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赵红梅 《经济师》1997,(10):21-22
浅析市场经济中政府宏观调控行为●赵红梅一、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是一个系统或体系,包括政府的调控目标、调控原则、调控方式、调控手段及调控内容等。(一)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制定经济政策、行使其职能时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薛勇民 《经济师》1997,(3):25-26
从哲学高度认识政府宏观调控●薛勇民政府宏观调控是指国家政府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和控制,是国家经济职能的具体表现方式。在我国当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如何对待、运用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也是十分复杂的一个问题。本...  相似文献   

3.
《经济视角》2006,(12):3-4
经济摆脱大起伏猜想: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宏观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都将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利润不断上扬,物价保持相对稳定,能源条件继续改善。解读:宏观调控并非“经济急刹车”。作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控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熨平”经济运行的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协调增长,这是政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尤其是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完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宏观调控显得尤为必要。中国经济已…  相似文献   

4.
对进一步搞好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思考□徐新牧一、经济运行中的政府宏观调控1从中长期着眼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是对国民经济整体上的各种关系、国民经济总体上的结构与生产力总体布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等,以及由此...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节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手段之一,发挥着导向、协调、控制和稳定等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加快公共财政建设,不断健全财政职能,注重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的建设,加速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黄衍电 《技术经济》2005,24(6):12-14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加快,逐步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对于政府履行其经济职能,丰富其调控经济运行的手段,显得极其重要。而政府采购政策的合理制定与有效执行,就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政府采购与政府宏观调控关系的基础上。政府作为国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政府采购的数量、品种和频率的改变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府转型是发挥宏观调控效能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经济生活和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都与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机制相联系。政府主导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政浩体制的结构性缺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固是政府改革的滞后。宏观调控能否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关键是实现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8.
澳门财政职能的特点 现有宏观经济理论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具有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具体来讲也就是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职能、控制垄断的职能、提供公共品的职能、宏观调控职能和社会保障职能.由此引申出的财政职能也就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三大职能.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使得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干预,更为注重财政政策的运用,利用税收、转移支付、财政贴息等各种财政手段为宏观经济的平衡稳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践证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往往是必要且有效的,财政职能的发挥在当今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参考》2014,(7):29-37
宏观调控是主要面向经济总量与结构关系的政府行为,是对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内外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的统筹调整。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必须结合发展战略、发展阶段等实际国情,兼顾国内与国外市场、短期与长期因素所构成的经济运行发展环境,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健全的、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体系,应确定合理的目标区间、目标顺序和具有针对性的目标选择与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保证市场经济平稳有序运行,并充分发挥本国自身优势,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确定的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制定经济政策和实施宏观调控的中心。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方式和管理效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济运行的情况看,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调控方式与调控效能发生变化有很大关系。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宏观调控的经验,分析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对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宏观调控的变化趋势,对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GDP翻…  相似文献   

11.
崔惠玉  张威 《现代财经》2002,22(12):55-57
财政政策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参与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财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宏观调控职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赋予了财政政策许多新的特点,从而对地方财政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加之地方政府在运行财政政策方面天然的局限性,使地方财政在实施宏观调控时既要有全局意识,又要因地制宜,制订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调控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的有效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对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应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之后,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改进,调控手段与方式不断丰富,调控理念、思路不断发展,调控实践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
杨捷 《经济》2007,(11):96-97
政府集中采购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组织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采购实现宏观调控、优化经济结构、扶持中小企业等社会经济政策目标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宏观调控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为调整经济关系、指导市场经济活动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战略 ,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上 ,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的自觉行为。宏观政策是通过实施政策措施来实现政策目标 ,由于政策目标的多元化和政策措施的组合效应 ,导致经济出现多种态势 ,因此 ,政府必须根据经济运行的具体状况 ,审时度势 ,协调宏观经济政策 ,充分地发挥它们的合力 ,才能取得最佳的调控效果。宏观协调行政管理行为首先表现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政府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宏观经济政策 ,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纠…  相似文献   

15.
提高财政收入比重强化宏观调控力度王雪梅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和主导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它是组织社会商品经济、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6.
金融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常性手段和措施,其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规模等,进而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来实行的。从总体上讲,金融手段的政策目标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即经济发展与稳定货币从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同时也会出现某些矛盾。  相似文献   

17.
“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难以避免的客观现象,它决定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市场失灵”主要发生在社会经济的宏观运行方面,所以,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主要是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经济》2014,(4):23
正2014年我国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面对的形势异常复杂,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对支持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保障民生至为重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左右,体现了宏观调控目标的连续性、稳定性,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看,也是可以实现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提出了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的宏观调控总体要求,面对复杂形势继续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双稳健政策即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采取中性资态,以追求经济的平稳运行为目标,尽量减少宏观政策对经济影响的政策组合。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局限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行政手段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把追求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内容也包含在内。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2005年全年宏观调控政策回顾;(2)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与表现;(3)经济运行中的问题;(4)政策效应评述。  相似文献   

20.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将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之一。加速转型期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其重点就是要通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改变政府管理职能出现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规制改革,完善政府宏观和微观管理机制,建立高效、透明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效率,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以及面临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应把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变“增长优先”为“就业优先”,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兼顾增长和就业的方向转变。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