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4,(42):10-10
下一个自贸区,天津?广东? 继上海自贸区之后,第二批自贸区有望于近期获得批复。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对上海自贸区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全国推广的要推广到全国。据媒体报道,第二批地方自贸区的批复进展名单近期将出炉,天津、广东可能名列其中。据报道,天津自贸区方案将由最初的东疆保税港区,扩大到更多的天津滨海新区辖内。目前披露的广东粤港澳自贸区方案将包括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以及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上述两自贸区规划面积均远大于目前上海自贸区所规划的2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国内     
《天津经济》2015,(4):78-79
上海自贸区深改方案要点明确涉及政府职能转变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2015年3月29日表示,即将公布的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方案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制度创新、贸易监管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法制和政策保障等5个方面25条任务措施进一步深化,并明确各项任务、措施的具体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3.
上海不是跟国内其他城市竞争,她面临全球竞争8月1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研究员隆国强参加了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上海加快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与会者谈的最多的,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十几天后,商务部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已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对外经济政策研究的经济学家,隆国强在对外贸易、跨国投资、经济合作、特殊经济区、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隆国强参加了中国经海)研讨会,研讨会加快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会者谈的最多的,是贸易试验区(下称"上设。商务部发布消息称,准设立上海自贸区。期从事对外经济政策隆国强在对外贸易、合作、特殊经济区、区  相似文献   

4.
白明 《中国报道》2014,(11):46-47
在上海自贸区创办一周年之际,作为新一轮对外改革的试验田,回顾其过去一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方面到底能够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5.
国内     
《天津经济》2014,(11):77-79
■上海自贸区破除“外企顾虑”2015版负面清单继续瘦身 2014年10月25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申江论坛“自贸区试验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兆杰称,根据调研显示,外企对于上海自贸区关注排行前两位的热点话题分别是:自贸区是否代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制度创新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013年9月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被寄予厚望.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主要任务第一项的正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一年后的11月14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此前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普华永道、上海财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及上海投资公司5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自贸区运行一年情况的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总体评价为,自贸区一年来各项试点任务滚动实施,法制建设的引领作用显现,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创新意态功能涌现,区域经济运行整体良好.企业对自贸区制度创新和政策措施的综合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新闻     
正2014.10.23—2014.10.29下一个自贸区,天津?广东?继上海自贸区之后,第二批自贸区有望于近期获得批复。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对上海自贸区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全国推广的要推广到全国。据媒体报道,第二批地方自贸区的批复进  相似文献   

8.
自贸区挂牌为集团的国际化提供了最有利的时机和条件 锦江国际集团是最早一批研究上海自贸区试点对集团公司产业影响的上海国企之一。从今年年初传出上海将建设自贸区之初,锦江国际集团发展研究中心就一直跟踪其进程。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之时,锦江国际已经跟踪完成了“自贸区成立对锦江国际的影响分析与参考方案”的课题报告。为此,《上海国资》专访了锦江国际集团分管该方案的领导——集团副总裁、总法律顾问王杰。  相似文献   

9.
高洋 《中国经贸》2014,(16):41-41
本文从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恢复和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原因两方面探讨了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从建设贸易大国、建设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市场经济强国三方面探讨了上海自贸区对于中国经济强国地位确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说2012年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像是一次青春期的叛逆,始于2013年的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则布满了成人世界的理性氛围。虽也时有体制突围的冲动,但终究更类似于在内涵复杂的目光交错下,一场踽踽独行的摸索。从一开始,中央的态度就是慎之又慎。2013年12月2日,在上海自贸区挂牌两个多月后,央行才公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这份俗称"30条"的顶层细则文件被业界认为姗姗来迟。今年12月2日,自贸区金改恰满周岁。11月中旬,上海财经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投资咨询公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经济发展视角的上海自贸区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自贸区一经提出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中国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项壮举,其在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开张,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探讨我国的改革深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内扫描     
《中国经贸》2014,(21):10-12
国务院新措施促上海自贸区扩大开放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决定》,为涉及盐业、高铁、石油等领域的新一轮31条扩大开放措施提供法制保障。在这些开放举措中,服务业扩大开放突出了航运贸易等自贸区主导产业;在制造业和采矿业扩大开放方面,突出了研发;在建筑业扩大开放方面,体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资的开放。自贸区将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盐的批发,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投资高铁、石油、盐业、航空等部分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中央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分析称,这意味着自贸区"第二季"发令枪打响,预计两大方案正式文本将在一周内面世,自贸区挂牌也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各地自贸区都有基于其地理位置的不同功能定位。上海作为自贸区样本定位于国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上海自贸区试点有望于5月底、6月初完成具体方案并上报国务院,最快今年下半年即可正式挂牌运营。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而自贸区试点建设,应时应地地找准了改革继续向前推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改革与开放》2013,(9):98-98
据报道,上海市政府日前对外宣布,上海自贸区将于9月29日挂牌,同日,上海市政府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海自贸区首批改革政策细则。据报道,自贸区有望实现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都将取消管制;但在人民币自由兑换方面,对于是全面放开,还是仅仅“资本账户项下”放开,现在还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6.
对接创新需求,先行先试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提高跨境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境内企业融资成本建设上海自贸区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上海经济转型、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更高层级的发展要求,意义深远。自贸区的金融制度创新,意味着国家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部署可以在上海先行先试,相关经验先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推广,从而在全国推广。自贸区挂牌以来,一行三会纷纷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在制度层面基本形成了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制度框架体系,为金融创新打开了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17.
虞金洪 《宁波通讯》2013,(23):35-36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汇聚了世界目光,也令长三角为之注目。宁波与上海在地理上毗邻,自贸区的设立,对宁波意味着什么?如何抓住自贸区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本期财经视点聚焦上海自贸区。  相似文献   

18.
丁群 《中国经贸》2014,(15):52-52
上海自贸区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一次壮举,也是党为了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审时度势采取的重要举措,必将在我国的历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发展和存在,辐射带动其经济、社会、制度更方面的改变。本文针对目前上海自贸区的现状,对其带给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提供一定得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作为自贸区方案中的最大看点,金融改革一直被各方寄予厚望。与传统的自由贸易区相比,上海自贸区的意义显然不仅仅在贸易领域,而是更多肩负了在其他重要领域的改革、创新和政策试验的职能。浦东这28.78平方公里,注定会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之路的前沿阵地。自贸区给金融业带来什么"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便是自贸试验区职能之一。根据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在自贸区,符合条  相似文献   

20.
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在很多方面实现了突破,编者从书中摘录几项热点问题的政策突破与解读,使读者了解自贸区建设的机遇和本书的编写体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