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如何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是财政体制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也是建立和完善分税制的基础.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行政独立性、财力独立性和预算独立性来考核我国财政分权的状况.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证明和实证检验三个步骤来探寻最优分权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现行财税体制运行中的问题及对地方财政经济的影响,揭示了当前市县财政的具体困难与成因,在这个基础上,从生财、聚财、理财、用财几个方面提出了振兴地方财政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历程,然后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两种不同条件下的财政博弈行为,最后根据博弈模型并结合我国现状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推行了“省管市”、“市管县”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形成中央、省、市、县、乡镇复杂的五级财政。这种财政体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弊端。从2000年开始,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逐渐兴起,广东、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份出现了在财政上“省直管县”的试点,浙江甚至已经在一些社会管理事务上进行省直管县的试点。“省直管县”作为政府解决县乡财政时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已逐渐取得了共识,这种体制有着许多现有体制不具备的优点,但是,它并不能在短期内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显作用,却有着一些无法避免的弊端不得不去面对,若认识不清、处理不好,就有可能让整个体制改革的目标落空。[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认为1994年的分税制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财政体制面临的问题。据此,章提出在正确界定政府职能,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支范围的基础上,改进税种划分,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最终建立起中央财政收入占大部分,地方财政支出占大部分的非对称型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包括: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完善和规范财政收入体制、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支出结构、改革支出管理制度,推进支出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在中央财政收入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央政府承担的相对义务大幅度减少,地方政府则承担了过重的财政支出责任。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产生了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地,高价出售,以及推高地价带动房价来增加建筑业税和房地产税等方式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虽然土地财政缓解了地方财政困难,但对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针对土地财政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合理确定土地供应量,理性引导储备土地供应价格;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税体系,推进以房地产税制为重点的财产税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地方政府角色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9.
关于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运行中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完善省以下的分税制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土地财政出现大规模急速发展,一方面反映了土地出让寅吃卯粮的制度性缺陷,另一方面折射出地方财政的困难。土地财政的背后,凸显出地方主体税种的缺失和不稳。随着土地资源减少和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土地财政正面临日益突出的转型压力。如何科学设置和培育地方主体税种,成为有效应对后土地财政时代来临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地方政府为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发展模式,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竞争体制双重背景下,这种现象愈演愈烈。文章试图构建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三因素理论框架,从理论上阐述三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的行为策略。通过对A省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追求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土地财政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我国土地财政的构成,按窄、中、宽三种口径估算土地财政规模,结果表明不同统计口径的土地财政收入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土地租金和贷款收入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财力来源;总体上看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逐渐趋同;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中央级税收比重与土地财政规模正相关,而外商直接投资与土地财政规模负相关;人口总抚养比与土地出让收入比重正相关,而人均GDP 与土地直接税收入比重正相关。不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土地引资效应和土地收入效应是不同的,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宏观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土地出让资金监管,以有效控制土地财政规模,弱化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 ,税收做为政府调节土地市场的重要手段 ,在调节土地资源方面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税收体制的总结 ,结合我国土地税收体制现状 ,特别是不合理的地方 ,提出了对我国土地税收体制改革的建议 ,从而达到优化土地配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服务全局的财税体制改革与财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现阶段也面临着新情况与新问题,如财政收入制度不够完善、财政体制有待健全、财政预算制度不尽完整、财政管理的法治性和绩效尚需提高、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等。当前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改革配套条件等内外因素的发展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如积极运用财政政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完善财政收入体系,规范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秩序;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预算制度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等。  相似文献   

15.
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财政体制。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决定了分税制财政的必要性。规范的分税制应该在科学界定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配置相应的税权。  相似文献   

16.
经过几次改革,中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一个规范统一的土地税制体系,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土地税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澳大利亚土地税制较为完善和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新一轮的土地税制改革应借鉴其经验,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作为计税依据,实行累进税率制,完善税制结构,扩大征收范围。  相似文献   

17.
地方财政制度是地方制度的核心问题,而地方制度的民主化又是地方财政民主化的条件和保障。故此,本文具体介绍了国外地方分权型民主体制之下地方财政的民主问题和中央集权型民主体制之下地方财政的民主问题。文章重点揭示了中国中央集权型民主体制之下地方财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地方财政民主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之前的财税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不足.借鉴财税体制改革已有的经验教训,调整好财税体制改革涉及的众多关系,并逐步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对更好地实现"十一五"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直面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的严峻形势及其制度原因基础上,构造了绿色财税政策的理论框架.认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绿色财税政策的和谐效应,进行深层次财税体制改革,是当前治理资源无序开发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持续性须以民主财政的建设为后盾.这也是由民主财政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所决定的.通过考察西方民主财政的建立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很重要的启示.我国的民主财政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实现纳税人对政府的根本约束和监督;另一方面是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抑制政府间的过分自利倾向,实现政府间的合理分权与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