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阐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东方之道。西方文明的衰落预示“世界中心的转移”,而投机浪潮的高涨则引发当代“看东方”的新趋势。90年代以来 ,赌场资本主义的弊病日益加剧 ,美国“新经济”的“泡沫相”日益突出 ,反对美国型“经济全球化”的呼声日益高昂。紧随全球化浪潮而来的将是银色浪潮和绿色浪潮 ,它将根本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并使世界面貌大为改观。最后 ,本文提出大开发、大融合、大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理念,即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要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五条具体道路与之相配合。其中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选择正确的、适宜的模式,将使农村在循环经济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求农垦“发挥国有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这是新时代赋予农垦的神圣使命。本文就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内容进行了分析,以此开创农垦系统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各个方面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发展不能走其他发达国家的老路子,必须走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路子,党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国家的各个方面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农业科学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内涵,提出“以发展农业生产力,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为主线,将封闭的、低效的、劳动密集的手工操作逐步转变为开放的、高效的、技术与资金密集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和资源利用率”的论述,肯定了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是走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与农业发展紧密相连.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点-线-面-体”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唐金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大发展之后的第三次农业发展浪潮,是农业全面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农业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8.
战后60年代第一次农业革命(绿色革命)的兴起·显著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生物技术革命的风起云涌,又引起一场新农业革命(白色革命)的悄然兴起。新农业革命(基于白色农业)必将导致农业结构从自然型向人工型转换,从而在21世纪内将实现现代农业转向“未来大农业”的结构重组。21世纪必将是农业的新世纪。  相似文献   

9.
郑敏 《铜陵学院学报》2005,4(3):47-47,69
邓小平始终强调农业基础地位,视农民利益为人民利益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并提出我国农村体制改革与发展要经过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走农业现代化道路“两次飞跃”的思想。为我们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民根本利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各国发展目前处于经济发展的瓶颈期,如何进一步扩展经济发展深度,成为全球研究重心.美国学者托夫勒提出的三次浪潮农业理论被广泛认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开发空间.托夫勒的主要观点为:第一次浪潮农业是手工作业的小农经济;第二次浪潮农业是在蒸汽机和电气化时代后,人类大规模地采用机械化方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第三次浪潮农业是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背景下,利用高科技手段和成果,是农业进入产业化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各国的资本开始大量进入农业产业,城市经济所主导的工业经济开始与大农业经济广泛结合,互相融合.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选择性流动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劳动力选择性转移的大背景下,构建了一个农户兼业生产的新技术采用模型,不但考察了兼业生产农户对新旧技术收益的比较、新旧技术和从事非农生产的比较,而且考察了采用新技术后新技术投入物在劳动力不流动和劳动力流动下的使用量大小以及由此导致的最终产出的比较。结论表明,与劳动力不能流动的情况相比,当农业工资率与非农工资率差距比较大时,劳动力流动下的兼业生产行为提高了新技术采用的收益标准,抑制了新技术采用量,从而导致农业产出总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是西部农业的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西部农业面临的生态困境,提出了西部农业的出路是发展生态经济持续农业,当前主要是要进行结构调整,把退耕还林(草)视淡西部开发中的重大生态建设项目,也应视为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结构调整的战略和发展生态经济持续农业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其建造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影响力之大,是其他文物不可比拟的。在全国15个有长城分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内蒙古的长城具有长度最长、时代最多两大特点。目前存留的遗址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天地——生态旅游农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艺术农业,它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是一种高层次的农业。本文就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兴起、意义、特征、形式、应遵循的原则、发展政策和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曹东勃 《财经科学》2010,(3):95-102
东北地区在我国粮食生产和调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标志着东北地区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增量因素。然而,东北地区水资源占有量又与其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和需要极不相称,以占全国9%的农业用水创造了全国16%的粮食产出。靠天吃饭、干旱缺水已成为东北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应当通过促进农艺抗旱节水措施的应用、加强农业用水服务管理的效率、不失时机地推进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渠道,突破水资源瓶颈,发展现代高水效农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山区生态特点和市场需求,论证了绿色食品业在山区农业开发中的现实合理性,并提出了一些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9财年,美国政府农业部预算为970亿美元,比2008财年增长了5.1%。营养援助和农作物保险部分的增长幅度最大,自主支配部分为2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6%;自然资源保护、研究以及农村发展预算有所减少;畜牧业、植物保护和食品安全计划预算南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从农业生产中的全要素网络理论模型构建入手,分析全要素网络与技农贸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提出3种技农贸一体化模式,即“公司+农户”模式、家庭农场模式及农业电商模式,并对3种模式下要素整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整合互联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并结合全要素网络理论,归纳出“互联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4条路径。最后,以“供销e家”为案例,阐述其全要素网络架构和技农贸一体化道路,并说明其对“互联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价值。研究结论对于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本质、关系、规律及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资源配置结构产生冲击.新一代劳动力的彻底性流动激发了农村要素结构的重组,促进了农村生产方式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型,农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在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妇女化;土地流转滞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可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吸引高素质人才,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化投资力度等对策化解这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最优财政支农支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是必然选择.但是,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不能无限增加,必须确定其最优规模和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既要不断加大财政支农生产性支出,也要增加财政支农非生产性支出,提高基层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更多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身心健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