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一般认为发展模式的转变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次,基本上是完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在内的大量的物质要素的投入,追求发展速度为主要目标和粗放式的增长,转变到更多依靠非物质要素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要素等等;第二层面是制度要素,包括政府职能转变、银行体制、国有企业等等。从"十五"时期出现的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看,依靠高投入,维持 GDP 高增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6,(12):18-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年均增长率超过9%。近几年,我国又进入了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为特点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2003年GDP增长9.3%。2004年至今年上半年。GDP均保持在9.5%的增长水平。但要看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更多地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实现的,仍然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特点。目前,我国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到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额的73%。  相似文献   

3.
发展的"四化"突出 中国的发展变化,就是让人如此地不可思议. 如果说2000年的中国还在为如何启动内需,如何使经济走出蓝灯区而发愁,那么,仅仅一年之后,支撑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便释放出了强烈的经济启动信号.从2001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开始在各路研究者的激辩中,迈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伴随着2003、2004连续两年超过10%的高增长(修订后数据),2005年,中国GDP已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  相似文献   

4.
2004年浙江GDP将跃上万亿元的新台阶,成为继广东、江苏、山东之后全国第四个经济总量趟万亿元的省份,人均GDP达到2900美元.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日前浙江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型的数量扩张为主,也仔在着马凯主任所指出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小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等问题,并面临生产要素日益紧张的约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各省市1996~2004年间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影响。从地区间来看,东、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由此提出了中国现时期应该采用"因地制宜"方针制定教育投资政策,实现各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依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软投入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问题,尤其是在非科技型软投入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制约的条件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测算了软投入制约下的GDP损失。“二五”期间,我国GDP损失最高,占实际GDP的19.78%。“八五”时期,GDP损失最低,仅为实际GDP的0.78%。“九五”时期,GDP损失占实际GDP比例上升至2.43%,而实际投入组合与最优投入组合之间的夹角也增加至12.51°,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毋庸置疑,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GDP于2010年超越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就是一个明证.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是建立在高能耗、廉价劳动力、环境污染上的大发展,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大发展. 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中国经济还要面对资源短缺的现状,面对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将接踵而至的情况.面对中国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状况令人触目惊心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非典"对建立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香媛 《北方经济》2003,(10):44-45
警示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需调整和到位 危机对一个国家和人类来说,是柄双刃剑,"非典"也不例外.我们在讨论"非典"使GDP增长减缓的同时,应该看到,我们同时得到一次很好的学习应对危机的经验,这个经验是给企业和民众的,也是给政府的."非典"危机带给我们的警示,绝不仅仅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问题,也不单纯是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9.
扩大内需,注定将成为贯穿2009全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中国经济热点词汇.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由"防过热、防通胀",迅速调整为扩内需、保增长.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已确定为8%,但去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同比仅增长6.8%,在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环境下,完成"保八"目标,必须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国内需求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胡玥 《现代乡镇》2005,(4):36-39
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稳步增长,但是从整个社会的大局来看,GDP的增长并不能代表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的增长一直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模式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仍然占了很大比重。几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已经承受了很大压力。据粗略统计,我国每年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达400亿元。按生产要素算.我国GDP的增加额中,靠增加投入取得的占3/4,靠提高效益取得的占1/4,而后者在发达国家占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甘肃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鸿  程贵 《开发研究》2008,(1):145-147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运用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即经济金融化程度、证券经济化程度、保险经济化程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甘肃经济金融化程度指标C/GDP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协调,金融存在"高投入,低产出"问题;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有不显著的作用;保险业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浙江进一步利用外资机遇与挑战并存.利用外资将摆脱单纯扩大经济总量、弥补建设资金缺口的初级阶段,转化为发挥推进经济国际化,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新的历史作用 目前浙江的人均GDP已经达到2400美元,近二三年内将超过3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阶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民经济发展将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难循环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转向少投入、低消耗、高效率、循环化的集约式增长模式.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信息化全面加速,民营经济将实现新的飞跃.利用外资将摆脱单纯扩大经济总量、弥补建设资金缺口的初级阶段,转化为发挥推进经济国际化,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新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是经济工作的必修课.在许多人看来评价有利与不利因素以及整体形势冷暖的定性指标是GDP的增长速度,别的指标不过是GDP的陪衬,都是为GDP服务的.在正常的情况下,GDP的增长率就是社会财富的增长率,它确实是个重要的经济指标.但它不是唯一重要的指标,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体制模式和增长模式转轨阶段,更不能仅仅依据GDP的增长率评价发展和运行的形势.还有比GDp更重要的经济指标为经济形势定性.我国连续几年的GDP七上八下的增长形势,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八"就好,"七"就不好.据我判断2003年的GDP即使高不过八,经济形势也可以肯定地说比2002年好.  相似文献   

14.
参考现有文献,全面梳理科技投入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测算1996-2014年北京市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人员对GDP的弹性系数。评价北京市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人员对GDP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自"十五"期间开始,R&D经费内部支出对GDP的弹性系数接近1。"九五"—"十一五"期间,科技活动人员对GDP的弹性系数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十二五"期间逐渐趋稳。1996-2014年北京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62.1%,其中R&D经费内部支出的平均贡献率为34.9%,科技活动人员的平均贡献率为27.2%。  相似文献   

15.
郝义国 《特区经济》2005,(8):326-328
现阶段,中国是一个高额度投资的国家。中国2004年投资占整个GDP的比重达到45%左右,增长速度达到28.6%。同时,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原材料消耗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虽然近年来中国的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相对低GDP产出来支撑增长的,不论是国家宏观经济效率,还是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都不高。比如:2003年,中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3.8%,但是我们消耗钢材、煤炭、  相似文献   

16.
东莞的经济发展过程,抓住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以"低价工业化模式"作为经济增长机制,以外向型经济作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区位地理优势和伴随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巨大低成本劳动力资源优势,迎来了从上世纪开始30年的"黄金增长期",人均GDP从1978年的553元增长至2007年46027元,以世界银行1999年的分类标准,东莞已成长为中上等收入地区。在这一收入区间内,东莞经济有着继续大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转型的关键阶段。本文拟从区域内生经济增长机制改革出发,构造东莞内生经济增长的一般路径模型,找到以科技进步带动生产率提高来替代原有生产要素密集投入的新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建宏  师萍 《改革与战略》2011,27(4):120-123
R&D投入与经济增长是一个经济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文章利用1998—2007年西部各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GDP)的年度数据,研究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也表明,R&D投入和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互相促进效应的显现存在不同的滞后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CHS模式和永续盘存法测算了我国2004-2009年间省级文化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及经济计量检验,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我国文化资本与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级文化资本存量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文化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均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考虑空间相关性因素之后,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大,文化资本每增长1%,促进GDP增长0.379%,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资本在投入要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党文玉 《北方经济》2005,(11):26-27
"十五"期间,乌海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煤-电-化、煤-焦-化、煤-电-高载能一体化特色经济框架基本形成.GDP预计达到130亿元以上,是"九五"期末的3倍,年均增长25%以上,人均GDP超过3万元;财政收入预计超过16亿元,是"九五"期末的4倍,年均增长32%,人均财政收入超过3500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五年累计完成260亿元,是建市到"九五"期末总和的3.3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超过28亿元,是"九五"期末的2.3倍,年均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10000元,是"九五"期末的2.1倍,年均增长16.3%;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超过5000元,是"九五"期末的2.1倍,年均增长16.3%.  相似文献   

20.
年上半年,出乎人们意料,经受非典冲击的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GDP增长了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31.1%,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9%,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值;进出口同比增长39%,比上年同期加快26.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使人们看到中国经济旺盛的生命力。舆论普遍认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开始。但同时,一种认为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过热的声音也悄然升起,中国经济是否真正过热?如何看待这次过热之争?本刊结合经济学者和权威部门提供的信息将有关问题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读者认识当前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