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素质是指作为社会个体存在的人在法律知识占有、法律知识运用以及法律意识具有等方面所具备的素质。当前在一些大学生的潜意识里,法律仅仅是约束别人的条条框框,并没有把它看作是维护每一个公民合法权益的“护身符”,因此改善并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迫在眉睫。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倡导科学创造创新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法治进程中,人们对法律正义的追求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始终,法治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法律实施的过程依赖于公民的信赖、支持与服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的关系,在考量法律正义的基础上,认为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法律正义是公民服从的理论前提,公民服从是法律正义的重要环节和实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言论自由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言论自由权在网络平台上的行使即衍生出网络言论自由权。网络言论自由权天然地存在着一定的边界与约束,对网络言论自由进行法律规制具有必要性。完善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应落实网络言论自由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言论自由之边界所在,对网络言论内容、载体与媒介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和规制,以既充分保护网络时代公民言论自由权,又对言论自由加以引导和法律规制,实现权利动态平衡、网络安全有序、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论隐私权的立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化观念的转变,我国隐私权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其原因除人们的认识差距外,更重要的是我国法律对此无完整的规范。隐私权有明确的定义、特征、内容和构成要件。我国现行法律(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对隐私权的保护主要采取了间接、分散的立法方式,建议关于隐私权的保护应在保护公民人身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法律即民法通则中有所体现,使隐私权和公民的其他人格权一样,在立法上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
知情权是当代法治社会中的一项基础性人权,它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体体现为行政知情权。行政知情权是世界各国宪法和法律乃至国际公约普遍确认和规制的重点,它主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予以实现。然而,就我国现状而言,无论是在公民行政知情权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现公民行政知情权方面都相对滞后,这必然影响到我国实现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的中国充满了利益的冲突和观念的撞击,人们普遍感到精神焦虑、浮躁难安,甚至缺失了信仰和道德。生活的不安全感和前途的不确定性,迫使人们去寻求规则的支持,法律往往被绕开,道德在不断滑落,我国公民法律信仰危机正在蔓延。文章对我国公民法律信仰危机的根源展开了相应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加强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牢固其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7.
公民对法律的价值进行体验是我国公民形成法律信仰的必要内在途径。法律价值体验过程包括法律价值感受、法律价值体认、法律价值认同三个基本环节。从法律价值体验的阶段性来看,这一过程又依次呈现为公民产生法律信任、法律信赖、法律信念、法律信仰四个不断增进法律价值信服感的阶段。由于法律信仰是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意志等精神要素和法律行为要素全面沟通与整合的产物,我们要促进公民形成法律信仰,就必须让他们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诸方式对法律价值进行全身心的综合体验。  相似文献   

8.
论法治精神与“公民参与”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命题.当今社会,由于强调公民在影响政治和法律的能力方面变得日益主动,以至于"公民参与"的法律意义也就突显出来.公民的政治和法律参与,不仅有助于公民有意识地承担公共责任的"公民美德"形成,而且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发展,使得公民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创新能力提高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为此,采取有力的针对性措施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就成世界各国提升本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保障做了探讨,系统明晰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公民隐私权受保护的程度是一个社会法制和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民的隐私法律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世界各国对公民隐私权保护都作了相关立法。然而,我国法律在公民隐私权保护方面同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有效减少公民之间隐私的纠纷,更好地遏制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态势,我们应从立法和司法方面提出对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公民社会的形成迫切需要大学生提升公民意识。学校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接受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需要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作为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三条路径来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反就业歧视问题已成为劳动就业方面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业歧视是对劳动者劳动权利的侵害,从法律方面解决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问题,反思公民劳动权利的宪法根源,是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现代法治社会要求具备科学合理的法律监督机制.其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其客体重点是圆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还涉及相应广泛的监督内容、权力与权利,以及监督原则。现代法治社会法律监督应坚持相对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当前,完善法律监督应积极培育公民的监督意识,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树立法律监督的权威性,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法律文件审查的公民启动》一书从功能性分析、规范性分析和理论性分析,分别论证了公民启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国法律法规对公民启动的规定及其不足、以及公民启动的理论依据,并紧密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以“公民启动权”为逻辑起点的公民启动制度及其的配套制度,是一部实践价值与理论价值俱佳的之作.  相似文献   

15.
环境权是环境保护中公民参与的权利基础和法理依据,通过立法确立公民的环境权并将其具体化是各国惯常做法。我国环境法中关于环境权的的规定不够明确,关于公民参与制度的规定也不够健全,导致环境保护公民参与途径有限、效果不彰。因此,应该对我国环境保护公民参与法律制度加以完善,使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写入我国宪法,成为国家的治国方略,这标志着我国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法治国家的形象跨入二十一世纪。本从宪法至上,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加强法律监督等五个方面谈了一些对依法治国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阶层法律地位及其权益状况的分析,从法理角度指出:农民工一方面作为我国公民拥有法律规定的平等权,另一方面却又得不到有力的法律保护而处于边缘化的法律地位;我国农民工权利受阻的最大障碍主要是立法不平等和适用不严格以及权利调节救济机制设置不合理。农民工所享有的个别劳动权是其维护个人利益的权利基础,集体劳动权是维护其社会利益的权利基础。农民工可以通过私力救济、公力救济、社会救济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简议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权是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农民作为共和国公民,理所当然享有社会保障权。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一直属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不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体制、三凄和思想观念方面的。要改进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抓紧制定有关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法治进程之中,道德精神对于树立法律信仰具有重要意义。使公民树立法律信仰,法律必须蕴涵公民认同的道德精神,诸如和谐、正义、诚信等要素必须成为法律价值的指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政府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维护健康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能力。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与研究,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情况以及对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为提高整个中国公民的健康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