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飞 《大众商务》2008,(12):8-9
如果说王文洋是一个学者,他没有通常学者的刻板;如果说王文洋是一个商人,他也没有一般的商人的圆猾。王文洋是一个把学者的知性和商人的进取精神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人。  相似文献   

2.
一个商人成就一个企业、一个产品,他只是个商人。如果,他成就一方,带动了一个产业,那他一定是一个商人中的精英,是一个应该被我们感谢和铭记的商人。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要问,企业家和商人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是梦想.商人和企业家都会进行艰苦卓绝的创业,商人的目的是为了挣钱,而企业家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伟大的初衷就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乔致庸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众多商家,就是因为他尽其一生,在“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梦想中痴狂不悔,在动荡岁月中抒写着自己的企业家情怀.……  相似文献   

4.
江南山清水秀,地杰人灵.祖籍南通的他具有江南人秉承的温和、灵气,集聚儒雅风范.自幼聪颖的他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届大学生,并且顺利考入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曾任江苏省委干部大学讲师.如果说商人也硬要分几类的话,那王小曾无疑是温文尔雅的儒商.……  相似文献   

5.
再添一把柴     
有一个商人,当有人问其成功的秘诀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再添一把柴。 很久以前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一个挖井的人,他一连挖了好几口井,都没看到水。并不是没有水,事实上他只要将其中任何一口井再挖深一点点就行了,但他没有,结果所有的工夫都白费了。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总是抱  相似文献   

6.
陈汉南,一个从小有着飞行理想的成功商人,出生在中国的香港。小时候,他十分迷恋遥控飞机模型,这个兴趣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琐事繁多而消退,相反却更加痴迷。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流传着一个故事:三个商人死后见上帝时,讨论他们在尘世中的功绩。一个商人说:“尽管我经营的生意接近于倒闭,但我和我的家人并不在意,我们生活得非常快乐。”上帝听罢,给他打了50分。第二个商人说:“我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呆在起,我只关心我的生意。你看,我死之前,是一个亿万富翁!”上帝听罢默不作声,也给他打了50 分。  相似文献   

8.
义乌温州商会汇集了上百名成功的温州商人,28岁的胡克铅是商会的副会长,也是所有会员中年龄最小的。山田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于能也是商会的副会长,他描述了对胡克铅的初步印象:"记得商会刚成立时,胡克铅一直坐在那里不说话,年龄也小,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小孩来看,根本没有把他放在心上。直到有一次,  相似文献   

9.
偷懒的驴     
张小明 《新智慧》2005,(3):12-12
从前有一个商人,他养了一头驴。他赶着驴走乡串村,做各种买卖。这个商人有时贩卖布匹、珠子,有时贩卖水果和新鲜蔬菜。实际上只要能赚点钱的东西,他都卖。  相似文献   

10.
像许多没有背景的创业者一样,王柏秋是靠自己艰苦奋斗完成的原始积累。他先后在建筑工地、砖瓦厂等做过力工,办过玩具厂。一次,陪朋友到字画店去闲逛,一个商人要买毛泽东的书法作品,老板说没有,这位商人说:“能不能仿制一幅价格可多出”。老板遗憾地摇头,深表歉意。王柏秋猛然醒悟,这是一条绝好的商机。名书字画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  相似文献   

11.
义乌温州商会汇集了上百名成功的温州商人,28岁的胡克铅是商会的副会长,也是所有会员中年龄最小的。山田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于能也是商会的副会长,他描述了对胡克铅的初步印象:“记得商会刚成立时,胡克铅一直坐在那里不说话,年龄也小,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小孩来看,根本没有把他放在心上。直到有一次,商会组织一批人去南京考察,我们开了6辆车过去。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没有一个制度能够不出问题.比如说小偷,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也不是说没有小偷的.但是如果说1000万人只有一两个是小偷,这个社会是没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科学家” 笔者之前查阅了很多媒体采访施正荣的资料,无一例外的,几乎所有的记者都会称他为“博士”。这就令笔者很困惑,有博士学历的企业家这么多,为什么只有施正荣才被称为博士呢?等我见到了施正荣以后,这种疑惑便烟消云散了:施正荣的身上丝毫没有商人市侩的气质,相反,他文质彬彬,着装整洁文雅但不华贵考究,  相似文献   

14.
高贵的秘密     
一个精明的荷兰花草商人,从遥远的非洲引进了一种名贵的花卉,培育在自己的花圃里,准备到时候卖上个好价钱。对这种名贵花卉,商人爱护备至,许多亲朋好友向他索要,一向慷慨大方的他却连粒种子也不给,他计划繁育三年,等拥有上万株后再开始出售和馈赠。  相似文献   

15.
叶适的反抑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适是南宋时期名的功利主义思想家,第一个对封建正统的重本押末原则做了直接否定。他重视工商业活动,主张发展商品经济。他坚决反对国家打击富商大贾的做法,主张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他还要求废除各种歧视商人的政策,主张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叶适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研究其反押商思想,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解读浙商的创业精神,从中归纳挖掘出共性的精神特质,对我们艰苦创业、苦思成功的人而言,定会带来有价值的启示。“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商人,近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商人、商品和商业资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商人可以存在于任何社会微笑的缝隙中,为自己开辟出一个活动的大天地,这种顽强的生命力遇到适当的机会便会勃发出旺盛的生机,以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商人可以产生压倒一切的影响。”(马克思《资本论》)因此,经商是一种社会需求,是一种自我发展的需求。精明的浙商似乎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总是把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以一个…  相似文献   

17.
一和十万     
一个欧洲观光团来到非洲一个叫亚米亚尼的原始部落。部落里有位老者在做草编。草编非常精致,它吸引了一位法国商人。他想:要是将这些草编运到法国,巴黎的女人戴着这种草编的小圆帽,挎着这样草编的花蓝,将是多么时尚多么风情啊!想到这里,商人忙问:“这些草编多少钱一件?”  相似文献   

18.
美国商人迈克天生有一种赚钱的眼光。他把街上捡来的一辆玩具车修整好,让同学们玩,然后每人收取半美分,他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内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他初中毕业后,成为了一个商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想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的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的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的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的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  相似文献   

20.
明白消费     
●一分钱一分货 这是商人吆喝买卖时的一句口头禅,它隐含的逻辑是“价高意味着质优”。这也是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个信条,但这是一个消费误区。 梁实秋散文《喝茶》中讲了他的一个买茶叶的故事。他初到台湾,粗茶淡饭,只想在喝茶上作豪华之享受。他到茶店去买上好龙井,店主取八元一斤的,他不满,店主取来十二元一斤的,他仍不满,店主勃然变色,厉声说:“买东西,看货色,不能专以价钱定上下。提高价钱,自欺欺人耳!先生奈何不察?”梁实秋先生受到这位性格耿直的商人的点拨,从此买茶,但论品味,不问价钱。 同一种产品的价格是以供需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