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9年1月8日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进一步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合作的规划,力争到2020年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  相似文献   

2.
解读珠三角区域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艳丽 《大经贸》2009,(2):12-15
九城市重新定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下简称《纲要》)对珠三角9市进行了重新的规划,《纲要》在珠三角9城市现有发展基础上,提出9城市需错位发展,形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9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纲要》同时冀望,珠三角能探索出促进城市群之间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商》2014,(3)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今非昔比,但在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急转之下,国家适时颁发《珠三角(2008-2020)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珠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该文从国际层次、国内层次、区域层次深刻解读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个方面分解纲要,以指明珠三角发展方向,最后对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方式与动力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马林东  徐秋 《商》2014,(3):59-59,58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今非昔比,但在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急转之下,国家适时颁发《珠三角(2008-2020)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珠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该文从国际层次、国内层次、区域层次深刻解读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个方面分解纲要,以指明珠三角发展方向,最后对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方式与动力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胡进 《大经贸》2009,(8):22-24
全面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合作,是今后澳门发展的必由之路。《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粤港澳紧密合作确立了新起点,粤港澳合作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崔世安上任后,要有承担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在整体城市规划方面多下功夫,令澳门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正> 10月22日,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有关珠三角的发展规划也即将出台。在广东省社科院举办的主题为"以国际视野创新和深化粤港澳合作"论坛上,广东省社科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丘杉教授透露上述消息。在今年7月份温家宝总理赴广东考察之后,中央有关部门开始起草有关珠三角发展规划报告。背景:该报告将涉及未来二三十年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同时将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据参与规划专家组讨论的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称《纲要》)以来,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成为实施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珠中江(珠海、中山、江门)一体化是珠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打造珠中江经济圈,成为了三市政府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经贸》2008,(11):82-82
国务院港澳办政研司司长艾学峰率领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编制粤港澳合作调研组一行于9月22日到河源市调研,实地考察了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龙记集团和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了解河源与港澳合作以及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情况。河源市副市长吴必有同志主持了汇报会。  相似文献   

9.
韩洪刚  宁莉 《大经贸》2009,(11):52-53
自2009年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粤港合作被确认为未来大珠三角合作最重要的领域,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拓展合作空间和合作模式成为粤港两地共识,而香港也变得较以往更为主动。  相似文献   

10.
广东要率先实现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大战略定位指引排头兵新征程 由国家发改委率50余部委前往广东调研后制订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获国务院通过,这份首个国家层面的珠三角发展<纲要>赋予广东五大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要求珠三角继续在改革开放上先行先试,率先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丰亚辉 《大经贸》2009,(2):8-11
五大战略定位指引排头兵新征程由国家发改委率50余部委前往广东调研后制订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获国务院通过,这份首个国家层面的珠三角发展《纲要》赋予广东五大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要求珠三角继续在改革开放上先行先试,率先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经济政策,承接了大量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入,其中发达地区又以香港、台湾等地为主。经过20年多年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3年,“泛珠三角地区(9+2)经济合作”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促进民族地区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速度不快、质量不高、粗放扩张的老路已经走不通,必须走出一条新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国价格协会、广东省物价局和广东省价格协会于6月26日在广州市珠岛宾馆召开了“价格杠杆与珠三角改革发展高端研讨会”,探讨如何建立促进珠三角改革发展的价格机制、体制和地方性价格政策体系,并对《广东省物价局关于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广佛肇经济圈是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为协调广州、佛山、肇庆三市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贯彻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12月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而提出并建立的,属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内容之一。区域一体化就是打破行政界线,消除差别待遇,实行经济优势互补与联合,在更高一级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李晖  刘荣  王雯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07-109
紧固件被誉为"工业之米",其品种规格繁多,性能用途各异,应用极为广泛,是工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门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紧固件行业的两大重要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将对长珠三角地区紧固件行业的发展模式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形成不同发展模式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的可行性。谨从如何破解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出发,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赋予该地区在金融改革和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权利,从信贷担保体系的角度来探讨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融深化与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就珠三角地区来说,金融深化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金融相关率的提高有利于外贸发展。金融部门应抓住珠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机遇,加快金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以市场化倒逼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金融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为外贸发展提供多种融资渠道;进一步鼓励港澳金融机构在珠三角地区布点,支持港澳资本参股珠三角地区中小商业银行,利用港澳资本的管理优势和先进经验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以贸易主体调整带动金融服务的高品质、多样化,从而发挥外贸对金融深化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的整合与协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珠三角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如何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要开展珠三角周边地区的区域联动和协作,进行区域分工和合作,达到珠三角和周边地区合作共赢的目的。本文介绍了珠三角共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经济危机给珠三角带来的经济影响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经营资讯     
<正>经营资讯之商务珠三角拟修建2000公里城铁连接所有县以上城市按照广东省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的规划方案初步构想,在珠三角地区将形成"三环八射"的轨道交通网络构架,规划线路20条,线网总长度接近2000公里,比原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增加将近2.5倍,基本覆盖珠三角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线网密度达到4.8公里/百平方公里,加上城市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