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研究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照明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照明设计的主要作用,然后详解的介绍了博物馆陈列照明设计的主要技术,主要包括照明设计对于展品的影响;明确色温以及显色数的要求;照明设计中的眩光限制;陈列照明设计方式的融合;照明设计应当具备的五方面条件,本文的研究可以作为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照明设计过程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博物馆的展览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博物馆的展览效果已经成为博物馆展览中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具体的博物馆展览设计为例,分析博物馆展览功能的室外延续,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宋晓丽 《活力》2005,(6):298-298
近几年来,我国的文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各级、各类博物馆立足国情,发挥优势,不断向社会奉献出丰富多彩富有时代感的临时性展览,从而形成了一种长期性的基本陈列和临时性的专题展览相结合的新的展出格局。临时展览的繁荣与兴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也给博物馆注入了勃勃生机,更显示出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无以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博物馆做精展览、做好宣传、做活服务3个方面,论述了博物馆开展品牌经营的主要战略,从而真正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统博物馆向数字博物馆的转型,我国不同级别的博物馆为参观者打造了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相交互的云展览,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与点赞。当前,正值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改革转型之际,需结合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推进博物馆的技术赋能工作。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元宇宙内涵,剖析了元宇宙在博物馆云展览中的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云展览理念、云展览设计、云展览人才三个层面,提出了几点有利于推动其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崔硕 《企业导报》2015,(6):40+147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也逐渐的深入人们的理念之中。博物馆在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而展览就是博物馆像广大群众传播的重要工具。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也已经进入了博物馆展览陈列的设计之中,并取得了不错的响应。本文就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数字化博物馆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成为了传统博物馆用来宣传、展览、行销的一种主要手段.到了20世纪末期,随着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网络宽带技术在传统博物馆文物信息加工方面的应用,产生了博物馆的新形态--数字化博物馆(Digital Museum,简称DM).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24):216-218
本文从博物馆的基本定义出发研究其展览空间布局。采用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选取苏州博物馆展览空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空间布局类型、可视度等,总结其空间与流线特征。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展览需根据馆藏文物精心策划。石家庄博物馆“瓷色流香”原创展打破了以往的展览形式,从策展人选择到展览内容、形式设计以及展览手段,都进行了创新,不仅带给人们感官上的享受,也增长了人们的文物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文化题材,在现代化社会中,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有所提升,所以居民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可以得到满足,但是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当代居民又有了更多的需求,比如当前越来越多的现代居民想要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很多现代人开始到博物馆去参观各种展览,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可以让当代居民更加了解我国的一些文化果实,增长她们对于我国文化宝藏的理解,因此通过当前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可以进一步提升当代居民的内在文化修养,让他们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既能够了解物质文化,也能够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精神,促进我国优质文化的弘扬。那么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博物馆也必须要考虑到当代居民的实质性需要,优化当前的陈列展览设计,让当前的博物馆更具吸引力,促进大众对于博物馆内容的理解程度,所以本文就对于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一些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人类对艺术的研究就格外注重艺术本身具有的观赏性,博物馆开展的各种形式展览也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的艺术形式,而这种意识形式是依赖于艺术展览的观赏性而建立的。因此,营造博物馆展陈的观赏性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博物馆的展示也向数字化发展,博物馆藏品的展示出现新的展示形式,观众的感官在交互艺术中得到刺激和满足。本文从博物馆数字化的必然性着手,分析了数字化博物馆展览的核心以及数字化博物馆呈现的新特征,展示了数字化对虚拟博物馆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博物馆是公共文化主要服务机构之一,是向公共开放、非盈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永久性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以收藏、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收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博物馆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公立博物馆临时展览经费管理重点的基础上,针对临时展览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预算编制制度、加强经费预算管理、提高临时展览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国家、城市或地区文物保护的基地,而且可以通过文物展览、社会教育活动等不同形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发展和文明交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视对博物馆这种文化载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无论是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还是在网上建设虚拟博物馆,都需要将原始素材转化为数字信息.博物馆业要走信息化之路,就应当充分利用目前多媒体与网络等高新技术,在对外宣传与交流、博物馆藏品管理、展览陈列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的机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研究、教育和游览的目的提供展览.1979年我国规定博物馆的性质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8.
关亮亮 《民营科技》2014,(9):134-134
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性的组织,其所传播的知识以及思想对于人们有着非常积极地引导作用,同时对社会意识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那么其陈列展览的丰富性与实效性对于其所传播的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的租用,它是吸引人们视线的关键途径。博物馆的类型不同,其所需要的展览方式也会不同,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博物馆自身的特点,确定其展览的内容和设计,并能够不断的提供其学术价值,发挥其公益性的社会价格。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挥,也为其陈列展览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我们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将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利用到展示的过程中,进而达到提高其渲染效果与感染力的目的,首先从其陈列的丰富性开始论述,进而又分析了其时效性,希望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史清君.男.1963年9月生于平乡,自1981年曾在海军某部服役并从事美术创作十余年,1997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美术系。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展览中获奖.有14件作品被博物馆、展览馆收藏。现任职于平乡县文化体育局,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科技》2009,(17):63-63
史清君.男.1963年9月生于平乡,自1981年曾在海军某部服役并从事美术创作十余年,1997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美术系。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展览中获奖.有14件作品被博物馆、展览馆收藏。现任职于平乡县文化体育局,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