困境。面对这种情况,从1994年初开始进行了全面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年即减亏375万元。1995年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一举实现扭亏为盈,盈利150万元,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1996年,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吉林…  相似文献   

5.
伊图里河林业局1953年7月建局。旅业区面积14.5612万:hm2,建局以来已为国家生产商品材690万m2,扣除后来的亏损补贴还上缴利税7000万元,为国家投资的《倍。由于超计划生产,可采资源基本枯竭。现全局有职工5300名,知青工3200名,离退休职工2206名.2万多林业人口要生存,全年收支差1100万元。资金短缺,设备落后、无力更替,职工住宅危房无力改造。1994年拖欠职工五个月工资,多年来没发奖金,成为全国林业战线闻名的“小老穷”。如何摆脱困境,走上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摆在了我们这届新领导班子的面前。1995年初,经过调查研究。反复…  相似文献   

6.
当前森工企业的“两危”局面并未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危困、资源危机及社会不稳定等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解决国有森工企业的“两危”问题,既是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搞活”的难点。1.森工企业“两危”的原因分析森工企业的“两危”从70年代末就明显暴露出来。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政治等种种原因,此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控制。到了80年代末期,“两危”已十分严重,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各级组织的重视,积极采取了“治危兴林”和“避危兴林”一系列措施。但是,“小老穷’调的问题不仅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反而又出现一些大老穷局。…  相似文献   

7.
我国林业当前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东北、南方的老林区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危机。东北国有林区131个林业局的森林面积从4亿多亩减少到3.3亿亩,减少了21.3%;森林蓄积量从28.7亿立方米减少到22.4亿立方米,减少了28.1%,净减6.3亿立方米。目前,在这131个林业局中,可采资源基本枯竭的有25个;能按现产水平维持5~10年的有40个;还可以采伐11~15年的有24个。也就是说,在10年内将有50%、到本世界末将近70%的林业局可  相似文献   

8.
通北林业局发挥自身优势 ,确立了以高产高效的种植业、肉牛养殖、北药开发为主的林区经济发展战略 ,使这一“小老穷”局焕发了生机  相似文献   

9.
临江林业局是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所属国有大型一档企业。1904年开始采伐,1946年成立通化利华林木公司临江分公司,1953年正式成立临江森工局。是长白山林区采伐历史最长,建局时间最早的森工企业。现有经营总面积171549hm2,固定资产原值5.09亿元,净值2.93亿元,职工人数21310人,离退休职工4910人,林区总人口5.4万人。由于长期的过量采伐,采育严重失调,使可求资源濒临枯竭,过早地步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困境,木材产量由过去最高年79万m3,逐步减少到现在的21万m3,成为全省森工企业中摊子大、人员多、包袱重、资源少的“大老…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天桥岭林业局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克服了森林可采资源日趋枯竭、富余人员逐年增多给企业带来的重重困难 ,走特色经济富民强局之路 ,2000年实现利润105万元 ,使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该局建局早 ,森林资源消耗过大 ,是延边州成熟林已经枯竭的三个林业局之一。企业富余人员多 ,社会负担沉重 ,年资金缺口3000多万元。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单一产品结构 ,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除木材外 ,基本没有其它产业和产品。面对困难 ,局长兼党委书记姚世家 ,带领一班人 ,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思想 ,从全局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  相似文献   

11.
通北林业局发挥自身优势,确立了以高产高效的种植业,肉牛养殖,北药开发为主的林区经济发展战略,使这一“小老穷”局焕发了生机。  相似文献   

12.
湾沟林业局1958年建局,是吉林省开发较早的森工企业,在历史上为国家做出过较大贡献,但是,由于经营面积小,蓄积量少,回旋余地差。用年代中期,木材产量由年产近30万d降至10万m3,经济滑向低谷,成为有名的‘叫、老穷”局。1990年以后随着木材产量进一步调减到位(63万d),企业年亏损达178O万元,截止1994年累计亏损548O多万元,连续拖欠职工工资4个月,企业陷入无法牛存的困境。1994年初,我们加大了企业内部改革力度,实行厂‘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多级管理、主辅剥离”的综合配套改革办法,放开手脚让基层单位独立自主地进人市场创…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林业“两危”的不断加剧,林业的木材加工企业,尤其是城市加工企业,为走出困境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例如:在企业内部转换经营机制,划小核算单位、分散突围,实行股份制,个人或集体承包等等,即所谓“大船搁浅、舢船逃生”。1995年初,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为发挥城市加工厂和林业局各自的加工和原材料的供应优势,采取“一帮一、一对红”建立局厂生产经营联合体的大胆尝试,由林业局承包城市加工厂的部分生产车间。这种承包其实质是经营租赁,它是在不改变产权关系的前提下.承租单位利用出租单位的场地、厂房、设备在一定的期限…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库都尔林业局在改革中,提出了在过伐林区建立综合作业区的设想。河源经营林场有职工172人,经营面积36,000公顷,是一个经过多次反复采伐和破坏,森林资源濒临枯竭的过伐林区。1983年在河源林场进行了建立综合作业区的试点,经过一年多的生产经营实践,不但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指令性计划指标,并且按照实施方案规定,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黔江地区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典型贫困山区。通过大力开发该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来发展地区经济是实施扶盆攻坚计划的有效途径之一。重庆  相似文献   

16.
新会市杜阮镇的松岭管理区,有340户、1478人,耕地700亩、鱼塘300亩,是一个“老、穷、困” 的乡村。所谓“老”,解放前它是革命老区,对革命曾做出过贡献。所谓“穷”,长期以来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生活贫困,是市镇的扶贫村之一。所谓“困” 它所处  相似文献   

17.
一、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现状 毕节地区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岩溶山区,是贵州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7县1市中,就有毕节、大方、织金、纳雍、威宁、赫章6县(市)被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核定为贫困县。1986年以来,全区为了改变其贫困面貌,进行了一系列综  相似文献   

18.
林业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其关键就是资源危机,即可供采伐利用的资源濒临枯竭,已经影响了林业的建设和发展。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们认为,唯一的途径和办法就是靠改革,即改革当前严重束缚林业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转换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既是我国第一个拥有百万亩人工林的老局,又是一个可采伐森林资源已枯竭的老局。分析研究这样一个林业局,对今后林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教益。一、基本概况:林口林业局位于牡丹江市北部,地处东经129°42′至130°32′、北纬45°19′至45°59′。该局所处主要山脉为佛爷岭和小钢盔山,一般海拔在400至700米之间,坡度多在20度左右,最大坡度达40度,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植物生长期为120至130天,自然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20.
1.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给国有森工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森工企业在“两危”的困境中艰难地跋涉了十几年,“越穷越砍、越砍越穷”。“天保”工程的实施给国有森工企业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1)森林得以休养生息。国有森工企业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导致森林资源消耗过快,“治危兴林”战略虽实施10余年,但政策和措施均未到位,膨胀的林区人口将经济危困直接、快速地转嫁到森林资源上,可采资源在多半森工企业i#耗殆尽。从1958年到1997年,等河林业局活立木总蓄积从2496.91m3下降到1346.8万m3,可采蓄积下降至152万m3,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