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西奇教授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府、州、厅、县城的形态与结构"的结题成果<城墙内外>由中华书局于2011年1月出版,全书共47万字.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蕾  田玲玲  罗静 《经济地理》2015,35(2):114-119
通过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进行分类,调研整理武汉市中心城区现有创意企业的基本情况,利用Arc GIS10建立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7大类创意企业的空间数据库,运用栅格法分别计算绘制武汉市中心城区各类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机构密度图,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揭示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类型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在中心城区商圈附近高密度面状集聚;2沿河与沿交通干线次密度带状扩散;3高校与高科技园区周边地区低密度点状蔓延;4各类型创意企业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表现为三种形态、三种密度和三种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后,总结武汉市创意产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武汉市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作为中国第四大人口大省,区域内部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差异很大,人口在不同行政层级间的迁移导致不同层级人口增减不一。以市、县、小城镇三个行政层级为研究单元,研究四川省城区、县城、镇区人口的时空变化,结果发现:1四川省各等级居民点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川东北、川南经济区,从各行政层级上看,城区人口比重较大,但规模等级结构较小且不完善;县城人口主要集中在10~20万和2~5万两个规模等级,空间上呈现东大西小的局势;小城镇镇区人口规模以1万以下为主。2成都平原、川东北和川南经济区城区人口比重大于镇区大于县城,攀西和川西经济区县城人口比重较大。从前期和末期比重的变化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市区活力较大,且小城镇的增长快于县城;川东北和川南经济区小城镇和县城具有较大的人口集聚作用;攀西经济区县城对人口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川西经济区县城人口比重减少,镇区人口比重增加。3从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空间关系来看,平原和丘陵地区小城镇分布呈现倒U形特征,地形越复杂,小城镇分布越趋于均衡;不同地形区小城镇镇区人口增减不断波动,总体呈现在地形条件较好处,增长间隔大,地形起伏越大处,增长间隔越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5、2003、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11年长春市卫星影像和相关年份统计年鉴,借助于ArcGIS软件和SPSS统计工具,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1990年以来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扩展方式上,长春市居住空间总体以"飞地式+轴带式"扩展为主,但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扩展特点;2在扩展方向上,长春市居住空间整体经历了"西南、南、东南方向—西北偏北、南部—东北方向"的空间变化过程;3在演化特征上,长春市居住空间主要集中于城市核心区,但居住空间梯度推移趋势显著,郊区化特征显现。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指标评价体系,认为其动力机制包括工业化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政府的调控作用、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规划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主体,梅州地区为研究范围,构建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库。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唐代及以前、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为时间节点,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变格局与特征,探讨了其内的影响机制与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在各时期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明显的集聚模式;2同时存在"轴向延伸、圈层扩展,依地形带状延伸,沿梅江溯江而上"的分布演变特征;3究其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梅州自然地理环境和客家自组织社会特性两个方面,并存在由地域性、需求性到选择性、认同性转变的自发到自觉的时空择址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制度转型脉络下中国区域空间生产逻辑及其研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梳理了全球化时代区域"产业空间"的崛起与国家政策变革及治理回应之间的关联,并指出区域与城市在快速变动的全球形势下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在于,能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制度约束条件做出迅速的"在地制度调整"(local institutional fix).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转型时期"真实的经济"在时空上的运行轨迹,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与空间生产的层级镶嵌特征,剖析了在"大规模制度变迁"情境下的区域空间生产逻辑,认为探讨全球化时代中国区域发展与其衍生的系列空间问题应关注于更广泛的"制度转型脉络"与"区域角色".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晋商与陕商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和经营空间内,都是以"山陕商人"的联省商帮面目出现的,被称为"西商"、"山陕商人"或"秦晋大贾"。这样现象已引起学术界的注意,近二十年来,关于山陕商人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山陕商人起源和发展、山陕商人共同的活动状况、山陕会馆和山陕商人的合作制等相关方面。  相似文献   

8.
试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农业垦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以来的黄河全面夺淮,是江淮地区生态环境巨大变迁的主导因素。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历代政府为保南粮北运大动脉的畅通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以及江淮人们的农业垦殖活动给这一地区的环境变迁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本文借鉴环境科学、历史地理学有关的人地关系理论,着重探讨了明清时期江淮各地人们农业垦殖活动这一外营力作用于环境的过程。明清时期江淮地区涸湖废塘为田、伐林垦荒新一轮农业垦殖高潮的出现,根源于清中叶以来当地人口高速增长与耕地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田尽而地、地尽而水而山的过度垦殖则加剧了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开始走向衰落的拐点时期.本文以长期变迁的视角,着重对明初至清中期政府政策对原始工业的积极效应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其中主要包括鼓励农业种植业以外的多种经营、松弛自古形成的重本抑末政策、废除阻碍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匠籍制度,以及推行以"一条鞭法"为主要内容的赋税制度改革等.以此弥补以往学术研究成果对于明清时期政府政策的积极效应重视不够的状况,并试图进一步证实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正>明清时期,江南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所在,是朝廷赋税的重要来源、国家财政的有力保障。在江南经济的繁荣图卷上,丝织业占据着相当重要的篇幅,可谓该地域的一大支柱产业。江南出产的丝绸不仅盛誉全国,而且远销海外,成为彼时世界潮流的引领者。江南丝绸也因其在明清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突出地位,长期以来饱受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概要梳理江南丝绸研究的学术发展史之后,不难发现,既往研究或着力于丝绸生产,或瞩目于丝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理学视角,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北省673项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空间结构、时间演变及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总体呈现"四峰三谷"的变化特点,即在石器时期、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隋唐至宋朝时期、明清时期发展兴盛,而在商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元朝时期发展缓慢;湖北省非遗十大类型的数量结构表现为四级,整体空间分布为凝聚型,呈现出"四团两带"的"人"字型空间结构,鄂西南及鄂东南是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密集区,恩施、武汉、宜昌三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湖北省国家级非遗呈现以武汉及周边地区和宜昌为核心的"双核"结构,省级非遗则表现出以武汉及周边地区为中心的"单核"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公布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为例,运用GIS网络分析技术,系统分析了其与特大城市、地级城市和县城联系的交通可达性空间特征。并以县为基本单元,使用空间回归分析模型,揭示了与不同层级城市联系的交通可达性对人均GDP和城镇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秦巴山区交通可达性呈现以由县城驻地或地级市驻地向外围衰减的空间特征,与特大城市、地级城市联系的交通可达性均呈现出"西北和东南角差"的大格局;与县城联系的便捷程度对秦巴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显著,人均GDP主要受到与特大城市和地级市联系的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可达性越好,人均GDP越高;与特大城市、地级城市和县城联系的交通可达时间对县城城镇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贫困山区的县由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弱,经济发展水平低,服务能力不足,使得其难以有效发挥农副产品消费地和工业生产集聚中心职能,对其腹地的辐射带动与人口吸纳效应弱。  相似文献   

13.
(一) 暨南大学李龙潜副教授著《明清经济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是近年来系统阐述明清经济发展历史的第一部专书。 全书分为五章,作者把明初至清代鸦片战争以前的经济兴衰演变史,按明初、明中叶、明末清初、雍朝时期、嘉道时期划分为五个段落。在每一个段落中,不仅注意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还把当时的政治状况、财经政第、财政状况、经济法令和农、工 商的兴衰结合起来。他既重视于各项经济制度和整体经济的研究,同时对于社会基层、地方区域的种种经济现象,也都作了条理清晰的细部分析,比较全面地呈现了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讨论的市镇 ,是指明清时期介于县城和村落之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商业实体。尽管众多学者从不同侧面对明清长江中游的市镇进行了研究 ,但系统研究该地区市镇类型的论著尚未发现。大体上 ,可从市镇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口规模、经济功能等四个方面 ,划分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市镇类型。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市镇类型十分完备。市镇类型的划分 ,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考察市镇的发展历程 ,并对市镇在区域市场网络中的作用和特点作出准确的历史评估  相似文献   

15.
<正> 章有义同志花费近十年的精力从事皖南地区明清时期土地关系的研究,写出了长达39万字的《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一书,并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今年出版发行。这部著作提出了一些新鲜观点,澄清了一些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混乱提法,在研究方法上开拓了“个案研究”新领域。本书是作者奉献给中国经济史研究园地的一朵艳丽奇葩。本书的面世将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在将土地用途管制扩展到所有国土空间。文章提出"区域绿色空间"理论,旨在打破城区园林绿地空间与郊区自然生态空间的区域边界,对同时依存于生态、城镇和农业三类空间的绿色资源实施统一管制。通过分析区域绿色空间用途管制理论,界定区域绿色空间范围,探究我国区域绿色空间用途管制在占补平衡、征占成本、规划管理以及法规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用用途管制理论,为构建自然资源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学界大多认为"贾而好儒"是明清时期徽州商人的特色之一.然而,在同时期的江浙、山西、广东,以及陕西、江西等地的地域商人中,这种"贾而好儒"的习性也甚为流传.事实表明"贾而好儒"并非徽商的特色,而是较为普遍的存在于明清时期的一般商人群体之中.明清商人较为普遍的"贾而好儒"是当时的文化经济环境及明清商人的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某些儒家观念对于商人集团的羁绊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事件是研究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视角要素,以往的城市事件研究主要关注于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城市事件,对于"多样性城市事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研究关注不足。以南宁历史城区为例,详细梳理南宁历史城区多样性城市事件,并利用地图叠加法分析多样性城市事件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得出南宁历史城区的事件结构群特征。对多样性城市事件与重大城市事件对空间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这将为南宁历史城区的实践规划提供切实可行的评估、保护与发展方法,最终实现城区复兴。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历史上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曾经出现过三个高潮 ,一是秦汉时期 :一是唐中叶以后至宋代 ;一是明清时期。随着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工商各业对资本的需求增加了 ,适应这一趋势 ,高利贷资本中的资本性经营性放贷也随之增加① 。虽然与一般生活消费性放贷相比 ,这种放贷的利率一般要低一些 ,被拖欠的风险也要小一些。但是因经营过程中风险的存在 ,这种放贷的风险也同样是存在的 ,为了降低风险 ,扩大信用市场 ,一方面 ,封建政府制订了一些政策和法规 ,限制过高利率 ,惩办拖欠 ,或者减息降利、免除陈年旧欠 ,以促使债务…  相似文献   

20.
李伯重先生认为,一年两作制于明清之际在江南平原取得支配性地位,并最终于19世纪中叶完成普及。但通过对李氏所依据之论据做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明显的误读之处。同时,与19世纪中叶相比,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也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对于明清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情况应该重新再认识,而李氏所提出的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论也就颇令人怀疑,因其整个研究正是以一年两作制的普及为基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