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金融市场对气象风险管理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峰 《浙江金融》2006,(12):59-60
随着美国芝迦哥商品期货交易所在1999年引入以气象温度指数为结算单位的期货和期权等金融产品的出现。人们对气象风险通过金融市场操作而管理的方式已经不在是梦想。在几年的时间内。气象金融产品的市场交易额从一开始的五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一百多亿美元,交易的品种也从一开始的只涉及10个美国城市的“累积供热天数”温度期货到现在的有涉及15个美国城市、5个欧洲城市和2个日本城市的不同气象期货和期权.除了前面提到的“累积供热天数”温度期货外,现在又有了“累积供冷天数”温度期货.“累积平均温度”期货及其相应的欧式期权。这些气象金融产品的出现在帮助业界规避气象风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2.
金融衍生交易法律风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衍生产品简介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衍生产品还包括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的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基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价值和风险管理价值,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一直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的发展速度。在我国,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开始从事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对投资者个体而言,金融衍生产品有利于投资者的资产负债管理,并且提供了投资的多样性;对社会而言,金融衍生工具有助于发现…  相似文献   

3.
于延超  李茹 《深交所》2005,(6):37-37
股指期权是交易所交易金融衍生产品中的主流产品。近些年来,其合约成交量、增长速度均超过个股期权、股指期货等其他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4.
市场呼唤股指期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规模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全球期货、期权成交量为88.7亿张合约,其中股指期货、期权成交量的比例超过九成。而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交易品种还都是商品期货。在资本市场逐步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中,推出股指期货已经变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5.
李涵 《黑龙江金融》2005,(11):34-34
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基础工具派 生的一种金融商品,它是指在汇率、利 率、股票、债券和商品等基础交易工具 上衍生出的新的金融合约。从目前的 基本分类来看,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 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利用 金融衍生产品可以有效地对市场产生 的不利变化进行管理。锁定或控制外 债面临的利率和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6.
衍生金融工具即金融业的衍生金融产品,也称为金融衍生工具,也可称为衍生证券或衍生品。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交易手段,表现为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协议。衍生工具交易所依赖的基础(标的)包括利率、汇率、商品或证券价格及指数等等,其价值正是由合约所规定的标的“衍生”而来的。目前全球衍生产品的数量达到2000余种,常见的有:互换、期权、远期合约、期货,上限期权、下限期权、领型期权等,但最基本的衍生工具是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  相似文献   

7.
郭娴洁 《理财》2004,(1):20-23
去年12月8日,H股(国企股)指数期货交易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推出,它是香港联交所在推出红筹股指数期货、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外资自由指数期货之后,有关中国内地股票指数期货的又一尝试.此外,在香港期货交易所已经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有恒生指数期货和期权、小型恒生指数期货、恒生100指数期货和期权以及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期货和期权等.  相似文献   

8.
金融衍生产品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19号中定义为:“一项价值由名义规定的衍生于所依据的资产或指数的业务或合约”。我国将“金融衍生产品”定义为“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从功能上看,金融衍生产品为基础金融工具的持有者提供一种有效的对冲风险的手段,从而避免或减少由于股指、汇率、利率的不利变动而给人们带来的预期收益的减少或成本的增加,也为投机者以小搏大获取巨额利润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9.
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融衍生产品是在金融基础工具如利率、汇率、股价等基础上派生而来的,主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品种。近年来,金融衍生产品一直是国际金融界引人注目的焦点。由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导致的风波不断发生,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日本大和银行的巨额亏损以及一直以经营衍生产品交易著称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1998年出现43亿美元亏损导致的濒临破产。更加引起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关注。在我国1995年也发生过万国证券公司炒作国债期货交易损失达10亿元人民币事件,使我国政府当年关闭了国债期货市场,使这一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新生事物出生不久便夭折。一系列交易风波使国际社会对衍生产品交易的风险愈加重视,但衍生产品的交易并没有因此停止,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主要操作工具的对冲基金组织日渐活跃。随着我国加入WTO步  相似文献   

10.
钱芳 《中国外资》2012,(5):16-17
<正>一、美国金融业发展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经验和教训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创新浪潮的冲击下,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更加频繁。金融衍生产品作为抵御波动的工具应运而生。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以英镑等6种货币为标的的外汇期货合约,引领金融市场迈向了新的时代。随后金融期货、期权、互换等多种衍生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起,极大地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