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额约为十万亿元,每年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达数百亿元,其中大部分为企业国有资产。从大量案例看,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多发生在六个重点“部位”和环节,即:经营决策、财务管理、重要物资的采购、工程招投标和在建项目管理、企业改组改制、股票上市、破产撤并、选人用人。其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探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资产转移性流失。在企业改制过程中 ,出现了国有资产向非国有经济成份转移的现象 ,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表现为 :一是“脱壳改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的企业在进行改制时 ,把原企业的一部分有效资产剥离出来 ,出售或转让给非国有经济成份企业 ,原企业只剩下空架子 ,不仅使银行信贷资金追还无望 ,而且严重损害了国家(作为原企业出资人 )的权益。二是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 ,甚至无偿划转。如某企业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移给国有资产仅占少部分的一下属股份公司。三是转移破产企业资产。如某企业与外商兴办一家合资企…  相似文献   

3.
谈谈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失渠道决策失误导致流失;在破产中、改制中、中外合资合作中流失;由于经营不善、财政性蚕食造成流失以及无形资产、土地不入账造成流失。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提出了宏观和微观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策性破产实施进程及遗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特殊现象,政策性破产实施20年来,对国有企业经济改革和宏观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政策性破产的审批工作2008年截止后,遗留的问题仍将持续,如破产操作周期长、破产企业资产变现困难、个别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及一些企业职工的安置难等问题,其解决方法是:灵活审批程序以减少企业破产成本、严厉制裁恶意逃废债企业、完善职工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对破产问题的思考及政策建议──千家国有企业厂长(经理)问卷调查之五对部分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是搞活国有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人们对一些企业破产带来国有资产流失和银行债务“悬空”表示担忧。对于企业破产究竟应该怎么看?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存在多种形式,但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要实现保值增值,就必须强化企业资产管理,加快改制步伐,实现有进有退,规范重组破产程序,并建立以保值增值率和不良资产比率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李新月 《公司》2002,(3):16-17
国流流失严重 当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堵塞这一“黑洞”已刻不容缓。其流失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亏损流失。国有企业的亏损很大程度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据一研究资料披露,目前,全国国有企业亏损面仍然有 1/3,“九五”期间全国国有企业的亏损达2000亿元左右。 二是经济担保损失。国有企业负责人为照顾关系、亲朋或受行政干预,用企业名义私下为他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破产或逃逸,对方告上法庭,企业只好负担连带赔偿责任,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是无效投资损失。有些国有企业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在没有进行市场调查、没有…  相似文献   

8.
谈谈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办法高玉梅,李冬从我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开展的专题调查和进行清产核资工作掌握的情况看,目前我省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相当严重,数额巨大,且恶性增长;流失渠道复杂多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有效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已经成为深化...  相似文献   

9.
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但是借着企业破产来逃避债务却是当前社会经济和法律领域中的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现象。破产逃债的行为危害性更是极大,它不仅会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而且严重破坏着我国法律制度,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有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利用"破产"达到其逃债的目的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破产法》的不完善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扭曲。针对我们在破产实践当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充分运用法律对策去解决它,保障全体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能够得到清偿从而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国有企业破产工作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在人民法院管辖下逐步开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妥善安置了破产企业职工,维护了社会稳定。但是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企业破产不规范、不协调、监管失控、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致使国有资产的流失非常严重,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一条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以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和形式所谓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家作为所有者出资所形成的资产及其未来收益的流失。这种流失不同于一般实物资产的流失,它实质是国有资产的权益及其可以产生的收益的流失,即财产权利的流失,主要表现在产权重组过程中,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2.
万永彪  谭少波 《企业研究》2012,(12):55-56,59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从企业制度和改制过程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探讨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企业国有资产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的总称,国有资产按照用途和性质划分,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产及权益。国有资产转让工作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及其转让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作者的看法。国有资产转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近年对企业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反映是企业国有资产质量存在问题多多,给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潜在损失埋下诸多后患因素,十分不利于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值增值,使企业在进行改制时带来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也掩盖了一些未能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制度的行为,致使企业国有资产造成大量的变相损失、变相流失等等。   为维护国家财经法规,堵塞国有资产损失、流失、浪费的漏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有资产,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深化改革中企业的改制服务,笔者认…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由于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不利,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因此,企业主管部门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摆在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就此问题谈谈浮浅看法。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一)固定资产变动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一是有些建设项目由于可行性论证研究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在运营中存在着无形流失、隐性流失和显性流失问题。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努力使所有权与监控权相分离,一是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派驻监管代表亲临实地直接监管,二是对大型国有企业实行委托代管,授权经营;三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7.
在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制中,不少地方出现了借企业兼并之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信用关系,致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国有资产流失。如何认识企业改制中的兼并破产行为,合理定位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银行债权,尽可能减少信贷资产损失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目前企业破产兼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破产兼并目的错位。企业依法进行破产兼并原是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积极举措,但当前,借破产之名,行逃债之实的现象却在破产兼并企业中普遍存在,致使银行的债权被悬空。其表现…  相似文献   

18.
如何规范企业改制,防止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对各级政府及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十分紧迫而现实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企业改制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一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企业改制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下面笔者就如何防止国企改制中资产流失谈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日益引起关注。截至2001年底,中国国有资产总量(净值)为10.93万亿元,国有企业近19万户,其中大型企业8000多户,中小企业18万多户;但据公开数据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6年底,国有资产流失已达6000多亿元。流失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经营者的腐败行为造成的流失;一种是资产不流动,在停滞中产生的流失。比如企业的机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和更新,企业也不敢把这些国有资产根据市场价自行出售,而只是凑合着用,这样它的使用价值和效益就逐渐减少了,另外没有用的只能等着自已报废。这就是所…  相似文献   

20.
史淑琴 《内蒙古财会》1995,(8):29-29,28
一、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及成因。1、国有企业亏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企业亏损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国有企业挂帐损失及潜亏普遍存在;重点调查显示,因潜亏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占多种流失形式的首位。究其原因,既有经营管理的原因,也有政策因素。近年来.部分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经营效益欠佳,使挂帐损失扩大.而企业自行无法弥补损失,明亏潜亏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