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富效应:理论与现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财富效应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认为由于现代化财富构成的变化,财富效应的定义已被大大拓宽。从正负财富效应的角度,给予了美国“新经济”波动现象一种解释。虽然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比较微弱,但必须关注,对其负效应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2.
财富效应、消费函数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可从不同侧面分析股市财富效应的作用。LC-PIH模型则对股市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诠释,即持续繁荣的股市所形成的财富效应,可以增加投资者财富和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景气预期,改变短期MPC,刺激消费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财富效应的影响程度要受股市规模,股市变动趋势,股价波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马婵娟 《时代经贸》2007,(2Z):91-92
本文阐明了财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针对财富效应传导机制,从股市规模、投资者结构及收益分配结构、股市持续变动趋势、“挤出效应”等方面分析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尚很微弱的原因,由此对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强  叶阿忠 《经济学》2009,(2):995-1012
本文通过构造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模型,发现股市收益波动是影响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重要因子,而股市收益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带有不确定性;股市正财富效应的发挥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经济风险大小;并依据模型分析了股市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特征。实证研究证实了模型的结论,且发现股市收益产生的影响随着时滞的增长将变得更加不确定。  相似文献   

5.
股市收益、收益波动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构造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模型,发现股市收益波动是影响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重要因子,而股市收益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带有不确定性;股市正财富效应的发挥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经济风险大小;并依据模型分析了股市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特征。实证研究证实了模型的结论,且发现股市收益产生的影响随着时滞的增长将变得更加不确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骆祚炎 《当代财经》2004,(7):10-13,27
本文以1992-2002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微弱的财富效应。金融资产的MPC=0.0486,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较小。一是因为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占总消费变动的平均比例仅为1.33%,1995年、2001年和2002年的股市财富效应甚至对消费起到了减少的反作用;二是因为股票等资产的财富效应相对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来说,显得很微小;三是因为总消费中存在的自主性消费减弱了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为扩大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作用,应扩大股票市场价值占GDP的比例,提高股票类金融资产占居民家庭的比重,维持股市稳定的预期。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正反馈机制” 的存在既是新经济出现持续高涨的原因,又是新经济出现市场失灵的关键原因。高新技术变迁一旦在核心技术处于垄断地位之后将陷入“闭锁” 状态,从而限制创新的方向只能局限于原有的“技术范式”之中,并导致盈利空间加速性下滑。这种盈利空间的加速性下滑将反映在纳斯达克指数急剧下滑之中,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 以及“国际股市共振效应” 的传递,加速经济的波动,从而导致新经济周期的形状既不同于“V”,也不同于“U” 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阐释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基础上,依据消费函数理论模型及我国股市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检验了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市目前存在弱财富效应,与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相对于收入指标而言,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消费的影响仍较小。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规模仍偏小,股市价值的持续波动趋势不稳定影响市场预期,以及投资者收益结构分配不合理等。据此,从扩大股市规模、完善证券市场制度等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谊浩 《经济管理》2003,(22):70-77
本文对中国股市的“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短期性“反应效应”和中期性“动量效应”。依据本文的分析,造成中国股市存在这两种效应的基本原因在于:股市存在对上市公司特质性信息的过度反应;股票收益中存在“带头--滞后结构效应”。而这两个基本因素又内生于中国股市的特质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市与世界其他股市之间的大风险溢出效应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A股、B股和H股之间,中国股市与世界其他股票市场之间的极端风险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A股与B股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风险溢出效应,B股大幅下跌的信息可用来预测未来A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A股和H股之间,尤其是B股和H股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风险溢出效应;B股,尤其是H股,与世界其他股市之间存在着显的风险溢出效应;与此相反,A股虽然与韩国、新加坡股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溢出效应,但它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股市之间不存在任何风险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吴世农  许年行 《经济研究》2004,39(6):105-116
本文以 1 995年 2月— 2 0 0 2年 6月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考察和对比三个定价模型———CAPM、三因素模型和特征模型。实证研究发现 :(1 )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账面市值比效应”(BMEffect)和“规模效应”(SIZEEffect) ,但对于小公司则不存在“1月份效应” ;(2 )三因素模型比CAPM能更好地描述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 ;(3 )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公司特征决定”的非理性定价理论的特征模型不成立 ,而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风险因素决定”的理性定价理论的三因素模型成立。这些发现说明 ,账面市值比和公司规模这二个变量代表的是一种“风险因素” ,并非“特征因素” ,因此中国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取决于风险因素 ,而非特征因素。作者认为 ,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长期的同涨同跌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与股市收益的动态关联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舒家先  谢远涛 《技术经济》2008,27(2):116-120
利用基于广义误差分布(GED)的多因素T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市收益的动态关系。估计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对股市收益有显著的价格扩散效应,汇率上升会引起上证指数收益率较大幅度的上升;股市收益波动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和GARCH效应,并且等强度的正向或负向新息的冲击会引起股市波动的非对称反应,正向冲击比同强度的负向冲击能带来股市更大的未来波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市公司MBO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益智 《财经研究》2003,29(5):45-51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MBO),从方式、定价、资金来源、财富效应以及公司绩效等诸方面进行了全样本实证分析,并结合国外的理论实践作了对比评论。通过对累计异常收益CAR、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计量,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MBO并未提高公司绩效,股东财富效应也不显著,且存在违反“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原则的行为,同时指出目前有关配套措施亦不完善,从而得出慎行上市公司MBO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证券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股市与消费、投资乃至整个经济的关联性日益增强,股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而且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引擎。1997年下半年以来,面对消费需求不旺,经济增长趋缓的现实,国内不少学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借用股市繁荣的财富效应来刺激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主张。笔者认为,经过10年多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对国企改革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股市而言,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中国股市功能的完全发挥尚有待时日。因此,在当前经济未告别通货紧缩的背景下,探讨中国股市是否具有财富效应,中国股市能否以及怎样刺激消费,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本市场对我国经济影响日渐增强,研究股市财富效应并创造有利条件让其发挥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义重大。先从消费函数角度解释股市财富效应,再对2001年至今的股市财富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分析了制约我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因素,并总结了相应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997~2003年沪市261支A股为样本.实证对比了"风格惯性策略”和“价格惯性策略”的盈利性。结果表明.在我国股市上运用传统的价格惯性策略不能获利,而运用“风格惯性策略”,特别是买入过去6、9、12个月内收益最高的赢家组合.则能够获利。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这一现象作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满凡 《新经济》2005,(4):50-53
清洁能源刮起股市旋风 新春刚过.经过了漫漫“熊”途的中国股市终于开始启动.上综指数从1212点重返1300点.有专家预测.中国股市将由此进入“慢牛”行情。而充当沪深两市上涨“急先锋”的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板块——清洁能源概念股。  相似文献   

18.
崔博 《经济月刊》2012,(11):135-136
从去年年底开始的中概股退市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势。10月的前两周,中概股又掀起一轮的退市大戏。继7天酒店之后,飞鹤乳业、利展环境、思源经纪、中国阀门等中国概念股也相继提出退市申请。越来越多的知名大企业加入退市大潮之中,使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潮后浪推前浪——“私有化退市”已经取代IPO成为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的又一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股市与世界其他股市之间的大风险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A股、B股和H股之间,中国股市与世界其他股票市场之间的极端风险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A股与B股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风险溢出效应,B股大幅下跌的信息可用来预测未来A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A股和H股之间,尤其是B股和H股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风险溢出效应;B股,尤其是H股,与世界其他股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与此相反,A股虽然与韩国、新加坡股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溢出效应,但它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股市之间不存在任何风险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日内“已实现波动率”测度,本文从交易冲击的角度对中国A、B股的目内波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已实现波动率可以很好捕捉我国股市波动的非对称效应。而且这种非对称波动存在显著的时变特征;交易行为能够解释A股的非对称效应.但B股的非对称波动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知情交易降低了波动性,不知情交易则增强了波动性;结合“处置效应”对波动非对称性的更深入考察以及稳健性检验的都支持了我们的经验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