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首例“市场化MBO”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9月4日,湖北武汉市国资办宣布,武汉当地的著名大型国有企业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全部国有股权由该公司管理层收购。  相似文献   

3.
孟祥昇 《经济》2004,(9):32-33
操纵利润、内定价格、资本套现、内部人交易……引进MBO之前,这些问题难道不曾存在吗?如果终止MBO,这些问题就会自动消失吗?与其语无伦次地抨击MBO,不如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的产权结构与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刊》2003,(12):27-27
首先,MBO是一种重大的产权制度变革,必须在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的情况下,在统一规范的条件下慎重推行。 其次,要对已出台的涉及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整合,明确MBO作为一种产权变革形式的地位和适用范围。目前,除了《上市公司收购条例》中明确提出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并对其做出一些  相似文献   

5.
MBO:盛誉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者收购( Management Buy-out,MBO)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曾一度为市场所追捧,然而,几乎从实行之日起,一些经济学家就从未停止过对这种方式的质疑。在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角色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大规模实行管理层收购容易给企业带来五大风险:一是定价环节中的风险,例如行政干预,协议转让等;二是信息不对称,暗箱操作的风险,例如,先做亏公司再低价购进;三是收购者融资渠道不明的风险;四是运作风险;五是收购主体合法性不能保证的风险。为此,财政部已经向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发函,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  相似文献   

6.
四通改制十年熬煎四通,曾是中关村的代名词,现在却落后于许多企业。而这种地位的变化,产权模糊“功不可没”。产权模糊曾给四通来了三次“分裂危机”:第一次,1984年(四通成立不到半年),一位总经理带着四、五位员工离开;第二次,1989年,万润南声称50%的四通财产归其个人所有;第三次,1992年,几位董事和副总裁离开四通,在丰台科技园成立了一个“新四通”。产权模糊还带来企业文化的危机,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怀疑。所有这些最终导致了四通的经营危机———一个拥有42亿资产、58家大公司的企业集团,利润却仅能以千万计算。事实上…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与MBO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70年代末,MBO被公认为对管理者,企业组织和国民经济发挥重大推动作用的一股经济动力。自80年代MBO成为英国政府对公营部门私有化最常见的方式后,MBO作为一种便利的所有权转换形式和可行的融资形式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8.
实行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已经遭到多方面的非议。但这一方式的改革却不能停下来,因为停下来等于停止改革,而若改到底,那么国有企业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也就是说,改来改去,还是要由管理层收购的,否则就没有办法将企业办下去,除非都是由国外资本收购,或是都由香港人来收购。  相似文献   

9.
引进MBO     
颜发 《资本市场》1999,(11):55-55
<正>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里的“经理层融资收购重组”,能不能“引进”到转型经济中来?回答是肯定的。比较明显的根据是,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存在着高昂的代理成本,因此同样有可能经过“经理层融资收购”来大幅度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事实上,“经理层融资收购重组”具有“going private(公司下市,与公司上市相对立)的性质,本身就可以成为  相似文献   

10.
你既然决定做国企老总,那就必须善尽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做好“臣道”应该做的事情,因此国企老总做好是应该的。如果国企老总变成了股东,就好比主人请保姆干家务,结果保姆反过来成了主人一样的荒谬。  相似文献   

11.
杨方东  扬啸 《新经济》2004,(5):14-16
“MBO太敏感!MBO搞死人!”“请你们去采访那些已经做成功的企业吧!”话语中流露出激动、不满,甚至是愤愤不平的情绪。当记者欲就MBO问题与佛山照明(000541,深圳)董事会秘书林奕辉联系采访事宜时,得到的是这样的回应。对方明确拒绝就MBO问题进行采访,而且大有“谁跟我提MBO就跟谁急”的架势。何以至此?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MBO逐渐成为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关注的一个热点。2002年对MBO的讨论方兴未艾,我们有必要冷静下来,在现有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重新审视MBO这种新的产权制度改革方式,使之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3.
MBO悄然隐身     
<正>貌似风平浪静的资本市场,究竟暗藏了多少漩涡?究竟哪些事实在大白于天下之后会招致民意的反弹?一想到其中的龌龊,我们就不能太乐观——很多时候我会假想自己在碰到极为尴尬的场面之时究竟该如何突出重围。譬如,一旦沦为众人“围剿”的对象却无法顾左右而言其他,而且偏偏无人仗义出手相助,连救命稻草都无法找到一两根。此时,为了避免四面楚歌而急于脱身,当然不妨“拿来主义”地用一下“三十六计走为上”的上善智慧;借口去一趟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刊》2003,(12):26-27
在西方,MBO是企业进行重组或反收购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在中国,MBO更重要的是它的激励作用和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一种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中国的MBO是经营者(管理层)持股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MBO:产权之痒的良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畅 《经济导刊》2003,(3):20-23
过去的马年对某些人来说堪称是流年不利,没有期待中的马到功成,反而是马失前蹄……  相似文献   

16.
《经济月刊》2004,(2):30-35
经过一番激烈的暗战,全国首例“市场化MBO”在武汉诞生,管理层以1.5亿元的最高价格竞标成功。  相似文献   

17.
MBO的可操作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川青 《资本市场》2000,(11):49-52
<正> MBO(管理者收购,ManagementBuy-Outs)是目标公司管理者以杠杆化融资方法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六七十年代,MBO 作为业务放弃和资本退出的一种良好形式逐步得到市场认同。80年代,在 JB(垃圾债券,Junk Bond)大行其道、混合型集团公司重构核心业务导致大规模资产剥离活动以及英国公营部门私有化改造等因素的刺激下,MBO 交易进入  相似文献   

18.
借助MBO推动国企改革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BO(Management Buy--outs)直译为“管理者收购”,又称“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所获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进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本文在阐述MBO应用于国企改革的意义以及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立了国企改革可以应用MBO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浅析管理者收购(MBO)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分析了管理者收购(MBO)的具体含义;接着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管理者收购(MBO)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意义;最后,简要指出了管理者收购(MBO)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岩 《时代经贸》2004,(3):83-85
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管理层收购”或“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融资借贷所获得的资金购买所服务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以及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者收购兴起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经济危机和股市泡沫洗礼之后的西方各国,进入80年代以来,其被视为减少公司代理成本和管理者机会风险成本的可行手段而得到迅速发展,到了90年代、MBO又被众多学者、专家视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多数投资者也认为有管理层直接持股的公司更值得信赖。总结西方国家管理者收购支持者的观点,其主要认为,管理者收购之所以流行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价值创造、管理机会主义、税收利益及企业家精神等,其中价值创造是主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