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出发找到产业转移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苏沪浙之间制造业空间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长三角地区内部具备制造业空间转移的条件,上海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会向江苏、浙江转移。  相似文献   

2.
用产业集群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作为构造地方产业体系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提高地方产业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制造业转移有助于整合各国资源,提升各国产业竞争力。结合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特点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用产业集群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是增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在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以及外部资金引进方面与长三角等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多数的产业集群规模小,吸引和集中功能不足.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后,产业配套功能不完善安徽省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不仅使制造业产业集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也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进而优化了产业结构.在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完善集群内产业配套、加快集群产业升级等措施来促进产业集群与承接产业转移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晓宁 《科技和产业》2006,6(12):6-8,25
在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承接制造业外包推动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本文首先用Feenstr的连续统模型分析了外包对参加方的产业升级效应;然后基于我国的制造业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利用外包业务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巩前胜  仲伟周 《改革》2012,(5):83-87
利用2006~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视角分析其区域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集聚程度差异较大,集聚水平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要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促使产业向集聚程度较低的中西部省份有序转移。同时,中西部省市也应尽快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中国制造业的格局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造业的转移规律来看,国内的产业转移其实就是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延伸。因此,必须对产业区际转移的趋势和特点做出明确判断。  相似文献   

7.
广东家电产业是国内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在全国家电生产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承接制造业转移是我国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研究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趋势,并据此制定和调整广东省的家电产业政策,是增强广东家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看点提示 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呈现三大主要特征。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和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国际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许多趋势和特点,将给我市构筑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带来许多新机遇。宁波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实施产业立市战略,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产业静态集聚绝对指数、相对指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三个指标对山东省制造业的集聚与转移趋势进行分析,将山东省制造业各行业按其所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类型,指出各类型行业的特点,为山东省制造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服务业已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制造业中,同时,制造业也带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方,现代服务业是制造业重要的中间投入,制造业的发展会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水平,而服务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文章通过对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产业互动进行分析,通过对微笑曲线的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这些结论以辽宁为例,得出给辽宁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并对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揭示了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动因,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8年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产业特征与产业地理集中的关系,其结果发现,自1999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在行业上,资源型产业地理集中度最高,高度地方化产业地理集中度最低;从全国20个制造业行业数据样本看,FDI的进入会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根据外资比重进行产业细分后,外资对高外资比重产业地理集中的正向促进作用依然明显,而对低外资比重行业的作用不显著;即使在高外资比重产业中,FDI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也不存在着倒U型关系,而在低外资比重产业中,只有当FDI比重超过一个临界值时,FDI对地理集中的正向促进作用才会显现。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基地,本文以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为基础,从动态视角分析研究2002、2006、2010年上海、浙江等地27个细分产业转移变化,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该区域集聚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部分省市集聚水平正在降低,上海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率方向发展,在其产业转移中,高消耗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浙江主要承接对象,长三角存在集聚特点。最后笔者从资源配置、环境改善及产业发展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与人才流动等方面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龙 《辽宁经济》2014,(10):17-22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国内外主要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特点及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一些关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齐涛  何双希 《开发研究》2021,(3):106-113
基于2011-2018年肇庆市制造业各行业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肇庆市在行业层面的制造业区位熵.结果显示,肇庆市传统制造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和金属制品等行业集聚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先进制造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集聚水平呈增长趋势.先以2011-2018年肇庆市制造业行业层面的区位熵计算结果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制造业区位熵越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再分别以肇庆市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共24个行业的区位熵计算结果为自变量,构建计量模型,结果显示,肇庆市先进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呈现多种不同关系.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肇庆市应坚持制造业优先发展,坚持和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做好劣势产业转移;积极引育先进制造业产业,加快建设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杨家繁 《魅力中国》2014,(15):49-50
近年来,对外贸易发展已经由传统的两个贸易国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转向同一产业内的进出口贸易,也就是产业内贸易。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高速发展阶段。制造业无论是为国家工业化发展,还是经济腾飞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不仅有益于我国外贸事业的长足发展。而且对深化改革.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庆经济》2008,(1):29-32
一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高度依赖外技、外资、外贸,高度集中于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受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垄断和知识产权屏障制约不断强化、全球高技术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趋缓、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增速连年放缓、利润率持续下滑,产业安全隐患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一)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逐步兴起,并且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首先是服务性行业成为对外投资的重点,是美国为例,其服务性行业自1998年以后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此阶段以重装备业发展为主要特征.当前,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外资所占比例偏高,生产率与国外相比没有任何优势,为解决当前制造业难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东部地区充分利用外资溢出效应,加速产业升级,西部地区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2.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聚集区,以敏锐视野参与全球化下的细化分工.3.重装备业投资巨大,国有企业需承担主要责任,国家应在政策、财力上给予支持.4.打破国内市场壁垒,催生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减轻对外依赖.5.提高企业独立创新能力,加强其与科技界联系,重视人才.同时,金融界要对制造业发展鼎力支持.由于经济发展放缓,就业率降低,此时的社会保障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