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墨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日渐优化的前提下,《美墨加协定》中的原产地、数字贸易、知识产权、国有企业等规则的变化以及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的约束,无疑会对中墨经贸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美墨加协定》生效后会抑制中国汽车、纺织品对墨出口,约束中墨自由协定谈判进程以及强化墨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认定。基于此,中国应该采取合理措施规避原产地规则变化,加大对墨直接投资力度并构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尽快启动中墨自贸协定谈判以及通过国有企业、竞争政策等改革来获取墨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  相似文献   

2.
3.
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减让使区域内成员相对区域外成员获得了价格优势,导致贸易从区域内与区域外之间转移到区域内成员之间;但原产地规则提高了区域内成员利用优惠关税的成本,减少了区域内企业的优势,从而可能抑制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转移效应。本文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为例,利用产品的减税幅度差异和原产地规则差异,检验了原产地规则对贸易转移的抑制效应。基于2014—2017年中国产品—国家层面的进口数据,以日本相同产品的进口作为对照组,本文通过倍差估计发现中国对韩国的关税减让使中国从其他国家的进口相对日本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减少,引起了贸易转移效应,并且原产地规则越严格的产品贸易转移效应越小。如果中韩所有产品都采用约束力最小的子目改变规则,2016年和2017年贸易转移效应将增加37%和43%。  相似文献   

4.
原产地规则是自由贸易协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原产地规则可以防止贸易偏转,另一方面却被用作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遭到诟病。本文试图从图形和公式的角度,对自由贸易协定中原产地规则的作用、判定标准和贸易福利效应进行经济学分析。在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协调方面,本文着重分析了累积条款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已签署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原产地规则的结构特征与限制效应(包括行业限制效应)具有一定差异,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对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区域贸易约束效应,而累积条款则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域贸易创造效应,因此有必要通过原产地判定标准及其采用方式的合理选择来确定优惠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水平,并逐步采用更为便利的累积规则和原产地证书签发制度,提升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构建更高效的全球和区域价值链,促进我国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从2010年到2012年,韩国与美国、欧盟签署的自贸协定先后生效,中国—东盟和韩国—东盟自贸区的经济效应也逐步显现,这都使中韩两国的进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一定变化,进而影响到中韩自贸协定的经济效应。本文将已经生效的自贸协定的关税减让情况和中韩两国可能作为关税减让的例外部门考虑在内,采用GTAP模型对中韩自贸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再研究,从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和生产部门3个方面比较了中韩自贸协定经济效应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我国制定相关谈判战略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FTA原产地规则的实施,给FTA成员国以及非成员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本文以NAFTA的原产地规则为例,从贸易、投资、就业和成本这四个方面实际分析FTA原产地规则实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优惠性原产地规则本身具有消极作用。为了防范这种消极作用,消除现行规则的缺陷,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要采取措施,最大化贸易创造、最小化贸易转移,还要充分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国情和需要。此外,必须协调全球范围内不同模式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为此,在欧盟等采取区域方法的同时,必须注重多边方法的运用,在WTO框架内,在若干原则的指导下,实现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Cadot et al.(2006)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基础之上,首先构建了适用于中澳FTA的理论框架,进而分析中澳优惠原产地规则制定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缔约方进行FTA原产地规则谈判时,产业发展水平、优惠关税幅度是缔约方考量的重要因素。一国产业发展水平越高,另一国就越有动力在FTA谈判中提出制定严格的原产地规则,限制对方优势产业进入本国,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FTA优惠关税幅度越高,缔约方防止第三国"搭便车"和贸易偏转的动机就越强,越倾向制定严格的优惠原产地规则。进一步研究发现,对本国价值含量较高的产品而言,厂商为满足本国消费和销出余量进行产业游说以获取严格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可能性较低。因此,为制定合理、合情、合利的优惠原产地规则,有必要从内生贸易政策视角理解优惠原产地规则发挥的政策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李莉莎 《江苏商论》2010,(9):155-157
在对经济危机进行机制检讨时,有必要关注国际货币金融规则的软化现象,这些规则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又存在天然的缺陷与不足,因而在"硬化"选择上必须审慎,并通过多种方式增强软规则的硬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其地位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青海省为例,科学、系统地评价旅游经济效应,采用了定量化的方法,较为系统、深入的对青海旅游业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对青海省的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华晶  龚晓丽 《商》2012,(14):179-180
随着科学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渐升高,全世界各地都纷纷兴办大学城,中国也不例外,从2000年开始,全国由沿海发达省份率先开始兴建大学城,迄今为止,大学城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它给一个城市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着重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作相关分析,以厘清认识。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2004年实行的出口退税新机制,目的之一在于增强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减轻国家财税负担。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出口退税新机制对产业调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并未使我国出口经济走出“斯蒂格利茨怪圈”。  相似文献   

15.
讨论财政支出的跨区溢出效应对于财政体制的设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实证研究了武汉城市圈内各地财政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圈内成员经济的空间互动性质以及其他经济变量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圈内财政支出尤其是生产性支出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圈域内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互促进的空间关系;经济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储蓄率等对圈域经济增长有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林琦 《商场现代化》2014,(14):188-189
虚拟经济主要包括金融和房地产业,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和支持作用,而房地产在事实上又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本文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分析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并研究房地产业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以厘清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双刃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常晋 《北方经贸》2008,(4):68-70
基于巴罗提出的政府公共产品支出理论模型,分析和论证财政支出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经验分析,得出应该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公共资源进行配置,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今,会展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对于城市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行业内对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互动效应的研究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以郑州市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郑州市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并提出构建郑州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敖丽红 《商场现代化》2007,(33):240-241
农业产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同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农业大县德惠一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吉林省惟一一个被评为东北县域经济十强县的县域,。本文以德惠县域经济发展为实例,探讨农业产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为以农业型县域为主的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评价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南宁市为例首先基于乘数理论探讨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南宁市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南宁市旅游业在三产中所占比例较大,但对整个CDP的贡献还有提升的空间;南宁市旅游外汇收入在整体外贸出口中所占份额还不大,但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南宁市旅游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足;南宁市旅游资源聚集,溢出效应明显等结论。据此,文章提出了改善南宁市经济结构,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企业产业链等建议,促进南宁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