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负责任旅游及其对未来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堂 《商场现代化》2007,(33):278-280
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带来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目的地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破坏,为了减少这种消极的负面影响,旅游业中出现了新的旅游方式——负责任旅游。本文着重探讨负责任旅游产生的背景、概念和对未来旅游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堂 《商场现代化》2007,(11X):278-280
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带来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目的地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破坏,为了减少这种消极的负面影响,旅游业中出现了新的旅游方式——负责任旅游。本文着重探讨负责任旅游产生的背景、概念和对未来旅游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心理学的调节点理论,通过引入潜在旅游者个性特质因子"调节点特质"作为自变量,引入情感因子"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为中间变量,构建"潜在旅游者调节点特质-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冲动性旅游意愿-冲动性旅游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对冲动性旅游行为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潜在旅游者促进调节点特质对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较高,而防御型调节点特质与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没有相关性;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价值在冲动性旅游中充当着重要的情感中介作用,即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价值越高,越能引起冲动性旅游意愿;冲动性旅游意愿是最终影响冲动性旅游行为的因素,即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感知价值并不能直接引起冲动性旅游行为。上述结论对于旅游企业通过外界刺激激发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冲动,提高其"个人冲动性指数",开发"冲动性旅游市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旅游目的地如何能吸引旅游者,如何能形成旅游者忠诚,这是当前旅游目的地营销竞争的关键。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分析旅游消费者决策行为的角度入手,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做有益的探讨,从而为旅游企业的营销策划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滨海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及选择行为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组别的受访者对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中多个指标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但受访者组别(潜在旅游者、旅游者)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选择滨海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者更重视旅游体验,而潜在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6.
旅游安全事件与旅游目的地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捷雷 《商业研究》2007,(12):143-146
旅游安全事件对旅游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直接关系到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的实施。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应当关注旅游者对不同安全事件的看法和反应,根据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规律制定目的地危机营销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旅游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的和谐关系成为旅游质量和满意度评价的重要因素。但在旅游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关系现象。文章以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关系的不和谐现象为出发点,从旅游心理学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的关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图从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的心理认知的基础上,构造旅游目的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和谐关系,促进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8.
《商》2015,(44)
旅游者从客源地前往目的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也对目的地社会环境文化形成影响。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视角,结合成都周边洛带古镇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当前洛带古镇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9.
于静 《北方经贸》2009,(5):157-158
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次完美的旅游活动也是旅游主体对景区或目的地的文化品味过程,这就要求对旅游主体具备的文化资本进行分析。在人们的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主体文化资本一直对旅游主体的行为起作用,影响到旅游者对旅辫方式、趣味等方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旅游者的心理行为对旅游景区所造成的正、负面影响,从调节供给和调节需求两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解决旅游者行为对旅游景区造成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 所谓“旅游”,是指人们出于各种个人或社会的动机,离开居住地到另一地或另一国去旅行或游览,然后再返回原地的整个活动过程。而“旅游商品”,即指旅游者到某地去旅游时,在旅游目的地采取一系列的购买行为。于是,这种在旅游目的地购物和所受服务的综合,统称为“一个单元的旅游商品”。对于旅游业来说,这种交换表现为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购销活动;在旅游业的劳  相似文献   

12.
《商》2015,(9):249-250
旅游业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伴随而来的旅游盛景无论是对旅游经济、旅游物质环境还是社会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其中对旅游经济、旅游物质环境的影响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而就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旅游对于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应当受到重点关注。因此本文利用三大基础理论从旅游者、目的地居民和主客关系三方面进行分析,再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变化和影响进行有逻辑的推理、讨论;从而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引起变化的表现、结果、以及对结果采取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内旅游者在外出游览过程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在旅游目的地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据此作者提出旅游生态意识的概念,并且依据旅游者的生态价值观和旅游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环境责任感将旅游生态意识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并通过对桂林市七星公园国内旅游者旅游生态意识的实地调研,得出国内旅游者旅游生态意识淡薄的结论,同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服务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邹蓉 《财贸经济》2005,(2):88-89,93
随着网络价值的发现,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互联网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作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前提和基础的旅游信息服务,具有导向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沟通机制。借助于这些机制,旅游目的地可以从建立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网络、提供网络虚拟体验.实现形象演示功能、向旅游者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建立旅游者数据库,实施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构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  相似文献   

15.
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次完美的旅游活动也是旅游主体对景区或目的地的文化品味过程,这就要求对旅游主体具备的文化资本进行分析。在人们的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主体文化资本一直对旅游主体的行为起作用,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方式、趣味等方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旅游目的地如何能吸引旅游者,如何能形成旅游者忠诚,这是当前旅游目的地营销竞争的关键。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分析旅游消费者决策行为的角度入手,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做有益的探讨,从而为旅游企业的营销策划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旅游目的地如何能吸引旅游者,如何能形成旅游者忠诚,这是当前旅游目的地营销竞争的关键.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分析旅游消费者决策行为的角度入手,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做有益的探讨,从而为旅游企业的营销策划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的感知直接影响其旅游动机、决策和行为.成都发展旅游具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的相关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都的入境旅游在四川省的入境旅游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欧美游客对成都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调查结果显示,欧美游客对成都的形象有一定的认可,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尤其在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服务体系、环境3大方面村子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措施以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19.
网络营销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21世纪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营销方式之一。营销网络信息的质量最为重要,是目的地网络营销成功的关键。英国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以旅游者行为理论和旅游营销理论为指导,围绕营销目标,提供了满足潜在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信息,使英国旅游营销取得了成功。应根据英国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信息特征,制定改善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信息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程金龙 《商业时代》2012,(6):129-130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以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付出换来异质的空间移动、场所使用、景观审美和文化体验。探究能吸引人们走向遥远的异域他乡,为之魂牵梦绕并对其向往、追求的目的地形象感知驱动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者形象感知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城市形象的基础促进、城市旅游形象的推动、旅游城市间比较利益的驱动、旅游者实地感知行为的驱动、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驱动、城市旅游综合实力的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