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福店农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李发新近年来,湖北省万福店农场把加快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农业“两个转变”,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重要措施,走“农业建基地,企业深加工,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延长产业链,走向大市场”的发展路子。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  相似文献   

2.
常德市农业产业化的初步实践吴定宪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必将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大飞跃。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第一次飞跃,那么,农业产业化必然带来农村经济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3.
1990年8月,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现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关于农业“第二个飞跃”的理论,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指明了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对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垦经济》1998,(1):30-33
把握五个着力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射阳县农行支持新洋农场产业化建设的作法农行射阳县支行课题组江苏新洋农场199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有农业企业改革试验区”、被江苏省政府确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单位”。1996年,该场实现社会总产值5.35...  相似文献   

5.
施虹 《农业经济》1998,(8):13-14
农业产业化与“两个飞跃”理论施虹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  相似文献   

6.
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90年代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用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是对我国农村改革与经验的总结,也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指明了目标和途径。即实现家庭经营-规模经营、集体经济的跨越,这个跨越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正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伴随农业经济组织制度不断发展和变化。近几年在农村较发达地区悄然出现的新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正是这种变化和发展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同志早在1990年就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江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实践的特点起步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部分经济发达市、县在家庭联  相似文献   

8.
对“三高”农业的再认识刘秉芝当前,人们对我国正在发展的农业,冠以“三高”二字,以显示当代农业发展的特征。但究竟什么叫“三高”农业,说法却并不一致。有的叫“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或叫“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简称“一优二高”农业;有的叫“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
孕造“第二个飞跃”的基础性融资主体邹小云80年代初期,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广大农户取得土地使用权,实行自主经营,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原有物质积累的释放,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转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困扰我国农民温饱问题整体上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0.
乔颖丽 《农业经济》1994,(10):24-25
市场经济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乔颖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针对经十多年来的农村经济改革,在80年代末出现的农产品供给结构性过剩,农业增产而农民不增收以至减收的情形,于1992年提出来的。这一方针的提出,本身就是针对农业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同时,“高...  相似文献   

11.
199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论农业的“两个飞跃”牛若峰今年5月31日是邓小平同志首次谈及农业“两个飞跃”的17周年。小平同志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从而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指出了总方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一、“两个...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有20年了。20年来,黑龙江垦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尤其是农业改革正在实现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二个飞跃,垦区农业已进入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一、垦区农业改革的第一个飞跃黑龙江垦区...  相似文献   

14.
一、龙井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龙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4年10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10月到1989年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并把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山区资源的综合发展,逐步走出了具有延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确立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用市场经济和产业化的观念及方法发展农业,从抓生产转向抓产业,开始形成面向市场、突出区域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到2003年农业生产实现粮食总产量66390吨。农业总产值19923万元,利税65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48元。  相似文献   

15.
要大力推进青海省的农业产业化●青海省农林厅厅长谢承志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1、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重要途径。十几年来的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发展“第一个飞跃”已经实现。如何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实现“第二个飞跃...  相似文献   

16.
向农业现代化进军朱崇今新洋农场位于黄海之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新洋农场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水利化、林网化、化学化、机械化、电器化、良种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即在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经营管理等主要方面,已初步达到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展示了社会主义大农业和...  相似文献   

17.
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牛若峰邓小平同志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他曾三次讲到农业的“两个飞跃”,而且讲得很明确:“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第二个飞跃的一根主线 邓小平同志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作了深刻的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18年的历程,农业和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久存的诸多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这些矛盾集中反映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及劳动生产率低,农业比较效益差的问题上,这是我国农业致命的弱点。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现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于1990年就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到如今,我国广大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有十多年,第一个飞跃的内容不仅保持了稳定,而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充分发挥出其巨大的威力。第二个飞跃如何实现?是摆在我们各级党政和涉农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不少具备条件的乡村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山西大同市南郊区十里店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充分发挥“统”的服务功能,把单家独户的个体运输户组织起来,形成了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有机组合、实现全村经济新飞跃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