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地确权被视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然而这一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值得探讨。文章基于2014—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通过识别出转入交易费用这一中介传导机制,并经过科学的数据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整体上来看,农地确权不利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在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后,发现农地确权对经营规模的负面影响被低估了。(2)转入交易费用越大,经营规模扩大越难。(3)农地确权的实施,反而增加了规模经营主体转入农地的交易费用,并且通过转入交易费用机制对经营规模扩大起负向作用。因此,农地确权促进流转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值得商榷,必须重视当前农地流转中交易费用过高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民生之根本,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农户规模经营绩 效的高低对农产品产量和农户收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对农户规模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探讨显得尤为重 要。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玛纳斯县为例,对其327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选取土 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① 两个指标来表征农户规模经营绩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计量模型对农户规模经营 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户土地产出率层面,土地细碎化程度、家庭耕地总面 积、家庭总收入、滴灌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和转出土地行为均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在影响农户劳动生 产率层面,家庭总收入、转入土地行为和农业劳动力人数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土地细碎化程度和农 户对农业经营风险认知在5%水平上显著,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和户主受教育年限在10%的水平上通过了模 型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小农户生产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而农民职业分化也渐成潮流。农民职业分化为农地规模经营提供了便利。但是,不同分化阶段、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职业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不同,对农地规模经营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目前,农民职业分化速度较快,但存在分化层次低、稳定性差、定位模糊等问题,与农地规模经营耦合发展相背离。因此,需要妥善引领农民职业分化过程,寻找对接路径和措施,努力让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规模经营之间建立起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农地规模经营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用于规范农地经营的措施大多停留在政策层面,专门的经营法律法规更新滞后,难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作用。在法律规制建设层面尚且面临许多困境,如缺乏专门性法律法规,制度执行和落实不足等。对此,相应部门要高度重视农地规模经营法律规制建设,重构和完善农地规模经营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体系,确保其能够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规模经济原理对地处河套平原的内蒙古巴盟团结村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土地利用现状,尝试运用数学拟合的方法找出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适度值和范围以及将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同时阐述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内涵,指出了当前制约土地规模经营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基于江苏金湖、太仓和上海松江的案例,考察不同模式中村集体参与对农地规模经营形成与运行中交易费用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农地规模经营的形成中,由于缔约频率与主体的差异,“农户+规模经营主体”模式的协调费用要略高于“农户+村集体+规模经营主体”和“农户+村集体”模式。(2)在农地规模经营的运行中,由于村集体对农地剩余控制权的掌握程度不同,“农户+规模经营主体” “农户+村集体+规模经营主体” “农户+村集体”三种模式的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履约风险依次降低,但是“农户+村集体+规模经营主体”和“农户+村集体”两种模式中的村集体存在侵占其他主体权益的风险。研究结论:村集体参与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农地规模经营模式形成和运行的交易费用,但同时可能会增加不同经营模式运行中侵占其他主体权益的风险。建议引导与鼓励村集体参与到农地规模经营中,并强化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的监管和防范,因地制宜地推广不同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农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是否适度经营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如何有效地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开展农地适度规模的定量研究,在分析农八师农地规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计量模型,系统性地对农八师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农八师在新疆建设兵团中有较好的经济优势,通过计量模型计算得出农八师土地产出弹性为4.002 5,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721 4,每位兵团职工使用土地的最佳规模为9.79hm~2。[结论]新疆建设兵团农地规模经营要想达到适度规模要求,需要转移出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尽早实现兵团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建设用地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与建设用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关的指标因子,利用变异系数法和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2001—2008年建设用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西安市的建设用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有所提高,但发展不协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扩展,为了继续保持高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集约利用土地,优化产业结构,充分挖掘土地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农地规模经营的三个典型案例发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他们为达到资本优势互补,结成了复杂的"吸纳—依附"关系网络,进而重塑了农村社会阶层结构。而这种重塑在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与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两种模式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模式中,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加快,中坚农民和普通农户处于弱势地位;而在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模式中,农村能人主要负责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关服务,中坚农民和普通农户开展农业生产,农业收益由多元主体共享。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模式所产生的阶层重塑样态表明,小规模经营仍有生存空间和发展潜力,通过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更符合现阶段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受规模经营效益的驱动,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将不断推进,研究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贡献率,对进一步扩大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江汉平原潜江市为研究区,基于176份调查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诊断影响集约化农区农地规模经营意的愿影响因素及贡献。[结果]影响潜江市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因素主要为生产经营、资源禀赋、流转束缚、环境特征、行为认知5个方面,假设的5个潜在变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331、0238、0218、0238、0240,均对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 引入模型的19个影响因素中,新技术新用具运用、生产经营面积、地块数量和社会地位认知影响最为显著,而生产经济组织程度、流转租金、农业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从健全农地流转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较合理的建议。[结论]研究对系统剖析集约化农区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贡献、推动新时代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决策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利用黑龙江、河南、浙江、四川4省的村庄层面与农户层面调查数据,探讨农地流转、履约环境对农地规模经营程度及稳定性的影响与机制。研究方法:描述性分析、固定效应模型、二元选择模型和Tobit模型。研究结果:(1)良好的履约环境能够强化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农地规模经营的促进作用。(2)履约环境更优的村庄农地规模户减小或退出经营的概率显著更低,且规模户经营农地面积减少比例也更小。研究结论:良好的履约环境是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发展和保障其稳定性的重要条件。构建与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加强乡村治理中的法制教育与宣传,规范要素市场交易行为以形成良好履约环境,对于保障农民农地权益和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运用熵权法、SBM-Undesirable窗式分析法评估了2005—2016年江苏省农地集约与规模经营特征及其环境效率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农地经营综合指数、集约度与规模度呈稳步增加的态势,综合指数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农业环境效率先降低后逐步上升,各投入指标与农业面源污染标排放量的缩减潜势总体呈"凸"字形特征,宿迁市、连云港市与淮安市是农业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总量控制的重点区域;将江苏省13个地级市划分为4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江苏省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改善农区环境质量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通过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实现现行农地流转制度.本文以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河南西部的三门峡市为个案,针对河南西部地区的农地流转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地制度与农业经营模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结合当前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特点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从农地流转这一特定的视角研究农地制度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后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弥补了农地小规模的不足、促进了农地的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带来了农地流转形式的创新;适度规模经营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必要的,通过农地流转带来土地的适度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江、浙、鲁3省5县(市、区)83户农业经营大户的调查资源,分析了农业经营大户对所租赁土地在租赁前后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变化的认知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农业经营大户的土地绩效都比租赁前有所改善。然后,对这些农场的土地租赁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农业经营大户对农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最后,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租赁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后,农业经营规模水平降低。客观上来讲,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其劣势表现在:(1)农户耕作面积小,地块分散,不利于调整作物结构;不利于合理灌溉、植保;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农业机械。(2)农户经营规模小,抗风险的能力较差。(3)农户生产以人力为主,农业生产力水平很难得到提高。(4)农户粗放经营,土地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污水资源化的作用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是当前、也是今后困扰水资源利用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北方地区水量短缺和工矿城镇附近水质变坏的严峻形势和废污水资源化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介绍了国内外废污水资源化的情况与典型事例;分析了废污水资源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目的在于积极推广污水资源化的先进典型,逐步协调城市和工业的供排关系并希望引起决策部门的重视,从而促进废污水资源化这一事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三大效益角度分析伊春林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改革都和效益分不开,改革就是为了追求最大效益的结果,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本质上是一场效益改革。林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集三大效益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因而分析林权改革必须体现改革和效益的关系。对伊春林权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介绍,从经济、生态、社会角度来分析其改革的绩效,并从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制度两方面来分析林权改革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两方面问题提出完善林权改革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实现农民增收,已是普遍共识,但关键在于把握适度集中的"度"。农户数量是推动农地规模经营的决定性变量,而农户数量的相持不下正是推动农地规模经营的桎梏。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以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基于陕西省和山东省6个县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规模经营对地理标志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农地规模经营政策对地理标志农业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标准化生产存在中介效应;(2)农户扩大农地经营面积意愿越强、延长农地流转期限意愿越强、低效农地转出意愿越强、劳动力转移意愿越强,越有利于地理标志农业发展;(3)政府农地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越大、农户对农地政策越了解、农业机械和技术劳动力投入力度越大、化肥和农药减量投入越有效,越有利于地理标志农业发展。研究结论:应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使其成为地理标志农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实现农地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