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艳 《价格月刊》2003,(5):10-10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属于分配关系的范畴.按劳分配,在我们传统理解的涵义里是指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劳动者通过生产劳动,从雇主那里取得维持自身及其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那部分劳动价值.  相似文献   

2.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劳动价值论并不否认资本、技术等物质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具有必然性。按生产要素分配能够极大地调动各生产要素拥有者的积极性。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性质取决于所有制性质。  相似文献   

3.
邹升平 《商业时代》2006,(23):6-6,20
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物质产权和劳动力产权共同分配劳动成果。“按劳分配”是按劳动力所有权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工资是劳动力价值补偿。不属于“分配”范围。明晰产权关系,就是要明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的关系;明晰劳动力价值补偿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明晰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体现了现阶段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必须充分认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努力探索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丽莉 《商场现代化》2008,(17):389-390
生产要素是财富的源泉,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承认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贡献。对于非劳动的其他生产要素而言,这种贡献只是为财富创造提供了条件,而并非说他们本身也创造了价值。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之一,但我国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不完全同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6.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分歧之一。以往学者的研究,总是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对立,但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来源和其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不在于"私人占有",而在于"由谁来占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可以实现相统一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坚持自然资源的国有化,任何私人使用都必须有偿取得,且出让自然资源所获得的利益归全民所有,则除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间接形式的"按劳分配"。在此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而不应当将两者相对立。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的贡献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关系的现象描述;"按贡献分配"是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关系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的贡献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关系的现象描述;"按贡献分配"是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关系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9.
张谦 《商》2013,(21):47-47
公有制要求公平,从而实行按劳分配;而市场条件下要讲求经济效率,不得不按生产要素分配,提高效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共同富裕。本文分别阐述了按劳分配的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并对此做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对按劳分配理论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认识误区:一是把按劳分配特定形式的实现条件当作按劳分配适用范围;二是认为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存在根本矛盾;三是认为按劳分配只是一种趋势,并不是现实的分配制度;四是认为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五是把按劳分配等同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包含了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收入分配既是理论热点问题,也是具体实践问题。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须结合起来,两者统一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其意义不仅在于可更好地理解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更在于能有效协调劳动者的积极性与促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2.
有必要将按劳分配区分为探索型按劳分配与理想型按劳分配,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实施理想型按劳分配所需要的"马克思条件",但可以实施探索型按劳分配。目前学界普遍将按劳分配的比例范围等同于公有制的比例范围,但理论与实践都表明这不过是一种可能性极小的"刃锋"情形,由于存在"示范效应"与"失范效应",二者更可能不相一致甚至背道而驰。当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所有制问题,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阶段而非局部阶段来看待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将两类经济的融合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实现形式;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定义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作为衡量公有制与按劳分配问题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阐述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时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认识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又一次飞跃和又一次重大突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中国分配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系列新的生产要素参与了价值的形成与创造,也参与了收入分配,因此,人们对按劳分配在中国分配制度中的主导地位存在疑惑。其实,土地、资本、信息、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物化劳动,它们参与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创新形式,可见按劳分配依然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占绝对主导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5.
燕补林  赵阳 《商业研究》2004,(24):11-13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分配原则。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按劳分配制度 ,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形式和特点 ,才能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依法加强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提高粮食监督检查人员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对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A dominant trend in the literature maintains that donor assistance should be targeted at poor countries with sound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In this context, donor selectivity refers to what extent aid is alloca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this ‘canonical’ model. This paper shows that it is legitimate for donors to simultaneously use other selectivity criteria corresponding either to expected factors of aid effectiveness or to handicaps to development. It is notably argued that vulnerability to exogenous shocks and low level of human capital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selectivity criteria. Taking these other criteria into account dramatically changes the assessment of donor 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18.
19.
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有力保障;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器;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里程碑。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在制度和法律上维护和保证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执政地位,同时,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方式。这是实现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相统一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党依法执政的重要性,强化依法执政的意识,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