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辰 《中外管理》2004,(7):95-96
如果由于属下的错,让你在老板面前出丑,你舍怎样?在下属面前,你的最大财富是什么?如果自己错了,你会首先顾及自己的面子吗?……你的答案,将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上司。  相似文献   

2.
社会上把医生护士称作"白衣天使"。但是,当小腿骨折被截去了大腿,当躺在手术台上的孩子被阴差阳错地调了包,当给新生儿输进带菌的血浆而扼杀了小生命,当持着手术刀的手一次次伸出来索要"红包"时……,人们又会联想起什么?我们的医务界的确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从"白衣天使"中剔除几条"白狼"?  相似文献   

3.
假如你的孩子在学校考试时标新立异,提出了与标准答案迥然不同的答案,你该如何对待? 诺贝尔奖得主卢瑟福对"一个捣蛋学生"的处理值得我们深思.一天,卢瑟福接到了一个同事的电话,说他准备给一个学生的考试零分,但这个学生却要求得到满分.师生俩决定找一个不偏不倚的裁判,于是选中了卢瑟福.考试的问题是:如何使用一个气压计测量一个高楼的高度?这个学生的答案是:把气压计带上楼顶,给它拴上一根绳子,把气压计顺下楼再提上来,测量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度就是楼高.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童话吗,将凳子系在气球上,居然就浮了起来!坐在上面,宛如漂在云端,轻轻用脚尖在地板上一点,就能从自己的房间飞到妈妈的房间……当然,我们是不用担心这凳子会飘出窗户飞向天堂瀑布的——因为,事情的真相是,这凳子是真的,但是气球却是假的:来自日本设计工作室h220430的创意,气球凳Balloon Bench)其实是用绳子吊在天花板上的,假气球只是种漂亮的伪装,用来遮住接头。这款作品主要采用了玻璃钢、  相似文献   

5.
英才信箱     
《英才》1998,(6)
做记者真令人羡慕,我行吗?我很想了解他(她)的近况,不知如何才能联络上他(她)?生活中的她是什么样子?他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如果你想当一回记者,就请立刻把你的问题写好寄给我们,《英才信箱》将为你提供“与名人对话”的机会,我们帮你找名人来回答!  相似文献   

6.
你到底是谁     
正在又一批学生临近毕业时,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忽然患了眼疾,自称失明了。学生们纷纷前去探望。他问每一个来看望他的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同学们觉得老教授失明之后居然还这样关心他们,都很感动,就把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如实地告诉了他。而每当与来看望自己的学生们分别时,他又  相似文献   

7.
全国刚解放不久,中央机要部门在北京香山盖房子,有位领导找了一处幽静的山坡,顺便为自己盖了两层的小楼,尚未住进去就让毛泽东知道了。他双手叉腰,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那位干部,终于按撩不住,吼了起来:“你的派头真不小啊,我看和过去的帝王将相差不多了。”毛泽东背着手大步来回踱着:“你这么干,还配当共产党的干部吗?老百姓要戳着脊梁骨骂我们呐!”“主席,我错了。”“你错了?当初盖房子不知道错?我看你是明知故犯,有意拆我的台……”毛泽东越说越气,最后大手一挥,厉声喝道:“拉出去枪毙!”众人大惊失色。毛泽东见身边的人未动,又连说了两遍:“拉出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是一家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受总经理委托招聘一位可以担当重任的高管,你可否会给下列人员一个面试的机会:一个退休在家多年的老人;一个建筑工地上的普通工人;一个乡间的牛倌;一个27岁的年轻人,待业在家,目前无工作经验……“开什么玩笑?”你一定会说,“让这种条件的人当高管?真是不可思议……”然而,我要告诉你他们的名字。那个退休老人  相似文献   

9.
调查变促销     
现如今走在街头被人拦住问几个问题或者碰上什么社会调查,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前不久遭遇的某著名化妆品直销公司的“市场调查”,让我哭笑不得。该公司一位小姐在某商场门前拦住我,先是问我对自己的皮肤了解多少,又问我平时用什么化妆品,我一一作答后,这位调查员小姐居然很“天真”地发问:“看来你比较懂得保养自己的皮肤,是不是上过我公司的美容课?……没上过,你应该去上一上的。”她还问我:“你为什么不用我们公司的产品?是不是有什么偏见?”问完这些让我无法回答的问题后,这位小姐递上一张名片,同时要求我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在注重个人…  相似文献   

10.
忽然一笑     
王建新 《审计月刊》2006,(3):F0003-F0003
母亲与银行一位喜剧演员向人说起幼年时每次向母亲要钱,母亲总是说:“你以为我像什么,像银行?”其实,这位演员是说:“对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来说,父母本来就是银行。要是真的自己去银行向人家要钱,出纳准会说,你以为我像什么,像你妈?”宁可左边女:“你能花五千元替我买一件毛皮大衣吗?”男:“什么?我左耳有点背。”女(向他的右耳):“你能花一万元替我买一件毛皮大衣吗?”男:“你还是到我左耳边来说吧.”清醒的头脑“我能不能请求您,经理,”年轻人腼腆地对自己的上司说,“能研究一下给我增加工资的问题吗?我不久前结婚了……”“非常抱歉,我的孩…  相似文献   

11.
《冶金企业文化》2006,(6):29-29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寓意: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绿洲里的老先生…  相似文献   

12.
两个母亲     
802号病房住着两个患贫血症的女人,一个是城里的,一个是乡下的。乡下女人感叹:“我丈夫死得早,留下3个孩子给我。这些年,我差点被他们累死。你有几个孩子?”“我一个人带着一个儿子过。他18了,在寄宿学校读书。为了供他,我白天上班,晚上再出去打一份工……”“你儿子一定有出息!熬几年,你就该享清福了,吃再多苦也值。”城里女人被乡下女人说得很高兴,问:“你的孩子在做什么?”乡下女人撇撇嘴,说:“出大力呗。老大在家种地,老二、老三在打工。”深聊下去,两个女人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三天后的九月初五。转眼到了九月初五。两人刚起床,门外…  相似文献   

13.
你到底是谁     
正在又一批学生临近毕业时,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忽然患了眼疾,自称失明了。学生们纷纷前去探望。他问每一个来看望他的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同学们觉得老教授失明之后居然还这样关心他们,都很感动,就把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如实地告诉了他。而每当与来看望自己的学生们分别时,他又一一握着学生的手,异常亲切而语重心  相似文献   

14.
顺水推舟法     
星期天,我们计划在家做家务.搞大扫除,孩子却想去野外玩。我说去不了.孩子很不满意:“我叫你做什么你都不做,以后你叫我做什么,我也可以不听。”我就顺着他说:“你不要我管太好了,我确实不想管你.以后你的衣裤你洗,你用的文具你买,你的事情你自己管……”话一说完.孩子就嬉皮笑脸地说:“爸爸,我要你管.我听你的。”  相似文献   

15.
萍儿:爸妈听到你要结婚的喜讯,真为你高兴。远隔千里,我们不能参加你的婚礼,不能在婚礼上献上我们的家长致辞,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点遗憾。但你是我们的女儿,相信你能理解爸妈的一份感受。那天放下电话,我和你妈沉默良久——我们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就长大了?后来,你妈对着镜子淡淡地说:“你看,我的白头发又多了,萍儿也该结婚了。”我数着你妈的白发,那些白发竟像许多往事,一件一件浮上心头。你妈提醒我:还是给女儿写封信吧,就算是我们送你的一份新婚礼物。萍儿,我们只是天底下最平凡的父母,我们的孩子也只是人世间最平凡的女儿,我们不奢求太多,只…  相似文献   

16.
他多年来一直捐助自己家乡的贫困生,现在又连续3年在广东和平县一次性认领了60个孩子。另外,他还捐助家乡修路、架桥、通电……“你用来捐助我的,是做生意赚来的吗?”我问。“不,就靠我的工资。”“你月工资多少?”“4000多元。”“那捐助了这么多学生,自己也不剩多少了吧?”我惊诧了。“他现在还算过得去,早几年他捐助家乡建设,有时还向我们借钱呢。”他的朋友接我的话道。和他的朋友细聊起来,这才知道,为了赞助贫困生,他自己从来舍不得买超过100元的衣服。从1995年到现在,他捐助的钱已经超过了20万元了。是什么力量,使他像一口永不枯竭的…  相似文献   

17.
《东南置业》2005,(88):72-72
一套少则十几二十万.多则大几百万的房子,在你签下购房合同的那一刻起(必须是有效合同)。它将成为你继爱人与孩子之后的另一个“甜蜜”负担。也许在你签字的那一刻你并不会有什么太深刻的感受,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也许是几个月,也许是几年)你是否有一天会大声疾呼:我被这该死的合同“忽悠”了……  相似文献   

18.
狗熊瞎掰     
黑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一路过去,最后捧着一只棒子,美滋滋地回家了。野猪笑他:“黑熊你真是瞎掰,忙乎半天,就拿了一只。”“笨蛋!你没看见有人盯着嘛?我要都拿回来,他下次还让我掰吗?”狗熊也会给人下套? 美国第9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一个很文静又怕羞的孩子,人们都把他看做是傻瓜,常喜欢捉弄他。他们经常把  相似文献   

19.
放权:企业家要拿得起、放得下 老范行军:你是企业家,也是登山家,出版过畅销书,还是环保践行者,又做了哈佛访问学者……怎么称呼你,或者说你自己认同哪一个角色? 王石:我选择企业家,因为那是我的立足之本,谋生就靠它.而登山只是我的业余爱好.当然,如果我能靠登山挣钱,我也会选择登山家的头衔. 老范行军:看来,你还是在做专业化的"减法".企业家与普通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王石:我觉得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一个企业家,他掌握的资源可能比普通人要多一些.当然,掌握的资源多,也意味着要相应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相铺相成的是,一旦他意识到了责任,就能更多地从未来去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造车是一个后悔的哲学我们还有非常多的牌CE:2022年蔚小理三家都遇到了一些挑战,也有很多反思,你对2022年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对2023年有什么展望?何小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2年,我觉得是“仰望”。什么叫做仰望?仰望在某种角度上是站在一个谷底,是一种深度的反思,是对未来的期望或者要求会更高。比如我们在2021年定的战略规划是期望做成一个有很好利润的公司,但是2023年我们看到市场的变化是,智能汽车会像电脑、智能手机的发展一样,最终只有三家到四家。在中国除非你有非常好的差异化定位,否则很难成为一个小而美,或者是中而美的公司。所以我觉得2022年是站在挑战之中,仰望下一个五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