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赖丽清 《中国邮政》2005,(11):21-2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报刊发行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公费订阅数量不断萎缩,而私费订阅市场急需开拓。新形势下,福建省仙游县邮政局为适应竞争,提出了2005年报刊征订“稳定公费订阅,大力拓展私费订阅市场”的总体营销思路。  相似文献   

2.
岳毅 《中国邮政》2004,(10):22-23
四川是西部报刊发行大省之一。2004年,四川治理整顿市级以上报刊14种,县级报刊71种,直接影响邮政报刊发行收入3000多万元。面对困难和挑战,省邮政局及时调整对策,制定应对战略,即:加强领导,依靠党政,借助政策和外力,确保党报党刊、重点报刊任务落实;利用品牌优势,扩大宣传,借势造市,深挖私费订阅报刊潜力;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网络优势,细化报刊分类营销,拓展私费订阅空间;立足特殊群体,实施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培育新的读者群;强化收、投管理,优化环节服务,巩固邮发报刊市场;整合内部资源,扩大零售网点,做大做强零售市场。这一报刊发行总体战略的调整和确立,给四川省报刊发行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注重自费订阅 拓展发行市场江西省南城县邮电局欧阳元华一、抓宣传,引导自费订阅面对报刊发行市场竞争激烈、单位压缩行政经费、公费订阅逐年减量的新情况,我们提出了公费减少自费补、大报减量小报补的新举措,从发展自费订户上作文章、花力气。在县局和建昌局大门口张...  相似文献   

4.
专家点评     
彭敏安 《中国邮政》2008,(10):35-35
近年来,报刊发行业务坚持在不同的领域、采取不同的方式拓展市场,同时对报刊发行市场进行了细分,在营销上推出了多种新的营销理念、营销方法。实践中,对一些营销的误区也进行了调整。例如,目前我国企业数量超过了4000多万家,过去由于我们认识不够,将其与机关事业单位等公费订阅客户视为一类,没有针对企业的特点及其对报刊的独特需求开展营销收订工作,导致市场开发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
《中国邮政》2008,(10):32-32
报刊发行业务是邮政的传统业务之一。近年来,报刊发行业务在市场拓展中进行了多方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按照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部署,各地邮政企业围绕年度订阅、零售、畅销报刊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营销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下一步的市场开发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报刊发行体制多元化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邮政部门几十年一贯的报刊发行方式受到严重的挑战。面对来自国内外两方面的竞争压力,邮政企业只有直面市场,实现订阅、零售并举,努力探索报刊发行新途径,才能巩固报刊发行的主渠道地位。 一、直面挑战,树立市场意识 由于邮政报刊发行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邮政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迟钝,经营粗放,效率低下,报刊订阅和零售市场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致使报刊发行的主渠道地位  相似文献   

7.
面对激烈的报刊发行市场竞争,邮政报刊发行如何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不断拓展新的市场领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北京邮政通过差异化的手段,向社会推出“亲情订阅”理念,主打亲情牌、文化牌,突出“关心、关爱、关怀”,积极倡导报刊的礼仪文化消费,变“要我订”为“我要订”,在全社会烘托起良好的报刊文化氛围,全面推进报刊收订工作的开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影响报刊发行的原因及其对策崔开东1993年以来,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压缩行政经费,减少报刊公费订阅,使党报党刊订阅量明显下降,严重地影响了报刊发行市场。同时报刊扩版调价,老订户负担加重,少订报刊,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给基层在开展收订业务方面增加了困难。...  相似文献   

9.
以促进邮政报刊发行改革为目的,结合邮政开办报刊发行业务50年的历史和经验,分析了目前邮发报刊业务存在的问题。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提出了加快观念转变,适应形势需要;加快订阅改革,适应竞争需要;加快零售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等项措施,以使邮政报刊发行业务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邮政》2011,(1):38-38
本期主题:报刊零售业务 中国邮政从事报刊零售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报刊零售业务作为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报刊订阅业务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零售渠道给邮政报刊发行品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畅销报刊发行的主要渠道。发展报刊零售业务,有利于提升报刊专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强邮政企业对报刊发行市场的掌控能力,从而使整个报刊专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提升。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1.
进入12月份,2013年度报刊大收订进入了关键时期。虽然一直在强调日常订阅,但年底集中订阅已是报刊发行市场长期形成的行业习惯,短期内很难改变。从邮政企业来看,年度大收订所形成的业务收入一般占全年报刊发行收入的95%以上,大收订成效如何基本决定了下一年度报刊发行业务全年的发展状况。因此,在一段时期内,只要纸媒出版发行仍有市场空间,年度大收订都是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邮政》2006,(11):28-2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报刊发行市场的开放,报刊订阅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邮政局与报刊社之间密切配合,推出了许多适合报刊特点、满足读者需要的新型订阅方式,上海邮政局开发的报刊集订分送方式就是其中之一。他们针对集团报刊订阅的特点,如:党政部门为加强宣传力度,直接由宣传部门分配党报党刊订阅计划;一些行业为加大专业报刊的发行力度,  相似文献   

13.
报刊发行以谁为“主”,这是个经营决策问题,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报刊发行业务的发展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人认为,报刊具有商品属性,今后报刊发行,应还报刊商品供应的本来面目,变“订阅为主”为“零售为主”。而我认为,报刊发行仍然应以“订阅为主”零售做为订阅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中国邮政》2009,(9):40-41
去年底,山东省报刊发行公司研发策划了婚庆礼仪期刊产品,以((特别文摘》封二、封三和封四为结婚新人制作小批量个性化期刊,以独特的期刊礼仪产品服务结婚新人,开拓了报刊发行第三方订阅新的市场空间。今年上半年,聊城市邮政局积极响应省公司号召,切实加大婚庆礼仪期刊业务发展力度,使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报刊发行市场的开放,报刊订阅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邮政局与报刊社之间密切配合,推出了许多适合报刊特点、满足读者需要的新型订阅方式,上海邮政局开发的报刊集订分送方式就是其中之一。他们针对集团报刊订阅的特点,如:党政部门为加强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6.
马兰 《中国邮政》2008,(11):33-33
每年在邮政报刊一次性大收订之后,如何让报刊市场继续保持良好的业务增长,是各地邮政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江西省南昌市邮政局通过引入增收活水,深度开发校园市场和农村市场,为报刊发行专业开辟出一片崭新的订阅空间,1~8月南昌局累计完成报刊收入共计1409.34万元,同比增长18.25%。  相似文献   

17.
沈云 《中国邮政》2004,(10):26-2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邮政报刊发行主渠道正日益面临着新的挑战,报刊发行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面对传统的邮政报刊发行在新一轮竞争中的挑战,江苏省苏州邮政局提出2005年报刊大收订要突出国家局、江苏省局的重点报刊和本地区重点包销报刊协调统一发展的思路,狠抓“百种报刊上规模”工作,大力开发潜在大客户、社区和校园报刊市场,进一步提高自费订阅比例,以多样的宣传手段、优质的服务、全新的营销措施、灵活的激励政策铺开了全方位大收订工作。  相似文献   

18.
报刊发行专业细分为订阅、零售、发报刊和图书音像业务。我们在市场营销中,应采取在抓好报刊订阅的前提下,重点发展零售业务,积极拓展图书音像业务,抓住大户,培养小户,巩固老户,开发新户。下面是笔者对利用邮政平台,做好报刊订阅和零售工作的些许想法: 1. 讲求策略,狠抓报刊订阅工作 ①上门收订。采取灵活多变的收订方式,如拉网式上门收订,对每一用户都要宣传收订三次以上。 ②重视老订户的续订。多次催促订阅,可采取最后几期报刊随寄报刊续订单的形式,也可随续订单寄订报刊抽奖卡,或要求订户用免资明信片等订阅。 ③不放过…  相似文献   

19.
订零并重以报刊零售带动发行业务新的增长曾铁桥湖北省报刊发行局报刊发行是邮政专业的一项传统业务,多年来邮发报刊经营一直以订阅和零售两种基本方式面对读者。“订阅为主,零售为辅”的业务管理模式,长期束缚着邮政报刊发行的工作思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报刊...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潍坊邮电部门就率先在全国以村村通邮为突破口,开始了建设村级邮电所的尝试。时至今日,潍坊的村级邮政所已经是遍地开花,7000多个村级邮政所,20000多名邮政业务委代办员,成为拓展农村市场的主力军,潍坊农村邮储、报刊发行等业务增速明显。据统计,至6月20日,该市邮储余额已突破56亿元,报刊发行流转额近7400万元。对此,国家邮政局和山东省局的领导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内十几个省、近百个市地的邮政企业先后百余次前来考察学习。 支持邮政, 党委政府的“份内事” 潍坊地处山东半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