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境桓 《天津经济》2022,(11):22-29
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指出要“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民众提升生活品质意愿不断增强,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以天津为例,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服务业发展因素,为促进天津服务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本刊确定2023年度重点选题如下:1.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新发展及其重大意义2.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3.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研究。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研究》2023,(4):137-137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本刊确定2023年度重点选题如下:1.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新发展及其重大意义2.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3.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研究4.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研究  相似文献   

4.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将市场规模和生产体系优势,转化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因此,构建畅通国内外的全球物流网络体系,打造一流的供应链服务模式,是实现“双循环”的必然要求。从新发展格局的角度来看,物流是双循环实现的手段,供应链决定双循环效率。我国要紧抓“双循环”重大战略的机遇,凭借超大规模市场、完整工业体系和雄厚的制造基础等优势,主动发挥物流与供应链对新发展格局的强力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建波  李琳 《特区经济》2022,(10):118-121
广东省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定位研究,对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角色界定和政策倾斜,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视角,讨论广东省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定位。研究发现,国有经济企业出口不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原因;集体经济企业出口虽然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原因,但出口规模较低限制了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私营经济企业和外商投资经济企业出口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原因,是推进广东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广东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有经济企业是内循环的驱动主体,集体经济企业为“双循环”提供保障,外商投资经济企业和私营经济企业是外循环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安帅 《北方经济》2022,(1):69-71
新时代建设制造强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的内在需求。新时代建设制造强国,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完整国内需求体系,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优化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与制造业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改革》2021,(1):I0001-I0001
加快构建以国內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的发展阶段而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深刻认识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对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造和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先进文化,对于提升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齐齐哈尔市新天物业集团从打造“品牌”、完善“机制”、树立“形象”入手,走出了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9.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消费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国内消费升级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消费升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所在地区、所处行业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消费升级通过市场竞争效应、进口中间品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此外,消费升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受到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制度环境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本研究拓展了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边界,对于我国如何在贸易保护主义增强的背景下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联动和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这是甘肃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打造核心增长极、赢得战略主动的重大抉择。兰州位居我国陆域版图几何中心,地处新欧亚大陆桥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是兼具多重使命的国家战略要地,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内在需求。文章基于2001~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企业层面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指标,检验了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进口机器人应用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对被解释变量进行缩尾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及医药行业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口机器人应用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效应、进口中间品节约效应以及国内中间品扩张效应提高了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因此,优先发展应用于生产环节的机器人产业,加强机器人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完善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戴翔  金碚 《开放导报》2021,(5):49-57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开放发展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开放发展的理论总结和创新发展,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际经济理论的新境界,因而,新阶段构建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层面看,中国前一轮开放发展形成的国际大循环模式,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目前转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亦是实现动态比较优势变迁与经济全球化形势之变高度契合的必然性要求和必由之路.顺应乃至引领全球分工演进大趋势,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以坚持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另一方面要实施更高水平开放.  相似文献   

13.
吴昊 《理论观察》2023,(1):11-1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我国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需要以价值哲学的视角去准确把握、科学推进。新发展格局追求的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无阻的经济循环是其关键,高水平自立自强是其本质特征,巨大优势是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有着独特的价值逻辑,马克思资本循环与世界市场理论是其理论逻辑,新时代我国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是其历史逻辑,百年变局与世界疫情相互叠加是其现实逻辑。新发展格局的价值旨归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发展格局的价值构建可以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高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以及用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四个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4.
程龙  唐恒  孙莹琳  赫英淇 《科学决策》2022,(10):111-124
专利导航试点政策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及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现有文献已开始关注专利导航试点政策的影响,但鲜有涉及专利导航试点政策对供需视角下区域竞争力影响的讨论。通过以 2013 年设立产业专利导航试验区的 6 个城市为对象,利用合成控制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专利导航试点政策的竞争力绩效及内在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供需视角下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在影响路径方面,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专利质量水平是专利导航试点政策驱动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内在影响机制,其中人力资本水平、专利质量水平均发挥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水平在整体促进性效应基础上,其内在影响呈“倒 U”走势。  相似文献   

15.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篇富含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议题的大文章,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开放发展观。基于新发展格局的“双循环”属性,系统阐述新发展格局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开放发展观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开放发展新理念、重要经济学维度以及重大意义。研究表明:构建新发展格局同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再生产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以及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理论一脉相承,因而具有深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同时它又有着区别于过去发展阶段中旧开放发展观的新理念,包括制度型开放、国内市场规模优势、高水平自立自强、包容性经济全球化、统筹发展与安全。新发展格局下的高水平开放发展,要从层次、领域、范围、空间和次序五个重要维度进行拓展和协同推进。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开放发展观,对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本刊确定2023年度重点选题如下:1.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新发展及其重大意义2.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3.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研究4.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研究5.数字贸易与国际经贸投资规则研究6.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研究7.金融风险防范与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研究8.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研究9.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研究10.制度型开放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创新研究欢迎各位作者围绕以上选题积极来稿!  相似文献   

17.
刘婕  姚博 《南方经济》2021,40(7):16-33
基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启示,文章通过采用商品价格信息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全面系统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所反映的双循环机制关系。研究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工业品部门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影响更大,工业投入品的国内市场一体化所产生的效果最为突出。国内市场一体化对营商环境较好地区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附加值提升效果更加明显。研究意味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后疫情时代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形成以全国市场一体化为基础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可以作为中国企业提升出口附加值促进国际循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期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全面准确理解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背景、基本内涵、价值意蕴,从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优越的科技体系以及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等实践路径方面着手,对于经济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以及在国际合作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与直接投资,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融通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十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呈现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行业较为广泛、投资区域相对集中等特征。金融开放通过拓展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推动资本在国内外市场合理配置,促进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水平普遍较低、中国投资项目融资难度较大等现实制约,要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重点服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加强金融合作,守住风险底线,努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优化倒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精准破解中国企业“走出去”困境;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规范与引导,帮助企业借力金融开放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率,推动金融开放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土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究竟产生了促进还是抑制作用,尚缺乏有支撑的理论和经验证据。本文用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土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国内市场需求有助于引致本土企业增加研发设计投入和品牌营销投入,促进增加值活动更多地从生产中的有形活动转向生产前及生产后的无形活动,从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第二,从所有制角度进一步解构市场竞争因素后发现,在国内市场需求牵引下,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能显著地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三,中国自东向西的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具有雁阵转移的典型特征,导致了国内市场需求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地理上存有异质性,呈现出由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的“阶梯型”递减态势。这些发现为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更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