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庆年,这位在保险行业“冲浪”了八年多的团队管理者,之所以再一次走进我们的采访视野,是因为他的团队连续八年以上都达到了业绩与人力双增长,即使在市场大起大落的背景下,也没影响过他团队任何关键指标的增长,而且团队的业绩增长率远大于人力增长率,也就是说,这里面还透露着一个信息——团队的年人均保费也是递增的,无疑,这样的团队才是每一位团队管理者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2.
你的行为决定了你的团队的战斗力,你的业绩只能是你的团队做出来的。在同一些企业部门主管交谈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想法,他们大都希望自己的部门在企业中出类拔萃.而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主管。  相似文献   

3.
取经鹰之队     
在年轻的中德安联四川分公司里有一支专业化寿险团队——鹰之队。团队从成立之初的4个人,经过短短7个月的发展已经拥有人力167人,占到全四川分公司人力的38%。业绩从2006年11月开业以来一直占到全公司代理人渠道业绩的50%以上。是什么让团队有如此强大的发展动力?鹰之队的领队人重立自有他的一套管理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自己的方向,你认为什么是对的,你就去做一个决定。在追求“商业真理”的过程中,永远是要你自己去做决策,你永远是孤独的,这是没有办法的。这个“孤独”并不是说你不需要自己的团队,你的团队也是孤独的,总是要带着自己的“船”往前开。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团队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些人,在寿险业干了几年,就以老大自居,不思进取,每月仅仅盯着维持的指标,而没有更高的目标。谈起话来,往往是“想当年”如何如何,而问及现在及将来的发展,就王顾左右而言他。而实际情况却是:做业务的凭借以前积累的客户勉强过活,吃老本;带团队的也对团队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团队越带越小、越带越差,自己也一步步降级。笔接触到这样一些入司时间较长的老业务员,感觉他们并不快乐,满脸愁容,而且业绩、收入每况愈下、看不到未来,自己对自己越发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6.
打造“五星”团队,是每一个营销管理者的梦想,也是每一个血缘团队经理的梦想。不少著述立足于营销管理者经验指数,从通常的“业绩产能、人力增长、可持续率、综合产能和风险控制等五大项硬件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评判“五星级”评判标准,但这仅仅告诉人们一个“五星级”评定结果,是用“结果导向、数字说话”的说教式理论传递高绩效团队打造事实,对营销管理者和一线血缘经理经营团队并无多大帮助。笔者凭借经营团队和研究团队的丰富积累,取材多个保险业顶尖高绩效团队样本,立足“逆向思维,由表及里”的文化视角,提炼出高绩效团队最具个性特色的“五星级”特征,以期给广大团队主官和血缘经理以有益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稳定团队人力是经营团队的基础,是实现团队叉好叉快发展的前提。但当前一个令团队经营者十分头痛的难题是:接踵而至的人力流失高峰不期而遇,人力规模大进大出的事件防不胜防,同时带来剧烈的人力资源流失的冲刷效应,大伤团队元气。受困团队遇到这类问题,要向抗洪抢险专家学习,科学调度,沉着应战,巧妙错开人力流失高峰,实施“错峰”经营,弱化“洪峰冲刷”带来的人力资源流失效应。我国保险业自从1993年学习借鉴“友邦模式”全面推行个人代理人体系以来,团队经营一直在人力流失高峰的峰尖上“跳舞”。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从1993年推行个人代理人制度以来,我国先后有2000多万人次涉足保险中介代理,即相当于每50-70人中就有1人从事过保险中介代理,但到2007年,全国仍奋战在营销一线的代理人不到200万人,即从业沉淀率不到10%。随着团队血缘制经营模式的固化,个人代理考核机制的成熟,许多流失高峰就象我国大江大河的汛期一样,呈现周期性的特征,在几个特定的时段和领域发生。而且由于近年来市场主体的剧增和其他因素,人力流失高峰呈现出多样性特征,需要引起团队经营者的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8.
杨婧 《东方企业家》2011,(12):18-21
联想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业绩的增长,无疑是2004年底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对柳传志和联想团队的最好肯定。他知道,又到了自己后退的时机了。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是一个团队的管理者,当你发现在集团的另一团队承担的项目有可能失败时,你会袖手旁观吗?有这样一个商业案例:RalstonCrane公司从事建筑设计,每年要开一次重要的业务会,总结团队内部一年来的实践经验、成绩,制订新一年的发展规划。公司的行政总裁卢斯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新的卓有成效的业绩。盖伊是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在去年的“绿色”主题下,他组织的项目团队工作非常成功。2006年的主题是“消费者忠诚”,其中的一个项目,卢斯让查尔主管了,而盖伊对这个项目特别感兴趣,这个项目跟他曾做过的…  相似文献   

10.
马钺 《中国企业家》2013,(23):81-83
“我准备发一条微博.通知全社会:明年是我的闭嘴年。”俞敏洪说,他之所以耍闭嘴,是因为说得太多了。不久前,他做了一个统计,结果发现,作为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2013年他投入到自己公司上的时间只有五分之一,其余五分之四的时间,都用在了对外应酬、社会活动、团队活动以及演讲上。  相似文献   

11.
《中外企业文化》2005,(7M):27-27
朱天生还是个“保险新兵”2004年11月29日他才成为海尔纽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的一个分子,但是,在海尔纽约160年打造的黄金系统中,却过起了充满诗意的生活:2004年12月BC团队新人首合同月获得“个人业绩冠军”,2005年1月获得“总监荣誉餐”机会,  相似文献   

12.
长着一张娃娃脸的石泽峰很年轻,还不到30岁却带领着一个100多人的团队,这个团队的业绩一直在武汉分公司名列前茅,2002年时,团队业绩稳居武汉分公司第一名,真应了“后生可畏”这句话。  相似文献   

13.
做技术工人,嫌不自由;做管理,嫌太清闲;做销售,嫌太辛苦……昨日上午,大学毕业4年的小叶在回首自己的职场经历时,懊悔当初不该频频跳槽,其结果是什么都不精,“心态也搞坏了”。2002年,小叶毕业于北京某大学机械专业。当年,他在广东一厂家谋得了一份工作。每月底薪1500元,若加上加班工资,每月收入超过2000元。因为要经常加班,小叶觉得不自由。一年多后,小叶回到南宁,在某物业公司任主管,管理几名保安和保洁员。每天虽然没有太具体的工作,但不能离开小区。这份工作的月薪也不算太低,1200元。没多久,小叶觉得太清闲,于是跳槽到一家医药公司做销售。做销售的日子里,工作有挑战性,但问题又出现了:他感觉干得太辛苦。考虑到业绩一时做不上去,小叶没干多久又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做销售。再次跳槽后的小叶月薪虽然有千余元,但是因为交通、吃饭等开销大,一个月下来根本没有节余。前不久,小叶索性辞职,又加入到了人才市场的求职大军里。“4年换了4份工作,真的是越换越差。”昨在武汉人才市场,小叶与几位“同病相怜”者探讨一番后似有悔悟:频繁跳槽,没有专注一行;毕业4年来,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而自己没有及时充电提升自己、增强竞争力。职场跳槽老猫的...  相似文献   

14.
将营销工作的“责、权、利”与营销业绩紧密捆绑,让公司内部相关部门、代理商、供应商与之配套进行连锁考核的办法,是厦工集团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在营销制度改革中创出的绝招,它是一种促使员工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相融合的考核机制。实施这一管理方法7年以来,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增长6.6倍,主导产品压路机销售量增长11.5倍。  相似文献   

15.
翔龙之舞     
在京津间的一个小城市,创下了个人连续签单776天的亚洲纪录。近年来,吕启彪在国内外做了数百场演讲,听众近50万人。许多同行都想分享他的连续开单经验。而他说,“776天”不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团队的纪录。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各地的演讲中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推动自己永远向前向前。  相似文献   

16.
实践中,许多主管并不是不会增员,细算一下一年当中他有过不少成功的增员案例,但自己手里总是那么十几个人,团队业绩和人力都不见有什么长进,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只会增员不会留员。增得来,留不住,结果增来增去还是老样子。如果说增员是一种能力的话,那么留员就是一种艺术了。既能增得来,又能留得住,才是一个称职的好主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紧密结合青年特点,从恪守基本职责,培养个人专长,专注本职工作,锤炼专业精神等四个方面,引导青年做最好自己,创最佳业绩,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挥生力军作用,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部经理,在你的“一片天”里如何先给自己做一份职位说明书,规范自己的“座位”?切记,你的关键业绩指标的选定要突出“简化、可量化、可操作”的特点,实现人适其位,人尽其能。  相似文献   

19.
石帆 《总裁》2003,(10):33-35
传说中的叶茂中是个看起来性格不太随和。内心有很多棱角,身材也比较高大的人。果然,今天我们颇费周折才让他打开了话匣,不过他精妙的言语倒是给了我们不少意外的惊喜。在短短4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一匹幽默、效率高、会思考、目光独到、善于团队合作的“南方狼”。  相似文献   

20.
包政 《企业文化》2015,(1):26-26
华为“获取分享制”是指任何组织与个人的物质回报部来自于其创造的价值和业绩,前方团队根据经营结果获取奖金,后台支撑部门(团队)通过为前方团队提供服务分享奖金。 “获得分享制”的意义 l、强化后台对前台一线的支撑力度,加强前后台岗位配合和流程效率提升,实现前后台业绩挂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