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对中国邮政企业的影响知识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而言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该理论在80年代初期形成,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经济的性质,1996年,经合组织(OECD)明确定义了知识经济为“... 相似文献
2.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电信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 ,而成为人们的共识的今天 ,“科技 ,以人为本”也不应仅仅是一句广告词。因为科技的发展必须且只能由人来创造 ,所以只有充分的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 ,才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推动科技进步 ,促进企业发展。尤其是电信企业 ,在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型转变完成之后 ,科技力量的强弱 ,将成为主宰市场份额的主要因素。下面本文将就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及其相对应的管制型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作些分析比较 ,并就中国电信与外资企业在进行人性化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做一些粗浅的探… 相似文献
3.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我国电信企业正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必须选择和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根据对我国电信发展宏观环境、市场需求及市场竞争态势的综合分析,笔认为我国电信企业应采取以下几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电信改革至今,我国电信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四足鼎立”的主体性竞争格局。那么,这种格局对当今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几大主体将如何受制于这种格局的影响,又如何主动作用于这种格局的演变?很显然,要回答这些问题,除了要考虑国际电信业的起伏、电信产业链的跌宕以及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等宏观性变量因素外,更为直接和主要的因素应归于各家电信运营商自身的价值取向、运营战略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电信改革至今,我国电信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四足鼎立”的主体性竞争格局。那么,这种格局对当今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几大主体将如何受制于这种格局的影响,又如何主动作用于这种格局的演变?很显然,要回答这 相似文献
6.
泉州市电信局局长张金钧同志的这篇文章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电信管理体制改革后,电信局长们应该想什么,做什么。文中的许多观点有深度,见解独到,值得各电信局长们带领改革后的企业前进时参考。我们欢迎更多的局长赠稿,把你们在企业改革转型时期的所想所思写出来,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7.
电信市场是一个遵循“内因为依据、外缘为条件”发展规律的复杂系统它的内因与外缘是由错综复杂的技术、市场与政策等因素所构成。要掌握电信的发展方向,必须秉持“了解全球趋势、把握本地重点”的原则。目前全球电信发展已逐渐进入系统解构的混沌期。 相似文献
8.
一、公用电信网发展状况 近几年是我国通信发展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作为中国第一电信运营商的国家邮电公用电信网,其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网络更加完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移动通信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初具规模。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到今 相似文献
9.
10.
农村电信企业普遍存在用人较多 的问题,为减员增效带来一定困难。以湖北省黄冈市电信分公司为例,1996年黄冈农村电信服务网点147个,员工2146人,服务人口588.7万人,员工平均服务人口为0.27万人,农村网点劳动生产率为7.7万元/人,分公司平均劳动生产率为9.3万元/人。到2000年,服务网点148个,员工人数1213人,服务人口595.27万人,员工平均服务人口为0.49万人,农村网点劳动生产率为12.54万元/人,分公司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8.8万元/人。由此可见,1996年农村网点平均劳动生产率与分公司平均水平相差1.6万元/人,到2000年差距反而拉大到6.…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将是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世纪。在2000年,仅电信业(Telecom Industry)一项,包括电信运营和电信制造业,全球产业规模将达到一万亿美元,位居人寿保险业(healthcare)和金融业(financing)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产业。而由电信业、软件业、计算机工业、家电业和电子元器件等组成的信息产业,在新世纪将乘全球信息化浪潮,吸引大量的人才加盟,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产业规模和收入利润将同步增长,将有希望成为全球经济的龙头行业,展现出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12.
迎接竞争挑战的移动通信王红梅移动通信是我国最早出现竞争的电信业务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竞争较早、较激烈的电信业务领域。早在80年代,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就在电信体制改革的同时开放了移动通信市场。进入90年代,法国和德国在对其他电信基本业务实行垄断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把推进信息化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电信运营企业作为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它不仅提供信息化的基础网络平台,而且直接提供信息服务,对信息的开发、流通、应用等过程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倘若电信运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都做不好,又如何为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呢?如今,电信运营企业正在从网络竞争走向服务竞争,从追求用户数量走向注重运营效益,从单打独斗走向多元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各电信运营企业势必要开源节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在市场竞争的新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信息化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因此电信运营企业要做大做强,信息化是必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几年的市场化运营,我国电信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按照成熟的管理模式来做战略制定、绩效考核和预算管理等工作,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多数电信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战略、绩效和预算相对独立,没有做到三位一体,形成SBP管理闭环(Strategy,战略;Budget,预算;Performance,绩效)。形成SBP管理闭环的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KPI体系。电信企业没有形成SBP管理闭环的主要原因在于KPI体系构建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5.
QC小组是TQC的最活跃细胞。十年来,全国电信部门涌现出一批优秀、先进QC小组。当前,如何使QC小组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怎样使QC活动常搞常新,突破旧框框,达到新水平,这是摆在各QC小组面前的新课题。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谈谈电信通信企业QC小组活动深入发展的途径。一、进一步组织跨企业的电路QC小组从电信通信生产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看,以跨企业的电路QC小组应该大力发展。因为优良的通信质量不是在一个通信企业或电路的一端所能完全决定的,而是在通信的全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因此,要想彻底解决通信质量的问题,必须从全程全网着眼,从每一条电路着手。并且通过跨企业的电路 相似文献
16.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面前,中国电信企业仍需要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一定的投资力度,但由于国家优惠政策的逐步取消及电信资费的大幅下调,使电信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陡然吃紧,还款能力大为减弱。对此,有些企业面对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犹豫了,对发展变得缩手缩脚起来。针对当前的新形势,应采取什么样的财务战略才能使中国电信业长期稳定发展,是摆在每个电信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当前电信企业外部财务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越…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渴望自由和喜欢方便快捷的天性来看,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沟通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虽然通话是移动通信诞生至今的核心功能.但在移动的状态下进行数据传送一直是人们努力的目标。在过去的几年里.运营商在现有的网络上已经可以提供种类繁多的移动数据业务.但总体而言.移动数据业务的生态环境还在形成过程中.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一、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电子商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企业价值观体系位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属意识形态范畴,是管理者和一般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创造、评价和分配标准,它的形成受社会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企业内外利益集团(如股东、雇员、客户、社会公众等)利害关系的影响。企业价值观表现为对社会、对员工两个方面。在某个时期,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社会价值观可能会有所偏重,但对员工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不应当改变的,这也是企业价值观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电信企业具有技术含量密集的特点,客观上要求重视员工价值、尊重员工个性、鼓励员工创造、发挥员工潜能,将以人… 相似文献
20.
因特网发展近况作为信息通信手段 ,因特网从开始起步到普及率达10%仅用了5年时间 ,可谓发展神速。据统计 ,到1999年3月为止 ,世界因特网人数达1.6亿。其普及率(1998年)如表1所示。因特网的发展 ,使数据业务的通信量呈爆炸式增长 ,英国BT公司、美国部分地区贝尔公司(RBOC)的数据业务量已经超过了话音业务量。日本预计2000年数据业务量超过话音业务量 ,并认为几年之后数据业务量将是话音业务量的4倍。随着数据业务量(包括因特网电话)持续快速增长 ,北欧主要电信经营商和新兴电信经营商们利用以IP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