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是要求逐步建立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中通过省一级管理机构发挥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推动农村信用社发挥好信贷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供应不足的问题,并通过外部植入的方式,推动农村信用社建立一个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是:部分农村信用社采取变通方式强行达标,硬指标带来了高水分;省联社过于“强势”,实际上沿袭了原有县联社对乡镇信用社的控制模式;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工作进展滞缓,外部股东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有限;农信社改革和服务“三农”并不完全一致等。这些问题值得警惕,否则将影响“花钱买机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从农村部分撤出后,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自2003年下半年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在明晰产权关系、法人治理结构、化解历史包袱、增强服务"三农"意识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改革成果明显低于预期目标,本文通过对通辽市辖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调查,在充分肯定信用社改革成果的同时,深入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但仍然存在过度行政化改制,产权关系模糊,存贷款余额增速波动较大,管理制度不完善,金融服务能力欠缺,创新意识薄弱,业务人才缺乏等改制问题,导致农村信用社改制效率较低。基于此,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应摒弃以行政方式强制改制及“一刀切”的模式,从产权结构、服务定位、管理制度、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入手,探索改制方案,深化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基层人民银行如何贯彻执行上级精神,履行工作职责,通过多方协调为农村信用社改革服务等方面问题,使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各项步骤能够按照预定目标顺利健康实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能否巩固并扩大,花钱买机制的预定目标是否实现,服务功能是否得到增强,制约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政策环境是否得到改善,伴随改革出现的一些负面效应能否做到最小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还值得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效果进行实际评析,针对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服务能力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进一步提升农村信用社资本及其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7月开始的以商业化改革、充实资本、提高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改革进展和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能力不均衡的问题。下一步,要按照巩固和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的方向,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做实资本要求、提高资本质量、优化股东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等途径,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相似文献   

8.
邓婷 《时代金融》2013,(24):185-186
自2004年8月湖南省被确定为第二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份以来,湖南省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改革有关工作,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要进一步推进农信社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优化服务方式,探索省联社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农信社支农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8年2月份,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全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计划2018年底完成29家县级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19年底完成5家县级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截至2020年10月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名单,黑龙江省仍有30家农村信用社,只有4家农村信用社成功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相对缓慢。本文从农村信用社面临经营挑战、置换资产变现和股本金引入等三个方面阐述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的阻力,并提出发挥存款保险早期纠正职能和突出省级联社专业化服务功能等建议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信社票据兑付后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票据兑付标志着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服务“三农”方向进一步明确,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得到好转。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关系、法人治理、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自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农村信用社通过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完善法人治理、强化内控管理、利用央行票据置换不良资产、消化历史包袱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增强金融实力和服务能力,经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由于长久以来形成、一时难以完全化解的内外部矛盾,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为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大潮中,把握机遇,顺势崛起,本人对农村信用社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经营发展,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与模式选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对农信社的改革力度逐年加入,这是因为农信社一方面在金融支农服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在管理、经营等方面陷入了困境。国家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要使农村信用社真正走山困境,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功能,必须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主要以传统的信贷员按行政区划进行包片服务客户和"阳光放贷"模式服务客户为主要方式,服务于数以万计的农牧民和城乡集个体工商户,是一种建立在服务为基础,坐门等客式的贷款管理方式.但是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农业银行网络触角不断向广大农村牧区延伸;邮储银行抢滩登陆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独大"的地位受到挑战,客户资源面临流失,农村信用社服务方式不适应农村牧区金融服务需求的问题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14.
吉林、江苏、浙江、江西、山东、重庆、贵州、陕西省(直辖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确保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进行,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地区税收政策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长期以来都是决策层、金融理论界和农村信用社所共同关注的热点.到底是选择合作制还是股份制、商业性还是政策性、多种经营还是单纯支农等问题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随着一系列金融体制改革方案和指导原则的出台,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近期,银监会出台"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指导原则.笔者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目前国内农村信用社改制试点的三种模式的优劣分析,结合梧州辖区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因地制宜,对梧州辖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模式和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已经逐步确立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明确了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生力军,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机构收缩后,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将主要落在农村信用社肩上.但是,在贫困地区,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基础差,资金匮乏,且使用效率低,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由于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方向"错位,经营管理体制落后,金融资产质量低下等问题,大大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客观地分析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何走出经营困境的思路,就成为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壮大的必然课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实施客户经理制会带来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同时也带来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经营机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8.
按照2003年6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通过改革“花钱买机制”,促进农村信用社良性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标“增强服务功能”。即改革的目标是促使农村信用社担当起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重任。经过几年的改革,数量众多的农村信用社已成功兑付专项票据,对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考察农村信用社对“三农”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9.
卢米  符瑞武 《时代金融》2009,(8X):60-61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产权改革不彻底,管理体制不通畅,机制转换不到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等。本文通过对2003年以来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回顾,总结分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及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其支农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2003年全行业扭亏为盈,是改革形势最好的一年。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原因、体制原因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与发展,而且制约了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经济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