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国内银行业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与挑战。一旦“入世”,不仅是具有雄厚实力和垄断竞争优势的外资银行将陆续涌入,也意味着国内的金融市场将要按照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做事。那么,国内的银行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将面临何种挑战,政府、企业以及包括贷款户、存款户在内的客户是否都已从观念、业务、实力、人才、制度以及组织结构和竞争手段等方面做好了应付的准备。我们看到,对入世可能带来的挑战的关注和反响,从政府到企业不可谓不重视,并抓紧时间,积极做好入世前的各项准备。但对我国银行业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和管理体制的缺陷,不是仅靠临时或短暂的准备所能解决。因此,我国银行业要知己知彼,采取相应对策,方可应付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实质上是将我国经济纳入国际经济运行体系,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大的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国企业"入世",首先受到国际企业质量的竞争与挑战.我国企业在质量文化、人员素质,特别是经营者的质量意识、经营作风等方面与国际企业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为此,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从分析我国企业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误区入手,提出了中国企业进行质量文化创新应遵守的原则,即战略性、现实性、有利性原则.最后,提出将提高"顾客满意度"作为切入点的质量文化创新方案,以促进企业界做好"入世"准备,尽快转变观念,实现质量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3.
入世了,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怎样过“入世”关》?值得每一个企业重视,并早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经济已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行列,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国会计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不仅为我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赢得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面对入世,会计人员必须强化七种意识.  相似文献   

5.
宋杨 《河北企业》2002,(3):39-40
<正>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WTO部长会议中,中国加入WTO一锤定音。入世不仅对我国各行业经济领域和人民生活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对我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也提出了挑战。那么入世会给我们的法制空间带来哪些的变化?中国现行的法律要如何调整才能符合这套"大家庭"的"游戏规则"?政府的行为和透明度原则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从根本上将如何做才能适应客观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关于政府行为政府的职能要转变,行为要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在中国发展的企业,中国政府加入WTO后,就意味着在对内、对外的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国际规则,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新规则的适合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入世后世界贸易组织那么多协议,这些协议和协定都是来规范政府行为,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减少干预。所以说,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那么,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为要规范,首要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是不折不扣的依法行政。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弄清入世后,我国现行法律规范要发生哪些变化和改革不断深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将在今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而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根据 我国政府作出的承诺,将在加入WTO的三到五年内,逐步取消对外商进入中国商品市场的一切限制,我国国内的商品流通企业必将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为迎接入世挑战,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国内流通业的压力,适应入世后的市场形势。  相似文献   

7.
沙石 《人力资源》2002,(6):10-11
中国加入WTO将对产业和企业产生不容置疑的重大影响.然而,人们极易忽视的是,入世首先是政府的入世,WTO所集合的一整套规则主要是用来规范政府的,或者是通过政府来规范企业的.所以,我们必须透析到:入世对政府的影响将是最为深刻和尖锐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像候鸟一样异地生活,他们成了中国人中的"迁徙一族".在西方发达国家,候鸟现象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候鸟生活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将开启后移民时代的到来.而我国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预计未来的10至20年内将迎来我国的候鸟时代.如何作好准备迎接"候鸟时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贺茂清 《企业导报》2001,(10):53-55
<正>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谈判已经结束,“入世”指日可待,中国会计市场将随之开放,这无疑给我国会计市场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和冲击。对“入世”给会计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研究相应的对策,抓住“入世”大机遇,促进我国会计大提高、大发展。 一、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直面市场经济最前沿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养老金隐性债务显性化,统筹基金的制度性缺口将是各级政府不能回避的难题,虽然国家对这一制度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但重视并不等于可以迅速的找到突破改革难点的有效措施.在这一背景下,少数国内外学者有意向中国推介完全积累的个人帐户模式.而我们注意到,即便是在西方国家,有关私有化观点的相关理论仍然处于讨论阶段,尚无定论.我们对一些尚未被广泛认同的结论应持谨慎的态度,避免误导国内读者.在中国,养老社会保障应慎言私有化,"混合制"养老保险是中国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入世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19号令,对<国务院关于废止2000年底发布的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予以公布.人们惊喜地发现,新世纪的中国正在与"审批经济"拜拜;接着,国务院又公布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这两个条例都将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那么,中国真能让"审批经济"走进历史吗?这个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入世"要求人才素质国际化 中国加入WTO将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国际化必然要求人才国际化.那么,入世要求我国的人才具备和提高哪些适应国际交往和竞争需要的能力素质呢?  相似文献   

13.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人事人才工作有哪些影响?上海的人事人才工作为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做了些什么准备,怎样应对入世对人事人才工作的挑战,这些问题,随着入世的临近,越来越变得急迫起来.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已进入第六个年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走出去"的规模不大,路子不宽,政策不力,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调不大协调.因此,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既是企业的内在要求,又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也就需要从这两个层面去努力,采取相应的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入世后,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招聘人才,广告比比可见,"猎头公司"异常活跃.据媒体透露,国家某研究所700多高级人才走了200多;原中国人保骨干人才有10多位成了境外保险公司"老董"、"老总";最近又爆出外经贸部参与入世谈判10多年的一名处长,成为某跨国公司驻华首席代表的新闻.高级人才流失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加入WTO,我国服务行业对外开放,国外拍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势在必行.国内拍卖业首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王军 《数据》2002,(2):4-5
[本刊讯]日前,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北京市统计工作会议上就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统计工作作了专题报告.他说,本质上,入世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对政府公开、公平、透明、非歧视以及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等要求,也将深刻影响我国的统计工作.邱晓华从十个方面全面地阐述了入世对我国政府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地方财政要有所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在即,我国经济将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入世以后,我国各经济领域都将受到有力冲击,承受巨大压力。因此各行各业要为入世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地方财政如何处理加入WTO后受到的影响,有效解决地方财政困难,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中美、中欧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双边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的"入世"进程已近尾声。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将在享受多边贸易体制协议框架下权利的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因此,将会直接面对全球市场,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这对国有企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改革步伐,进行体制创新,提高竞争能力,是国企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一、"入世"后国企将面临挑战WTO所推行的是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一体化,在世界多边贸易的发展中,逐步取消关税及非关税保护措施,打破各国垄断的国内市场,从而形成  相似文献   

19.
“入世”在即,乡镇企业如何做好“入世”的准备,这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项紧迫的重大任务。在“入世”的形势下,乡镇企业首先要抓紧学习和了解世贸规则,熟悉我国加入世贸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应对“入世”的挑战。 “入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存在于WTO的规则之中。有利的规则就是机遇,不利的规则就是挑战。对机遇和挑战的准确判断,在于我们对世贸组织规则的熟悉、研究和运用。只有尽快熟悉规则,知己知彼,乡镇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避开风险,抓住机遇,变无备为有备,变不利为有利。 从总体上讲,我国对“人世”是有准备的,…  相似文献   

20.
融入与挑战: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入WTO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市场理念、新的竞争理念、新的规则理念、新的管理理念.WTO的成员是各成员国政府,WTO协议的内容几乎都是对各成员方政府的要求,它约束的是各成员方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