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计抽样方法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与审计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方法在审计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单位均值估计法是这种方法在实质性测试中的一种具体应用。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审计人员必须首先确定一个总体(N)及这个总体中某一待审核的特征量(X),然后通常按以下步骤开展工作:(1)在正式抽样之前预先抽取一个小规模(30~50)样本,计算出待审核特征量的平均值(X)和标准偏差(S1)。并以s1  相似文献   

2.
抽样检查法是指注册会计师从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中,按照所有抽样单位都有抽到机会的原则,选取少于100%的项目对之实施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抽样,就所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获取审计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形成或者有助于形成关于抽样对象总体的结论。现实中,如果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考虑,任何注册会计师都希望能够有时间详细审计,心里才踏实,但无奈详细审计的成本是社会和被审计单位都承担不起的。现代审计以抽样审计为主,无论审计抽样采用统计方法或非统计方法,如果注册会计师能够适当运用抽样审计,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犤案例1犦华兴公…  相似文献   

3.
审计抽样中的误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抽样中的误点探析湖南财经学院瞿友喜虽然在我国理论界中对抽样审计方法的介绍和讨论颇为普遍,但实务中则仍然采用详细审计方法,抽样审计方式应用较少。在社会审计中,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并发布了《独立审计具...  相似文献   

4.
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已从传统的按会计报表项目进行审计转变为按业务循环循环交易进行的业务循环审计。一般来说,企业的交易和帐户余额划分为四大业务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和筹资与投资循环。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审计测试过程中包括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其中,内部控制测试通常业务循环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进行,其目的在于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交易和帐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亦按业务循环组织实施,这样不仅可以与内部控制测试直接相连,而且可以加深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理解,从而提高审计效率与效果。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及审计表审计中发现在业务循环的基础上对每一重要事项的认定选用适当的审计策略,主要证实法和较低的控制风险水平估计法是两种典型的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当前注册会计师的诚信缺失问题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其实,注册会计师的诚信缺失是一种“囚徒困境”,而产生这种“囚徒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不诚信的处罚太轻,缺乏职业道德,执业环境太差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的问题等。本文试图利用博弈论方法来探讨解决注册会计师不诚信问题的办法,提出解决注册会计师不诚信的一种方法——建立新型同业互查制,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最后还论证了这种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截止测试是实质性测试中常用的一种具体审计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长短期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和期间费用等项目的审计中,尤以在主营业务收入审计中的运用更为典型。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有无多计或少计收入现象,往往采用截止测试技术。下面就注册会计师在具体运用截止测试技术实施销售审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分别阐述如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己实现的收入按时入账。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索…  相似文献   

7.
现在让我们快速浏览一下20世纪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发展变化: 1、审计重点转向确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2、审计人员对第三方(如政府机构、证券交易所、成百上千万的投资者)的责任加大。 3、审计方法由详细审查各项交易转变为使用抽样技术(包括统计抽样)。 4、认识到需要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据此确定实施测试和抽样的方向和数量。  相似文献   

8.
抽样审计法是现代审计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十九世纪中叶由于西方经济飞速的发展,社会对审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审计自身的效率,而逐步使用和推广起来的。抽样审计法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所采用的方法。审计人员在一定的情况下,确定了被审对象并作为总体后,根据审计的可信度、风险水平、可容忍的误差范围等因素来确定样本的数量,采用统计或非统计的技术把样本抽取出来,审抽出的样本,以审样本的结果推断出被审对象总体的状况。这是一种可节约审计时间、审计人力、审计经费的方法,因其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效益,被世界审计业界广泛地…  相似文献   

9.
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组织结构的日益复杂,很难做到详细审计。同时,审计也受到时间和成本的限制,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市计人员广泛运用审计抽样。在审计抽样下,注册会计师若做出抽样决策,不能不涉及重要性问题。审计重要性概念的运用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并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安然事件,国内的银广夏事件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引起的地震余波至今仍在,如何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是行业内的热门话题。 在目前的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通常进行内控测试、符合性测试直到实质性测试,列出明细表,进行勾稽测算,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执业质量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之本。作为发展中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 ,在执业质量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前不久 ,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在一次讲话中强调 :我国要开放注册会计师市场。通过兴办合资会计师事务所或利用国际知名会计公司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进行业务培训等方式 ,来创办国内名牌会计师事务所 ,以期早日缩短我国注册会计师与国际水准注册会计师的差距。这一政策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也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国际化的会计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今英、美等国家的注册会计师以其执业…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执业质量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之本。作为发展中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 ,在执业质量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前不久 ,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在一次讲话中强调 :我国要开放注册会计师市场。通过兴办合资会计师事务所或利用国际知名会计公司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进行业务培训等方式 ,来创办国内名牌会计师事务所 ,以期早日缩短我国注册会计师与国际水准注册会计师的差距。这一政策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也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国际化的会计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今英、美等国家的注册会计师以其执业…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缺陷及前景刘伟汤恒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注册会计师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公正、服务、监督作用日益显露出来,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确立了我...  相似文献   

14.
审计实务中对内部控制的相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010)》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为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提供基础,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这使得注册会计师即  相似文献   

15.
权静 《陕西审计》2005,(3):28-28
注册会计师实施外勤审计工作.并最终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记录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过程及工作成果:是审计证据的汇总、整理和加工.并最终作为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依据。因此审计工作底稿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还不完善.在实务中突出表现在注册会计师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实际参加的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底稿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仇丹虹 《企业经济》2003,(11):146-147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尚不理想,面临很大的审计风险。本文在提出审计风险涵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审计法律责任的存在、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因素、审计抽样方法的应用和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是构成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以保障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队伍的不断壮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还存在着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缺失等情况,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给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也同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信誉带来巨大的冲击.本文主要探讨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一项比较严谨的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尺度,它不但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特色性之特点,而且应该符合中国的文化和词语的用法习惯.但是,我国目前实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存在着诸多词句用法不当、欠妥或错误之处,如“真品、平滑、职业道德准则、监盘、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为此,文章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及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以200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发生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后重新上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事务所规模对此影响的调节作用,并考察这种调节作用在财务状况不同的上市公司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后重新上任会降低审计质量;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能有效削弱签字注册会计师重新上任对审计质量的降低效应;相比财务状况较好的公司,事务所规模在财务状况较差公司中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可以为完善签字注册会计师轮换制度以及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提供经验支持和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副部长、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名誉会长张佑才同志曾指出:“管理体制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对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影响。”事实也正如此,国有官办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使我国民间审计在困惑中徘徊。因此,笔者认为,应加速会计师事务所的改制,以制度创新来带动这一新兴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对现有改制意见的分析评价 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正在酝酿之中,尚未发生实质性进展。对事务所改制的讨论才刚刚开始,主要看法有数种,笔者分别评析于下: 1、合伙制。这是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并在世界各国通用的组织形式。会计师事务所由注册会计师合伙设立,其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