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透过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文学性的描述和记载,并结合各时期文献资料的考证,对北宋时期洛阳私家园林的营造理念、分布布局和设计构思作了比较综合性的阐述。同时进一步揭示北宋洛阳园林是如何传承和影响中国园林发展,以及洛人又是怎样运用和总结园林的造园技法的。  相似文献   

2.
以四个具有现代造园意义的岭南园林为例,分析了岭南园林多种现代性的成因、现代艺术的形式语言、城市的存在形态,并指出了岭南现代造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人用山水画的技法和诗文结构的组织方式设计、营造园林,体现了文人园与中国诗文山水画关系密切、追求意境美、题名独特等造园理念,体现园主人超脱、隐逸的人格与情趣。  相似文献   

4.
园林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从一开始就与山水画、山水诗文不可分离。所以意境也成了古代园林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造园者通过象征与比拟、引用各地名胜古迹等各种方法来表现想要表现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源自于商周,后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不懈创新与发展,到宋代已不断地走向了成熟。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文化艺术的昌盛,官僚贵族和文人墨客纷纷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所建之园大都规模空前,且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并使之浑然天成。这个时期的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这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史教学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史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是要“以史为鉴“,“温故知新“;了解园林发展的过程与规律;掌握园林的流变和传统的技法;明确“扬弃“;在创造新园林时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有人把从事园林工作的艺术家称为“杂家“,说明园林涉及面广,综合了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心态层面 我们研究园林史不能简单按时间顺序罗列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名园;也不能孤立地研究造园技法,而要在社会大背景下研究园林的发展及审美趣味的变化 否则,我们所见到的只是一个静  相似文献   

7.
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表现园林设计师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在园林形式上的反映。由于时代、民族、地域、环境、造园者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不同,使中西方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形态,同时它们又具有园林艺术的同一性,即人类同一性、社会同一性和物质同一性。本文就此作了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园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在东西方文化荟萃的香港,其主流建筑虽多以西式为主,造园方面亦多采用西式设计,但实际上其中也不乏各种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中式园林建筑,并形成香港独有的特色。笔者近年对香港境内近百处公园、花园进行实地考察,得到了许多第一手资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称为"弹丸之地"的香港基本上汇集齐了中国南北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传统园林建筑。从  相似文献   

9.
一、园林进化和发展人类之初,人口的基数较小,人们的生存空间完全包含在大自然当中。到了原始公社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在自己的居所前,种植一些蔬菜、粮食。这些种植地就是最早的园林。古代的园林:在奴隶社会后期的商末周初、出现了"囿"、"苑",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这就是园林的雏形。至秦汉时期有了"建筑宫苑",就是散布在群山流水中的建筑群。由于中国古代士大夫都有寄情山水的情怀,这种情怀对人们的审美观点和  相似文献   

10.
禅宗之"心"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但它的终极"自性"是"空"或者"无"。从逻辑上讲,这是一种将对象世界推入空幻之境的哲学,必然也会对"心"的实存性产生质疑,因此,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禅宗美学,显示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以空为美"的新思路,并对中国的美学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